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华为1931件珍品找到“家”

  图:宋爱华展示花鸟裙裙䙓的手工刺繡。\大公报记者丁春丽摄

  【大公报讯】记者丁春丽、胡卧龙济南报道:宋爱华今年59岁,1979年,18岁的宋爱华进入济南刺繡总厂。出於兴趣,她主动要求调到刺繡工序上工作。“别人一般是3个月出徒,我1个月就能繡正品。”宋爱华先是做四年刺繡工人,后被调到技术部门从事样品试製配色工作,一幹就是10年。随后的10年,宋爱华又被调去专业管理鲁繡技术档案。

  济南刺繡总厂的档案室是国家二级档案室,这裏珍藏着1952年建厂以来所有珍贵繡品和技术资料。正是在此期间,宋爱华全面系统研究传统鲁繡的工艺、针法以及演变发展史料。

  鲁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鲁繡更是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但随着现代繡花机器的出现,手工刺繡这一传统技艺也陷入窘境。宋爱华说,最困难的时候,办公地点被收回,工资发不出来,档案室的珍藏繡品差点被卖掉。2009年,在多方努力下,1931件鲁繡作品被山东博物馆收藏。给这些“宝贝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宋爱华也随之来到山东博物馆,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鲁繡研究、创作与传承工作。

  目前,宋爱华和大家一起正在复原全部版本的彩色孔子像。这些画像尺幅较大,全部按照1:1比例复原,宋爱华告诉大公报记者,这是一项硕大的工程,属於收藏级的,现在已经完成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小平平,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小平平。
小平平 » 宋爱华为1931件珍品找到“家”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软件分享 美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