绞尽脑汁/网遊电竞风 鬥智鬥勇鬥财力

  图:网遊设计师在设计遊戏中融入电竞元素满足玩家奇想。\网络图片

  编者按

  近年,电竞产业打破“不务正业”刻板印象,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入行打拚。这其中,有耕耘多年,亲眼见证网遊电竞崛起的网遊设计师;有创办电竞俱乐部,眼见职业选手来来往往如大浪淘沙,只为选出天赋之人的“伯乐”;更有梦想靠打遊戏就能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忽略职业选手光鲜背后残酷竞争的稚嫩少年。《大公报》推出“电玩Z世代”系列专题,带您从电竞从业者高度,审视剖析这个庞大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未来前景,敬请关注。

  “大学时爱好玩遊戏,毕业后入行做遊戏,至今十多年,在虚拟世界角逐中,既体验了很多遊戏的昙花一现,也见证了广州乃至广东网遊的冒起。”网遊工作室设计师阿维告诉大公报,如今在电竞网遊融合大势之下,工作室不少订单要求在网遊设计中融入单人对战、小团体对战、竞技场等竞技方式,让网遊玩家体验到电竞的热血沸腾,心甘命抵付费升级。\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

  从广州科韵路开始,北到天河智慧城,南至海珠区琶洲的这一条主幹道,在过去十多年成长为广州互联网及遊戏产业的大动脉。在阿维的回忆中,当年科韵路只有由天河工业园改造而成的写字楼,网易遊戏便成长於此。如今,仍有大量小型遊戏工作室藏身於此,年轻的创业者从这出发,目标是成为下一个网易甚至超越网易。

  “既玩得酷 又靠得住”

  “因为热爱,所以从事;既玩得酷,又靠得住”是不少网遊从业者的写照。阿维读大学时,很多高校没有开设遊戏动漫专业,较多从业人员像他一样从计算机技术或艺术绘画等专业转岗,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近期,国家开始就遊戏设计师等“新职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最近便有同行拿到其职业生涯中首张职业认定证书‘动画製作员三级’。”阿维说。

  随着电竞走入大众视野,网遊和电竞原本两个“劃清界限”的门类也逐渐显现互相融合的趋势,竞技性网遊成为行业热点之一。“我所在网遊工作室及其他同行在竞技类网遊订单也增多。”阿维称,近年不少厂商要求在网遊设计中融入单人对战、小团体对战、竞技场等竞技方式;部分网遊厂商也开始举办线下遊戏赛事,试水网遊电竞化之路,同时带动赛事经营、转播等多产业发展。

  “无论是竞技网遊化还是网遊竞技化,根本上是遊戏厂商顺应产业趋势和玩家需求而不断探索的新竞技玩法。”阿维坦言,其实网遊和电竞是可以互补的。电竞因门槛较高,人气远不及网遊,同时缺乏社交性,而网遊的社区性及角色扮演特质,恰好弥补电竞的短板,网遊的即时在线也削弱了电竞对遊戏平台的依赖。“让更多网遊玩家体验到电竞的精彩,改变以往只有单机遊戏玩家才喜好电竞的局面。”

  阿维以近年火爆的手遊《和平精英》为例解释称,战术竞技类遊戏突出的多人竞技、百人大战、策略战鬥等自带竞技属性;而无穷的竞技乐趣或许是该遊戏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不少玩家都反映:“只要是战术竞技手遊玩家,你就能在《和平精英》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2020年,广东省遊戏营收规模达2132.1亿元(人民币,下同),仅有3家营收在百亿元以上。“除了几家巨头,十几、几十人的初创工作室及大批中等量级的骨幹企业也是广州遊戏行业突破千亿大关的支撑力量。”

  融入新技术 保持新鲜感

  但走入大众视野后,想要安身立命并非易事。“遊戏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网遊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石沉大海。”阿维坦言,不少中小企或工作室的遊戏运营熬不到几年,就被新一波遊戏取代。“网遊更新太快,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活力。”据广州市遊戏行业协会数据,目前广州受访遊戏企业约92%拥有自研遊戏产品;并表现出对新兴技术的关注,近35%受访企业正研发和推出5G技术、云遊戏、U3D等新技术遊戏产品。

汰弱留强/疫境自强 模拟经营遊戏大热

  图:精品遊戏、原创遊戏、独立遊戏对研发人才的需求更趋紧缺。\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广东省遊戏产业营收规模去年超2132亿元,佔内地76.5%。”据广东省遊戏产业协会提供数据,目前广东遊戏企业总数超1万家,全国居首。而去年营收在5亿以上的广东遊戏企业达25家,营收20亿元以上达10家,100亿元以上达3家,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

  “网易遊戏业务近年多元化布局,目前在各个品类领域都有头部产品。”网易遊戏有关负责人对大公报表示,迄今网易自研并运营端遊20余款、手遊100余款;而近年来每年新品立项都有数十款。

  三七互娱遊戏研发投入亦不断加大。“四年间,研发总投入接近30亿元;研发人员也在持续增长,现已超2000人”。同时,其在研项目近一半产品已拓展至卡牌、模拟经营及女性向遊戏等,在多品类的遊戏研发和发行上取得突破;预计今年将有超50款新品推出。

  广州市遊戏行业协会指出,疫情以来对不同体量广州遊戏企业的衝击明显不同,行业迎来小规模洗牌,头部企业产品销售效益普遍稳步增长,部分中小企销售收入出现波动甚至下滑;但具备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亦深拓市场。如广州独立遊戏代表作——NTFusion的《超进化物语》录得上线几天流水破千万佳绩、运营超过3周年。

  “不管是中国遊戏市场还是遊戏出海,近年来增长势头保持良好,未来产业发展潜力依然非常巨大。”三七互娱有关负责人指出,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遊戏市场将持续增长,上半年预计收入将超1500亿,而去年同期不到1400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遊戏行业仍具备强大的市场潜力。

招兵买马/日趋专精 设“用户体验员”岗位

  “从遊戏产业从业者内地分布来看,广州、深圳佔比均较高。”广东省遊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表示,广州遊戏从业者更位居内地城市之首,佔近四分之一。

  随着“90后”、“95后”步入职场,更多年轻人喜欢加入时尚、轻量化、组织扁平化特征的企业,看重开放尊重的公司文化和自我提升速度。而遊戏产业正具备这样的文化基因。

  “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7岁,本科学历佔比超70%。”三七互娱有关负责人对大公报表示,当前公司遊戏产品体系多元化发展,加大了对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要吸引思维活跃、有创造力、会玩爱玩的人才加入。

  作为行业龙头之一的网易遊戏对大公报透露,目前公司年招聘超3000人,遊戏研发类、策劃设计类、美术类、运营类职位招聘人数最多,佔比近70%。公司在持续拓展国际化、布局电子竞技、VR/AR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人才招聘需求量很大。“除了研发、策劃及设计类外,还涵盖质量测试、用户体验等多类职能岗位。从每年录用人才来看,以本科生与研究生为主”。

  据广州市遊戏行业协会数据,目前广州遊戏企近70%受访企业选择自主运营监测遊戏产品。预计广州自研遊戏的“井喷期”或在2-3年后到来,精品遊戏、原创遊戏、独立遊戏对研发人才的需求更趋紧缺,高层次遊戏人才将持续吃香。

布局海外/国遊出海 注入传统文化基因

  数据表明,广东网络遊戏出口营收规模去年达317.6亿元,同比增长31.1%。广东遊戏企业去年对外投资中,72.9%金额流向海外。目前海外仍存在较高的投资机会,研发型遊戏企业也更受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网遊营收近三年都稳佔全球四分之一左右。这主要由於广东拥有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研发经验丰富的遊戏企业,研运产品贴近市场需求;同时,海外布局逐步完善,对全球遊戏产业影响力有望持续提升。

  “近年网易遊戏多次登顶中国发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首,国际化IP合作也不断深入。”网易遊戏对大公报透露,网易还在海外多地开设工作室,吸纳全球精英人才,共同探索全球遊戏产业未来更多可能性。

  广东省遊戏产业协会指,国产移动遊戏去年在海外屡获佳绩,美日韩收入佔比分别达27.55%、23.91%、8.81%。现阶段中国遊戏企业在全球性出海人才、市场化经验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积累,头部遊戏企业普遍拥有同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发行与运营的实力。譬如益世界公司出战日本的《商道高手》,针对语言、视觉、配音等方面保持高度完整性与本地化,在遊戏内容中融入当地文化。而以大唐国风为背景的《神都探奇》,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目前已上线港澳台地区,还将发行日本欧美等国家。

古典之美/港生穿针引线 学鲁繡 製“文物”

  图:宋爱华帮港生周文静试穿花鸟裙。\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这件花鸟裙复原的是孔府明代旧藏服饰,售价13800元人民币,一个熟练的繡花师傅两个月才能完成一件裙子。”听到山东工艺美术大师、鲁繡(衣线繡)代表传承人宋爱华介绍,两名港生周文静和李婧彤不禁发出惊叹。宋爱华亦将具中国韵味的花鸟裙给两位港生穿在身上。据宋爱华介绍,花鸟裙按照山东博物馆馆藏文物1:1复原繡製,布料、颜色、针法,甚至缝製时的针脚都严格参照文物标準。看着繡花师傅飞针走线,两位港生跃跃欲试,从穿针开始学习鲁繡的基础知识。\大公报记者 丁春丽、胡卧龙济南报道

  周文静与李婧彤是在山东大学读书的香港学生,日前特意来到山东博物馆鲁繡研究中心一睹“网红花鸟裙”真容。百闻不如一见,宋爱华将白色暗花纱繡花鸟纹裙慢慢展开,长裙於素雅中透着华贵,刺繡工艺一针一线透露出水墨丹青的中国韵味。裙身衣料为暗花纱,纹样为折枝梅花。“燕子双飞,喜鹊登梅,山石花草,小桥流水,青鸟依依,一年四季颇具吉祥寓意的花鸟元素都在这条花鸟裙上了。”宋爱华对周文静和李靖彤介绍说。

  裙子各色繡线达50种

  宋爱华说,裙子是按照山东博物馆馆藏文物1:1复原繡製的,布料、颜色、针法,甚至缝製时的针脚都严格参照文物标準。第一件复原裙子的面料是从国外买来的,目前大家定做的花鸟裙面料是根据文物的质地、花形和颜色定织的。所用的繡线正是鲁繡历史上最古老的“衣线”,裙子上面50种各色繡线也是宋爱华按照文物的颜色手工染製的。

  宋爱华将花鸟裙先后给周文静和李婧彤穿在身上。“真没想到有幸试穿一万多元的汉服裙,太激动了!”李婧彤转着圈,裙䙓飘扬,裙子就如同一幅穿在身上,富有大自然气息的美妙画卷,极富东方古典之美。

  看着繡花师傅们飞针走线,周文静也跃跃欲试。宋爱华让她坐下来,从穿针开始传授鲁繡的基础知识。“刺繡看似很简单,但一针一线都要求快而準,所繡图案应达到自然生动的要求,线条之间要疏密有致,而且均匀。”周文静告诉记者,在宋老师指导下,她繡的是一朵芙蓉花。周文静按照要求一隻手放在繡布上面,另一隻手放在繡布下面穿针引线,相互配合操作协调。半个小时后,一朵盛开的芙蓉花绽放在繡布上,她拿出手机拍下自己亲手繡製的作品。“我也学会了穿针引线,虽然繡出来的花瓣和老师们的作品相比还是有所差距,但已经心满意足了。”李婧彤告诉记者。

  保护文物又传承鲁繡

  在鲁繡研究中心,靠墙放着的一幅“画”吸引两位香港学生的注意。宋爱华介绍说,这是她的髮丝繡作品《颂簋》,复原的是山东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髮丝繡以传统鲁繡的散套针法为主,以天然的头髮配以生丝线结合施繡。“这质感可以以假乱真了,栩栩如生。”周文静凑近了仔细观察着。

  宋爱华说,为了繡製作品,她经常在馆藏文物裏挑选书画作品题材。这样做既保护文物,又传承鲁繡,可谓是双重保护。

话你知/鲁繡工艺 春秋时已享盛名

  图:宋爱华用鲁繡复原的文物作品。\受访者供图

  鲁繡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繡工艺,在春秋时期的齐鲁大地已非常繁荣,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繡种,素有“南有苏繡、北有鲁繡”之称。

  古代民间鲁繡的题材多为寓意长寿如意、洪福齐天、华丽富贵等内容,并广泛採用人们喜爱的吉祥纹样、鸟兽虫鱼、花卉果蔬、戏曲人物、诗词民谣作为装饰题材。新中国成立后,鲁繡广泛吸纳其他繡种之长,创立“髮丝繡”、“手推繡”,继而又挖掘出历史悠久的“衣线繡”,使得鲁繡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大公报记者丁春丽、胡卧龙整理

宋爱华为1931件珍品找到“家”

  图:宋爱华展示花鸟裙裙䙓的手工刺繡。\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大公报讯】记者丁春丽、胡卧龙济南报道:宋爱华今年59岁,1979年,18岁的宋爱华进入济南刺繡总厂。出於兴趣,她主动要求调到刺繡工序上工作。“别人一般是3个月出徒,我1个月就能繡正品。”宋爱华先是做四年刺繡工人,后被调到技术部门从事样品试製配色工作,一幹就是10年。随后的10年,宋爱华又被调去专业管理鲁繡技术档案。

  济南刺繡总厂的档案室是国家二级档案室,这裏珍藏着1952年建厂以来所有珍贵繡品和技术资料。正是在此期间,宋爱华全面系统研究传统鲁繡的工艺、针法以及演变发展史料。

  鲁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鲁繡更是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但随着现代繡花机器的出现,手工刺繡这一传统技艺也陷入窘境。宋爱华说,最困难的时候,办公地点被收回,工资发不出来,档案室的珍藏繡品差点被卖掉。2009年,在多方努力下,1931件鲁繡作品被山东博物馆收藏。给这些“宝贝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宋爱华也随之来到山东博物馆,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鲁繡研究、创作与传承工作。

  目前,宋爱华和大家一起正在复原全部版本的彩色孔子像。这些画像尺幅较大,全部按照1:1比例复原,宋爱华告诉大公报记者,这是一项硕大的工程,属於收藏级的,现在已经完成一部分。

白云机场“双高铁两城际” 衔接港澳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报道:广州白云机场“空铁联运”有新突破。记者10日从广州市发改委正式批覆的“白云国际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预留工程可研报告”(以下简称“覆函”)获悉,该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超91亿元人民币,在白云机场新建的第三航站楼交通枢纽,规劃引入“双高铁、两城际”。其中,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将衔接澳门,而广河高铁将与京九高铁广东段交汇而连通香港。

  根据覆函,该工程项目包括广从城际(广河高铁)、广珠澳高铁及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广州地铁22号线北延线)T3枢纽车站、车场以及东西两侧区间的土建预留工程,车场总规模为5台12线。加上之前规劃引入的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线为南沙至珠海城际),白云机场第三航站楼(T3)将形成“双高铁、两城际”轨道布局。

  其中,广珠澳高铁南下规劃经广州南沙站、中山站、珠海鹤洲站,再向东南达到横琴,连接澳门轻轨。该高铁项目预可研评审会在今年2月已召开,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

  据悉,广珠澳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之“京哈─京广澳通道”的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三轴”之一“广珠澳”主轴的高速客运主通道。

  广河高铁线路则在河源境内引入赣深高铁(京九高铁广东段)河源东站,并在龙川至河源段与赣深高铁共线。这也意味着广河高铁可通过赣深高铁交汇,在深圳北站衔接广深港高铁而连通香港,成为粤东、闽赣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云南大理直升机坠入洱海:4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

  据中共大理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大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称,5月10日上午10时20分许,在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大沙坝山森林火灾清守火场、增湿作业中,一架直升飞机在取水过程中意外坠入洱海,4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

  据大理州“5·10”事件应急救援领导组消息:初步核实,坠入洱海的直升飞机内共有4名机组人员。通过现场搜救,11时40分、15时15分许,先后搜救出2名机组人员,经现场及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通过连夜搜救,5月11日02时55分许,找到另外两名机组人员,经现场医疗急救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不幸遇难。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全面展开。

袁隆平超级稻实现热带地区亩产超1000公斤

  1004.83公斤!记者10日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驻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基地专家处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品种今年在三亚种植了50亩地进行高产攻关,9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对这片攻关地进行测产验收。在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全田机收测产后,最终成绩揭晓: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据介绍,这是热带地区首次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亩产超1000公斤。

  据悉,示范片总面积50亩左右,于去年12月16日进行播种,今年1月13日移栽,3月27日始穗。截至测产时,示范片植株长势都很均匀,落色好,也无明显病虫害。专家组介绍,去冬今春,三亚处于长期低温气候,对农业生产不利。尽管如此,该品种在三亚仍实现了大面积种植亩产超1000公斤的突破。从专业角度看,这反映了我国在育种和栽培技术上的重要突破。这样的突破,对进一步挖掘超级稻高产潜力及超级稻推广种植均有积极作用。

  “超优千号”是袁隆平院士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自在三亚试种以来,连续几年其亩产都在不断刷新产量纪录。这一品种有望助力袁隆平最新提出的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的实现。“高产优质品种+绿色轻简栽培技术”,也会是未来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