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数值模拟系统:把地球搬进实验室

  图:23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地球模拟实验室,昵称“寰”),6月23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

  业内专家科普称,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可以“把地球搬进实验室,给地球做模拟实验”,从而更好读懂地球,更精准、全面认识地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的机制和机理,预知地球的未来。

  为地球把脉的“寰”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协同设计,核心软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集成耦合了包含大气、海洋、陆面、植被生态、大气化学、海洋生化、陆地生化在内的7个分系统模式,能够模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演变规律,可对地球的过去进行反演、对现在进行观察、对未来进行预测。

  中科院大气所指出,气候变化应对与碳中和实现,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多边外交谈判议题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已建成专门的地球模拟装置,从而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的外交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建成启用,将为国际气候与环境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我们要用自己的计算数据作为气候与环境领域谈判的依据,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说。

新晋地标/复兴大道100号开馆 回顾百年风云

  图:“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三里屯亮相,游客在时光廊中重温百年奋斗岁月。

  一趟移动列车,一座微型飞船,抑或一座红房子。近日,“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北京三里屯正式亮相。漫行其间,人们可以穿越百年来路,在时光廊中重温那段奋斗岁月,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国家从困厄走向富强的壮阔之旅。23日,大公报记者对“复兴大道100号”进行了实地探班,其间,当一把飞行员,体验神舟飞天的互动场景最受欢迎。此外,展示百年历史风云,还有当下发展成果的场景,也让游客大受震撼。\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三里屯本是北京最繁华的商区之一,活力派、高消费本是这里的底色。但“复兴大道100号”的入驻,迅速给这里平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大公报记者23日发现,大量来这里购物、消閒的年轻人纷纷被这一流动体验馆所吸引,兴致勃勃地排队、候场,准备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之旅”,也为迎接建党百年留下自己独特的难忘记忆。“复兴大道100号”是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推出的“线下作品”。

  十个场景 游历中国发展征程

  走进其中,游客将先后穿越“百年寻踪”“时光长廊”“初心纪念馆”“峥嵘岁月”“岁月回忆室”“奋斗一厂”“富民大街”“追梦新时代”“逐梦太空”“誓言有声”十个独特场景,仿佛乘坐时光穿梭机一样,游历100年来的时代风貌。记者跟随大部队顺序入场后,只见头顶是气瀑字幕的光影体验,脚下踏板上刻录着百年来的重要纪年,眼前是记录着时代印痕的老物件、旧照片,耳边是留声机、老电视里传出的岁月回响。中共一大会址、延安窰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工厂车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街区复原……徜徉这趟流动列车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迈向富强的卓绝征程如画卷般清晰地次第展开。

  沉浸体验 点讚中国航天科技

  连日来,神二十飞天的好消息举世瞩目,更是让国人为之自豪。走上展厅二层,很多游客惊喜地发现,“逐梦太空”板块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玩,不仅可以领略航天员的风采,更能自己上阵,体验一把“飞天”的奇妙感。在“逐梦太空”板块,主办方采用步入式场景的方式,将中国空间站、“天问一号”着陆场,以及未来“载人登火”等场景进行艺术创作,观众可以借助体感跟踪技术,一秒变身航天员,感受瞬间换装的神奇;还可以不去太空,就用相机模拟失重状态,留下独特的“太空剪影”;游客还可以站在“火星表面”,和航天员一起感受“火星日出”的壮丽与浪漫。“前几天看神二十飞天的新闻,我就激动不已,现在还没过去那个兴奋劲儿,这次在这里总算得到了满足感。”游客李先生说,自己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体验馆,有如此的丰富性和延展性,既能展示百年前的历史风云,还有当下的发展成果,真是让游客出乎意料,感到非常震撼。

不出远门 饱览红色圣地

  图:游客在展馆内体验儿时游戏。\大公报记者张宝峰摄

  王雷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子,他说自己的手机上看到这个复兴大道体验馆后,立即跟好朋友们组成团报了名。整个体验馆的设计和匠心给这个年轻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这场展览可以说是一场‘轻奢’的红色体验。”王雷对大公报说,展览在十分有限的空间里浓缩了最有价值和历史感的党史片段,可以说是一种够奢够宝贵的展览;而它又让我们不必远行,就能身临其境,体验一大旧址、延安窰洞,又做到了足够轻巧和轻便,所以这真是一场非常独特的“轻奢”展览。

  在展馆二层,一款梦幻感十足的驾驶装置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其实,它有一个专业的名字──追梦新时代板块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刚刚过完四岁生日的小元宝忍不住上去“试驾”一番。“马上就到建党百年的大日子了,市民们也有很强烈的参观需求。这样活泼新颖的参展形式真是非常好。”家住朝阳区的元宝妈妈对大公报说,这次也是特地带孩子来参观,让他从小便接受红色教育,知道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游客留言 祝福祖国祝福党

  图:在展馆留言区,“祝福祖国祝福党”成为高频词。\大公报记者张宝峰摄

  与很多展览“兴冲冲而来,急匆匆而去”不同,在“复兴大道100号”的出口处,有一面非常色彩丰富的展示墙,上面贴满了游客们留下的便签纸,便签纸上则写满了各个观展者的内心感受。快速浏览一遍,大公报记者发现,“祝福祖国祝福党”成为了最为高频的关键词。

  “尽管是一个微缩型的展览,但看得我感慨万千,我祝福我们的党,百岁生日快乐!”“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建设我们的国家。伟大的党,生日快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始终在一起,愿祖国越来越美好。”“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加油,中国!”“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不负青春,不符韶华。”一句句简单的话语,饱含浓情,既是观展者的心声,也代表了国人共同的心语。

  在留言台前,高中生陈梦认真地写着,“以往也遇到过展览有留言簿,但我很少写,这一次我却一定要好好地写。”他对大公报记者说,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国家和人民意味着太多太多,我们也有太多的话想对党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党生日快乐!”\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红色游年轻化 景区人数增208%

  【大公报讯】记者朱烨北京报道:携程23日发布《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倍。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旅游市场更年轻化,80、90后占比达七成,00后游客人数也不断上涨,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倍。其中,岳麓山、狼牙山、井冈山、白洋淀和奥林匹克公园当选年轻人最爱打卡的五大红色旅游景区。

  携程报告显示,上半年通过携程预订红色景区门票的人数同比增长208%,比较2019年上半年实现正增长达35%。携程旅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当代年轻群体,参与红色旅游的比例逐渐提升,拉近红色旅游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是当今旅游企业的课题之一。

  报告发布了上半年最具人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TOP10,分别是北京、南京、上海、长沙、延安、嘉兴、遵义、韶山、南昌、安阳。此外,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和习惯,红色旅游也逐渐趋于周边化。

  报告显示近四成游客在携程预订周边红色旅游景区。今年上半年,周边红色景区的订单比较2019年同期增长25%。

动画片再现经典 礼赞革命英雄

  图: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原创精品动漫发布暨儿童动漫作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据央视新闻报道: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原创精品动漫作品《林海雪原》《延安童谣》6月23日正式发布。总台与北京市儿童动漫作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时举行。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与北京演艺集团签署了内容产品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央视动漫集团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玉中签署了作品开发协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并见证相关协议的签署。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总台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和国家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动画作品,推出了多个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动画品牌形象,获得海内外广泛认可。去年1月,央视动漫集团揭牌成立,标志着总台在动漫领域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产业升级,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签约仪式上发布了将于今年暑期开播的总台庆祝建党百年原创重点动画片《林海雪原》和《延安童谣》。两部作品用动画形式再现红色经典,讲述战争年代的激情岁月,礼赞革命英雄对党忠诚、不畏牺牲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信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王晓真,总台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演艺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雪中送炭/穗“纾困9条”促复产 企业悭360亿元

  图:广州推出“纾困9条”,预计可为企业减负超过360亿港元,连锁港资粤菜馆皇室宴会亦受惠。图为疫情前,皇室宴会座无虚席。\大公报记者李薇摄

  疫情缓和,百业待兴。23日,在连续4天无新增本土病例后,广州宣布推出“纾困9条”,预计可为企业减负超300亿元(人民币,下同,折合约359亿港元)。大公报记者梳理发现,广州从贷款融资、减租、降税等方面给予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同时还针对餐饮、旅游、会展等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开“药方”,提振市场对疫后经济复甦的信心。在广东颇有名气的连锁港资粤菜馆创始人、港商刘东明,受疫情冲击下,此前五家连锁店连关四店。听闻“纾困9条”措施后感到安慰,并计划于七月中旬将广州2家店和佛山2家店重新营业。\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李薇广州报道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旭23日在发布会上通报称,广州近期制定《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着力为企业纾困减负的若干措施》,共推出纾困、减负、帮扶三大类9项具体措施。

  收集企业名单 精准金融支持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亟需补充日常流动资金。对此,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德昌表示,市金融局已牵头草拟一份更详细而更全面的金融纾困政策和实施细则,已在按程序报批,将于近期出台。“我们努力争取和确保,2021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针对企业贷款问题,相关部门梳理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名单,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提供金融支持;允许小微企业申请延期还本付息、鼓励小额贷款公司下调贷款利率5-10%、用好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为企业及时“输血”。

  税费方面,除了可延期报税,对纳税人在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或用于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房产、土地在规定时间段内免征2021年6月至7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等。

  社保方面,阶段性下调广州市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工伤保险缴费费率、职工医保缴费费率。租金方面,对承租市属、区属国有全资、国有控股及实际控制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位于中高风险地区及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内非住宅物业的最终承租人,在有效合同期内免收2个月物业租金;承租市内其他区域非住宅物业的,免收1个月租金等。针对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问题,提出用专属信贷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等。

  广州素有“食在广州”的美名,为了保住这块“金漆招牌”,广州针对住宿餐饮及零售业,研究设立住宿餐饮业消费促进政策,餐饮企业符合条件的岗位经审批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支持以移动餐车、快闪店等方式丰富餐饮消费供给。

  对“纾困9条”的出台,北上从事餐饮行业已有8年的港商刘东明感到振奋,新政策在积极推动免租、减免税收方面解决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刘东明算了笔账,以“皇室宴会”一年营业额1个多亿计算,在税收和社保优惠上大概可以省下约四十万元。

  港商:盼多方面出手援助

  “不过,对我们这种规模比较大的餐饮集团来说,开销最大的始终是租金和管理费。”不过,刘东明也坦言,其经营的连锁粤菜馆“皇室宴会”所在的物业均非政府物业,没能享受到这一波免租福利。他希望,接下来政府可以给拥有物业的私人企业更大扶持。

  资金流动紧张是广州餐饮企业的共同难题。刘东明在知悉“纾困9条”后,就致电多家银行咨询贷款利率等政策。“关店这一个多月,我们亏损大概400多万,资金上是有困难的。我希望后续如果还有一些贷款方面的帮扶政策,政府可以多考虑一下我们这些港资企业。”他说,港企到内地发展,从香港打钱过来,时间成本、运作成本都高于内地企业。“目前是我们最危机的时候,我们特别期盼政府可伸出援手。”

穗“纾困9条”

  1 下调贷款利率

  ●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和个人下调贷款利率5%-10%

  2 免征增值税费

  ●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人民币的,免征增值税

  3 减社保负担

  ●阶段性下调全市失业保险浮动费率至明年4月底

  4 减免店舖租金

  ●承租国企和事业单位房产的,对位于中高风险地区及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范围内的,给予减免2个月租金

  5 支持会展复甦

  ●举办单位实际发生的场租费用按照10%给予财政补贴,单个展览会最高补贴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6 稳定企业用工

  7 开设融资平台

  8 鼓励摊贩经营

  9 支持文旅复甦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整理

95%员工接种疫苗 做足防疫迎重开

  【大公报讯】记者李薇、卢静怡广州报道:炎热的夏天,广州的餐饮业却迎来疫情带来的寒冬。拥有着肠粉、虾饺、烧鹅、叉烧包、艇仔粥等美食的广州,餐饮业向来发达。然而,疫情下广州大多数区域都暂停堂食,禁止夜宵,禁止聚餐,目前仅有天河、黄埔、花都等区域有限度开放堂食。原本百花齐放的广州餐饮业共同迎来艰难时期,租金、人工等巨大压力又压在餐饮老板们肩上。“纾困9条”出台,让餐饮老板看到了曙光。

  “广州疫情看似快过去了,对餐饮业来说,疫情的影响并没有结束。”连锁港资粤菜馆皇室宴会创始人、港商刘东明叹了口气。

  “做餐饮的,消费者信心很重要。如果消费者害怕,开了门也是没有生意的。”刘东明说。

  尽管如此,刘东明还是计划于7月将广州2家店和佛山的2家店重新营业,但营业后生意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疫情前的状态,他也说不准。“当然,你要说疫情会不会对广东的餐饮产生长远影响,我觉得是不会的,等疫情彻底过去,一定会回复原状。”

  虽然疫后生意尚是未知数,但刘东明会做好一切防疫准备来迎接店门重开。

  “在营业以后,我们会按照政府要求,整个店面只有1个出入口,进入的食客需要出示健康码,以及扫描行程码。”刘东明认为,这有助于后续追查。“我们95%的员工已经打过第一针疫苗,30%左右打过第二针,务求保证安全。”

横琴240项业务 港澳企可线上办理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珠海报道:港澳企业可网上便捷办理横琴自贸区跨境政务服务。大公报记者23日从珠海横琴新区科技创新和商务局获悉,粤港澳大湾区“粤澳(横琴)特色服务专区”正式上线,旨在便利澳门、香港企业及居民在横琴享用与内地居民相同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及方便其在港澳办公、生活。同时,该平台实现港澳身份在横琴信息互认,为港澳企业提供240项线上业务跨境通办。

  珠海横琴新区科技创新和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港澳企业及居民可直接通过横琴政务服务网点击导航栏上的“粤澳特色服务”,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粤澳(横琴)特色服务专区”办理业务。该服务专区共设6个分类主题,包括入境横琴新区需要用到的证件及服务指南、民生服务、企业服务、政务服务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友情链接。

  “横琴新区跨境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政务跨境区块链应用,实现港澳身份在横琴信息互认及横琴、澳门两地跨境数据安全互通,为港澳企业提供商事登记、澳门机动车出入横琴申请等240项线上业务跨境通办,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