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分辨率:7087×9449像素/300dpi
文件大小:38.511 MB
模式:RGB
文件格式: PSD
版本推荐: Adobe Photoshop CS5
开源字体:思源宋体
下载地址:https://wws.lanzous.com/iMhkcgw35cd
我们只是搬运工,使用一切后果自行承担,与本人无关哦!
工信部官网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039亿GB,同比增长33.7%。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1003亿GB,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6.5%。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1.25GB,同比增长30.3%。移动互联网流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1月份至8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实现移动通信业务收入6045亿元,同比下降0.8%,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为66%。
“从整体数据来看,1月份至8月份4G移动用户数量不断上升,移动互联网流量也增长了33.7%,但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仍处于下滑态势。这与我国不断深化提速降费政策有关,提速降费使得4G网络资费更加亲民,也加速了全国各地4G网络普及。”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产业研究分析师李朕说。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153亿元,同比增长3.1%。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为9733亿元,同比增长19.3%。
其中,固定增值及其他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力推动了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网络电视)、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1月份至8月份共完成固定增值业务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23.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2.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
“在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兴业务方面,三家移动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拉动其业务收入不断增长,说明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李朕说。
值得注意的是,前8个月IPTV用户增长较快,手机上网用户对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稳中有升。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手机上网用户数达13.3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83.2%,较上年末提升1.1个百分点。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0.59亿户,同比增长18.6%,比上年末净增3155万户,其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20.3%、18.8%、22.5%。IPTV总用户数达3.07亿户,同比增长6.7%。
对此,李朕认为,随着5G网络不断普及,B端需求开始逐渐释放。“未来,在5G网络尚未完全普及至C端民用的短时期内,B端场景大有可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典型场景将不断催生更多5G移动网络需求。在此期间,C端用户的4G移动网络数量将呈现相对平稳增长局面。随着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杀手级C端应用出现以及大众对于5G资费逐渐接受,长期来看,5G将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普及。”李朕说。(经济日报记者 黄 鑫)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在dede众多的标签中,可以嵌套的标签唯一只有channelArtlist了。
{dede:channelartlist typeid='7'row ='6'}
<div class="bd-box{dede:global.itemindex/}"><!--获得索引-->
<div class="hd-v">
<ul>
{dede:arclist typeid='32' row=6 type="son" }
<li></li>
{/dede:arclist}
</ul>
</div>
<div class="bd-v">
<ul>
{dede:arclist typeid='32' row=6 type="son" }
<li>
<a href="[field:arcurl/]"><img src="[field:picname/]" alt="[field:title/]" title="[field:title/]" />
<div class="mask">[field:title/]</div>
</a>
</li>
{/dede:arclist}
</ul>
</div>
</div>
{/dede:channelartlist}
如果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么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传闻许久的数字货币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自中国建设银行上线数字货币菜单开始测试后,广大网友便开始高度关注数字货币的测试进度,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国家一声令下。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公开发表文章《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这被外界认为是关于我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最官方的“剧透”。
我国数字货币研发进度世界领先
火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康律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非常迅速,并且我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电子支付实际经验,因此我国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非常受关注的一个样本。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这场世界竞争中,中国走在前列。
8月14日,我国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协助推进,后续视情况扩大到其他地区。
康律之说:“我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选择了目前最稳健并且被学术论证是可行的发展模式。电子支付工具采用的是央行—商业银行两级价格机制,可以有效保护商业银行,避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结构性脱媒风险和央行内部信贷分配过程的集中化风险,以及在金融危机下的银行挤兑风险。推广过程中基本不会对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产生太大的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是国际上比较早着手研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央行之一。去年,我国的数字人民币就已经完成研发,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利用不同的场景对其进行测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说。
可能完全取代电子货币
现代生活中,支付宝、微信钱包因其支付的便捷性,成为大众线上线下消费、生活缴费、手机充值的重要支付工具。那么有了支付宝、微信钱包为什么还要研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呢?
黄益平介绍,第一,与移动支付使用的电子货币相比,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的特点,也就是凡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一切公私债务,任何债权人在任何时候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相反支付宝之类的电子钱包不具备法偿性,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对方没有支付宝账户的时候是可以被拒绝支付的。第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不必依赖网络系统,支付的成本也更低,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的便利性甚至普惠性。第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支付如果额度不大,有可能实现匿名交易,这与现金交易有相似性。
此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以银行账户为支撑,背后是企业在运营,在账户的安全性及隐私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风险。而数字货币则是由央行发行、有国家主权背书的货币,这意味着,数字货币至少在保护个人隐私、安全性方面更加可靠。
“从目前的研究发展来看,如果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逐步取代现有的货币,央行将会行使更多的货币相关权利和义务,传统金融在基础设施的结构上可能出现重大变革。商业银行未来的角色可能发生重大改变,金融体系更加扁平化,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目前的电子货币可能会完全被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所取代。”康律之说。
数字货币带来的不只是便捷
使用数字货币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和体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称,中国拟推出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替代品,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数字货币在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不像现在用微信和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穆长春说,“如果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业内专家指出,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各种终端都可能是支付载体。
除了使用层面,数字货币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康律之举例,比如,数字货币的去账户化,让人们即便没有传统银行账户也可以收付款,所谓的普惠金融就更容易实现了。比如金融不发达地区的人们通过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钱包可以购买相应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理财产品。此外,政府可以更容易地向金融不发达的地区发放专项补助,更方便、精准地完成扶贫等类似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公开资料显示,根据2019年末全国流通纸币数量,国家全年在纸币印制等发行环节累计成本预计超千亿元。数字货币可以节省人工、材料的巨大支出,能更有效控制成本。
数字货币还可以打击货币支付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有效杜绝假币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虽然我们的钞票防伪技术在不断升级,但是不法人员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升级纸币的防伪技术没有尽头,只会投入更多成本,造成更大的消耗。对于这种现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也许是数字时代给出的最好答案。”康律之说。
此外,数字货币只对央行这一第三方披露交易数据。这意味着,在保护公众隐私的前提下,央行能掌握必要的数据,更容易发现逃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犯罪行为。经济数据可能会更加准确,从而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变得更加精准。
黄益平认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能会促使跨境结算和投资变得更加快速、安全、低成本。比如,现在从北京往纽约或者伦敦汇款,一般都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交易,费用也比较高。而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串密码,密码易手可以瞬间完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自动驾驶、远程医疗、个人AI助手等,这些都依靠着5G技术的突破而实现。据报道,截至8月底,全国5G用户数已超过1.1亿,近几个月的单月用户增量都超过了1000万。本月,北京宣布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而就在上月,深圳宣布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5G,乘风破浪的5G时代已经到来,除了速度提高,5G给生活带来多少改变?5G基站的维护成本比4G基站更高吗?5G全覆盖后,4G手机还能用吗?
本期《关键问答》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峰为您解答。

答:现阶段5G用户主要是手机用户。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48万个,网络规模全球领先,但5G网络要做到全面覆盖,给用户以无缝的业务体验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另外,目前国内还未出现能充分发挥5G能力的针对手机用户的新应用和新内容,一些基于VR/AR、超高清视频的5G应用还在探索中,没有进入真正的商用。5G真正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还有待应用的繁荣和普及。

答:5G国际标准支持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大类架构。
在NSA(非独立组网)架构中,无线接入网采用5G空口标准,核心网仍采用4G核心网络,主要支持5G增强移动宽带业务。
在SA(独立组网)架构中,无线和核心网络均采用5G标准,支持增强移动宽带和基础低时延高可靠业务,支持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能力。

“独立组网”无疑将更全面地发挥5G技术特点和优势,更好地支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工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5G融合应用。

答:由于5G基站的大带宽配置、大规模天线的应用和更强的计算能力,5G基站功耗相较于4G更高些,相应地带来一定程度维护成本的增加。

而从理论上测算,如达到基站的实际承载能力,5G基站单位流量的建设成本远低于4G基站, 5G基站每比特耗电约是4G的20%—30%。
当然,运营商在网络和业务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着业务量低、网络利用率低的情况出现,随着5G业务的发展,应用的丰富和普及,单位基站的业务量将不断增加,5G网络的实际单位流量成本随之下降,最终将为用户提供更低的使用成本。
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文件,要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车站、港口、道路、地铁、绿地等公共设施向通信网络免费开放,并协助基础电信企业直供电建设或提供等同于直供电价格的电力资源,通过专项资金对新建并投入运营的5G基站给予奖励,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5G的建设运营成本。


答:对于个人用户而言,通过4G网络已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5G时代将带来更为丰富、更加快捷、更好体验、更为智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相比4G,5G具备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一方面5G支持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显示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将复杂的运算和处理放在云端服务器,进一步降低终端成本。随着5G的广泛应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将接入5G网络,实现万物互联。

未来基于5G网络,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远程就诊、参加公司的全息视频会议;我们出门在外,更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3D视频通话、远程控制家中空调和机器人等。VR/AR应用于在线教育上,能够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更好的师资、更真实互动的授课。5G将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革命性变革。

答:使用5G网络的需要更换5G手机,不需要换号。

答:5G实现全覆盖以后,4G网络和5G网络仍将出现长期共存的局面,4G手机仍然可以长时期地使用。5G的应用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对于个人应用,我们期待丰富的5G应用不断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届时5G手机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监制丨龚铭
制片人丨陶郎
制图丨马泽宇
编辑丨汪晓凇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杨 璐 宋星光 本报记者 付毅飞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公里,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轨道偏离进行修正,使探测器更贴近理论轨道飞行。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介绍,“天问一号”飞向火星期间,会受到太阳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一部分行星的引力会对探测器造成干扰,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使其飞行轨迹和速度发生变化。由于探测器长期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地面测控系统需要在飞行过程中根据测定轨计算得到的实际飞行轨道和理论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对探测器飞行轨道进行修正,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轨道上。
第二次中途修正安排在第一次中途修正和深空机动之间进行,主要是为修正第一次中途修正的残余误差,瞄准理论深空机动点的位置,同时进行4台120N发动机的试喷。为此该中心采用了第二次中途修正与深空机动联合优化控制的轨控策略,在满足本次发动机最小开机时长的前提下,对于指定中途修正时刻,通过对中途修正轨控方向在惯性空间寻优,使深空机动控制量最小,并瞄准标称近火点参数,计算中途修正控制参数。
由于“天问一号”发射入轨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发动机开机时长约20秒。
目前“天问一号”仍在北京飞控中心的严密测控之下平稳飞行,里程数即将达到2亿公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飞行了1亿多公里,它与地球的距离却才不到2000万公里?
这是因为,“天问一号”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是沿着一个机动轨道以弧线的形式飞行,会不断远离地球。但与此同时,地球和火星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绕着太阳公转,呈现出“你走我也走”的状态。所以,相对发射时的空间位置,“天问一号”的里程数在迅速累加,而相对地球的距离则没有那么快拉开。
一晃间,“天问一号”已经飞行近两个月,地球上由夏转秋,我国北方地区甚至不久后就要开始供暖了,而“向火而行”的“天问一号”,也需要考虑保暖问题。
据北京飞控中心专家介绍,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天问一号”的姿态也要变化:刚发射时,它距离太阳较近,其太阳帆板并不是正对着太阳,而会增加一个角度偏置。如果那时太阳帆板正对太阳,就会吸收过多太阳能,导致发电量过高,多余的电量无法消耗,会损害电池寿命。让帆板保留一定角度,既可以满足供电需要,又能使探测器体温正常。
相比地球,火星距离太阳较远,光照小于地球位置处的平均太阳辐射常数,在地火转移的过程中,“天问一号”获得的太阳能会越来越弱,到一定时候就要把太阳帆板完全展开,以满足电力供应。这个帆板的变化将在第二次中途修正后执行。
在调整太阳帆板角度的同时,还要对“天问一号”本身的姿态做出调整控制,确保它和地面通信顺畅。既要精确控制太阳帆板,还要调整探测器姿态,这对北京飞控中心的姿态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问一号”还会遇到太阳热能不够的状况,到那时,它只能通过太阳帆板接收光能,而没有足够的热能来保持体温,这就需要它给自己加电发热,保持身上的设备正常运行。
不过相比我们生活中的供暖,“天问一号”的加热更精准。它可以识别出身上哪个部位温度过低,按区域精准“供暖”,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证设备安全。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记者9月16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究发现水稻基因PSL1突变直接导致其叶片在低湿度和高光环境下发生超敏卷曲,从而提高耐旱性。这揭示了水稻细胞结构和水分关系的作用机理,为提升水稻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光恒介绍,水稻生长季节中的高温和强光会导致严重的水分流失。植物通过卷叶来应激响应中午的极端温度和光照,从而减少水分流失。这种午间“小睡”式的“中午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是植物避免环境胁迫损害的关键适应机制。
团队从光敏卷叶突变体中克隆并鉴定出一个半乳糖醛酸酶(一种果胶降解酶)编码基因PSL1,该基因突变后导致水稻根和叶片组织中的细胞壁增厚,泡状细胞比例增加,直接导致叶片在低湿度和高光环境下发生超敏卷曲,从而提高耐旱性。生化分析结果揭示了重组PSL1蛋白的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含PSL1突变体的植株细胞壁组分中果胶含量显著增加,在干旱环境下水分不易流失,进而增强了突变植株的耐旱性。该研究为抗旱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河南日报评论员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河南郑州邀约四海宾朋,在天地之中、母亲河畔举办了一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网络盛宴,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必将载入史册。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从7月网络安全微课征集活动开启投稿通道,到9月中央网信办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从9月14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到如今启动全国青少年网络安全微倡议接力活动,一粒粒清朗互联网空间的种子生根发芽。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从筹备到举办,呈现出各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全力筑牢我国“第五空间”安全防线的生动景象。
尤值一提的是,此次宣传周的开幕式、高峰论坛、主题晚会等重要活动都选在郑州举行,数字化展会还首次通过虚拟展馆在线上举行,充分体现了河南、郑州扎实的网络安全产业基础。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紧要关口,河南拥有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金字招牌”,近年来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把信息化建设融入打好“四张牌”,互联网产业基础深厚、发展态势良好。以此次宣传周为契机,我们一定要主动作为,抓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抓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抓网络人才培养,打破市场围墙、改善营商环境、引进优秀企业,肩负网络安全大任,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自第一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以来的七年里,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工作顶层设计,有效治理网络空间乱象,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网安聚势、速启未来,此次宣传周再一次给我们一个停下来思考的时刻——当大家在欢聚中沟通、在理解中合作,多管齐下、多方参与,网络安全之基才会不断筑牢,互联网才会让生活更精彩。一年一度的盛会闭幕了,但我们对互联网、数字化的热忱,对网络安全、美好生活的期待永不落幕。
永不落幕的,是社会各界为网络安全织密防护网的不懈努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企业担起社会责任,网络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形成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永不落幕的,是从“为人民”到“靠人民”的网络安全理念。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强调网络安全、突出全民互动、让网络安全入脑入心,是今年活动最大的亮点。APP专项治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维护网络安全,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从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中获得利益和满足。
永不落幕的,还有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的坚定信念。中原科技城60个首批项目集中签约,奇虎360、华为等互联网领军企业纷至沓来,“郑州品牌”安全芯片越来越响……紧抓国家大数据综试区建设等机遇,因应科技革命,不断填补技术空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定能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良好互动和双向赋能,打开经济增长的更广阔空间。
本届网安周的精神成果,是河南郑州留给网络、留给中国最珍贵的礼物,亦是在用行动向世界宣示:一个更加安全、有序、可信、健康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每个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贡献诚意、责任与担当!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9月20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操作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实际性能。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千米,飞行里程约1.6亿千米,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中途修正是指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轨道偏离进行修正,使探测器更贴近理论轨道飞行。天问一号发射入轨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