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瀚参观靖国神社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过线必惩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演出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公告,要求会员单位对演员张哲瀚进行从业抵制。

  公告表示,演员张哲瀚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等不当行为,近日被披露并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因该演员近期亦涉及演唱会等演出相关业务,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并依规启动行业道德自律评议。

  公告指出,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场所。对从事文化工作的演艺人员而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一项基本的职业素养,无知不是借口。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道德自律委员会强调,在民族大义面前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动摇,历史不容忘却,底线不容松动。过线者,必受惩戒。

  此前,张哲瀚被曝于2019年曾前往日本乃木神社(供奉乃木希典,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侵犯中国的日本陆军统帅)参加朋友婚礼,早前还发布过在靖国神社的合影照片,引发网友质疑和愤怒。

学术进步/清华等七高校 登全球学术百强

  上海软科(Shanghai Ranking)15日发布的“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今年全球有1000所高校登榜,美国的哈佛大学连续19年稳定榜首。软科排名项目负责人王璐向大公报表示,中国内地今年有157所高校登榜,数量较去年增加13所,其中有7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是内地榜‘三甲’,在全球榜中列第28、45和52位”。其中复旦大学较去年升23名排名77,中山大学首次入选百强。\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上海报道

  始于2003年的软科ARWU,是全球范围首个综合性大学排名榜,它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被全球教育界公认为世界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今年ARWU全球榜十强均来自美国和英国,排名“三甲”为哈佛大学、史丹福大学、剑桥大学。

  今年中国内地有157所大学进入ARWU全球榜,数量较去年增加13所;其中,有7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较去年增加1所,另有72所高校入围全球五百强。

  在ARWU中国内地十强榜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三甲”,在全球榜中列第28、45和52位;紧随其后的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在全球榜上居第59、63、77和89位。此外,同样跻身内地榜十强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述3所高校在全球榜上均处第101至150位。

  港七校登千所榜 中大港大领先

  王璐介绍,中山大学今年首次跻身ARWU全球百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扬州大学等4所高校则是首次跻身全球榜五百强。她并指,今年登榜的中国内地高校中,有64所高校的排名或排名区间较去年提高,表明内地大学整体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正快速提升,“入围今年全球榜百强的中国内地高校数量,仅次于美国、英国,与澳洲并列第三”。

  榜单还显示,今年中国港澳台地区共有23所大学进入ARWU全球榜,其中有12所高校入围全球五百强,香港则有7所大学进入ARWU全球榜。

  王璐说,今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均在全球榜中排名第101至150位;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均在全球榜中排名第151至200位;香港科技大学在全球榜中排名第201至300位;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在全球榜中排名第801至900位。

  王璐提醒说,与去年相比,香港中文大学今年的全球排名保持稳定。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今年的全球排名均上升一个区间,且这4所高校在“高被引用科学家”、“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等指标的表现均较去年提高。

  公开资料显示,ARWU评价体系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与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及教师数、高被引用科学家数、在《自然》和《科学》上刊发的论文数等。

优势互补 港校加速内地布局

  图:考生准备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笔试。\中新社

  【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香港多间大学正加快推进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软科排名项目负责人王璐表示,香港高等学府在内地设校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也是国家教育部非常支持的工作,“可增强香港与内地在教育层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继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分别在深圳与珠海办学后,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已选址东莞的松山湖科学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亦将落户深圳罗湖区。此外,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建设中,香港大学(深圳)、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公开大学(肇庆)等也正在筹备中。

  王璐分析,在大湾区建设提速背景下,香港高校在内地加速布局可视为香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表现。

  王璐表示,香港高校在诸多领域均全球领先,“香港教育界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窗口”。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及内地与香港地区教育界交流的日益频密,两地高校未来可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高寒复兴号首次试跑中国最东端

  图:8月15日,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在牡佳高铁上试跑。\新华社

  【大公报讯】综合中新社、澎湃新闻报道:8月15日7时50分,牡佳高铁联调联试现场首组CR400BF-G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从牡丹江站缓缓驶出,这是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参与牡佳高铁联调联试,也是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

  时速350公里 -40℃运作如常

  牡佳高铁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铁路工程项目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在建的中国最东端的高寒高铁。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沿线经过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等地,线路全长370余公里,是目前黑龙江省境内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

  牡佳高铁联调联试启动以来,分别进行了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信号系统测试试验等多项测试。目前动态检测试验已基本完成,满足试运行条件。牡佳高铁联调联试指挥部相关人员介绍,试跑的时速可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寒动车组是复兴号中的最“抗冻”的成员,拥有耐低温、耐冰雪的“绝技”,可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下运行。

  通过此次兼容性测试,保证不同型号动车组在牡佳高铁安全运行。铁路部门介绍,牡佳高铁联调联试结束后,将转入运行试验阶段,为后续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陆军承办国际军事赛 6国参与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中通社报道:一年一度的“国际军事比赛-2021”将于8月22日至9月4日在多国多地举行。中国陆军在新疆库尔勒承办并参加“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晴空”便携式防空导弹班组、“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班组3项比赛。俄罗斯、白俄罗斯、埃及、乌兹别克斯坦、委内瑞拉、越南等6国派队来华参赛。 

  包括海军、空军和陆军多兵种参赛的“国际军事比赛”,由俄罗斯国防部于2013年发起。中国军队于2014年首次应邀参赛,于2017年首次承办部分赛事。

  “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比赛,要在高度浓缩战场复杂环境的赛道上敏锐观察、高速机动、迅猛打击,考验乘员技战术水平和装备极限性能。“晴空”专为陆军防空导弹兵而设,会使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和机枪实弹射击靶标。“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班组比赛,在2条长3.75公里的“凹”字形闭合赛道上进行,队员需全程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毒服。目前各国参赛队已进驻库尔勒赛区,将于近期陆续展开适应性训练。

湾区打拼/港心理学家穗初创 逆市扩充业务

  图:在自己创办的专业心理及教育评估机构里,张淑玲博士在与客户谈话。\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来自香港的临床心理学家张淑玲博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头干练的短发,眼神特别有光,与人交流时总会认真注视对方的眼睛,仿佛能将对方的心事看透。临床心理学家是一个需要让人打开心扉的职业,来广州创业期间,凭借当地政府搭建的一站式帮扶平台,专门顾问为初创公司解答疑难,加之自己专业和负责的态度,张淑玲很快在广东的心理咨询圈子里建立起名气。即使遇到疫情冲击,仍能在一年半时间里,业务得到不断拓展。\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采访的地点,是在张淑玲位于广州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的办公室。这里也是小树林心理咨询室的地址。办公室地方不大,一张原木办公桌占据了显眼的位置,邻近摆放着一盆绿植,空间里的自然色调让人心情放松。桌上放着多张镶着金边的专业证书。

  来广州创业,是一个有几分偶然的抉择。彼时,作为英国国家医疗专业人员协会(HCPC)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张淑玲正在为香港非盈利机构提供服务。“香港行业圈子实在太小,竞争激烈,经常一眼就可以望到自己职业的天花板。”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带有几分自省性质的专业,当时的她,常察觉到自己内心迷茫的情绪。“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我不想原地踏步。”

  业绩稳增 收入不输香港

  那时当张淑玲从朋友处获悉,广州正举行一个青年创业大赛,其专注的心理咨询项目正好符合参赛条件时,她毫不犹豫只身来到陌生的广州参赛。“因为这次比赛,我才第一次踏足广州。”张淑玲从香港乘搭高铁来到广州南站。高铁站里人来人往,还有不少外国人的身影。

  广州商业区里繁华的景象,让张淑玲眼前一亮。这是一座在高速运行中的城市,商业氛围并不比香港差。来广州发展不到两年时间,尽管遭遇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但张淑玲依然站稳了脚跟。她不仅仅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更是公司创办者。公司业绩稳步上扬,收入水平并不输香港。

  和很多香港青年一样,离开香港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创业前,张淑玲同样面临着人生路不熟,缺乏人脉等难题。“还在香港未动身时,很容易会左思右想,觉得这样不通,那样不行。但来到广州,老实说,真的很快就能适应,原来当地政府部门早就为香港青年打点好,提供了一站式的帮助和指引,连租房等都考虑到。”在政策措施上,张淑玲所在的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有专门的顾问为初创公司解答疑难,为港青申请优惠措施提供指引。

  内地市场大 商机处处

  从零到一的创业,“第一桶金”是如何挖掘的呢?“我的第一个客户,是飞一封电邮就成功联系上的,主动介绍公司业务,便和对方建立上联系。”张淑玲笑着补充说:“我一开始也以为(建立客户)会很复杂。但可能是心理咨询这一行,对专业的性质要求高,所以反而很简单。因为本身我有这样的资历和经验,对方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比较容易谈得成。”学校、医院等,还有不少国际客户,都是张淑玲的主要客户群体。

  “内地市场比香港大得多。而且客户来源非常多元。”张淑玲说,因为香港市场小,很容易在不同行业都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但内地有足够大的市场,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处于起步阶段,在香港有成熟经验的人,在这里很容易找到机会。”不知不觉,到广州创业已有一年半,她自觉收获丰富。“尤其在事业上,可以说是超乎预期。”张淑玲很享受在广东的创业生活:“这里给我看到各种的可能性,觉得反而整个人更加踏实。因为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通常会有自己预想不到的机遇出现。”

享受“慢 舒适 可控”生活

  图:广东省广州市,游客在第十届广州国际灯光节上合影。\中新社

  每个有志向的人,都希望成为所在专业领域的一流人物。张淑玲博士,就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在香港工作期间,她是一个“工作狂”。如今在广州创业,张淑玲开始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了自己最舒适的节奏。和其他香港创业者不同,张淑玲北上创业时,还带着家人一起。“几乎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张淑玲笑说,自己更喜欢如今的生活节奏,“慢、舒适、可控。”

  口口相传 客户介绍客源

  “别看香港地方小,但因为生活节奏太快,朋友之间各有各忙,要见上一面往往要等很久。”张淑玲说,在广州,和一些港澳的朋友总是很容易在不同的场合碰面。“反而见朋友和社交的次数比在香港时还多。”张淑玲笑说,加上香港地方小,周末也不会有特别要出门的冲动。“广东到处都是好山好水,周末也会想着到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在大众眼中,临床心理学家是一个“高大上”甚至带着神秘色彩的职业。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在广州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张淑玲告诉大公报记者,和很多内地朋友一样,自己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微信,留意客户信息。“我通常会提前安排好下周的日程,工作日会回到办公室和客户见面,去聆听客户的情绪。而其他空馀的日子会写报告和读一些行内的最新资讯。”

  张淑玲告诉记者,最爆满的时候,曾试过在一天7个小时连续为不同的客户做心理咨询。“其实我一般都不会排得这么满,因为临床心理学家,其实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处理客户的一些情绪困扰。”她告诉记者,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对于这份工作很有使命感。在内地工作期间,最让她难忘的是客户的信赖。“内地的客户对于心理咨询,是很看重口碑的。很多客户都是朋友推荐朋友这样过来的。”

张淑玲

2013

•香港大学

•取得后学士心理证书

2018

•美国亚莱恩特国际大学加州专业心理学学院(香港校区)

•临床心理学硕士、临床心理学博士

2019

•青创杯第六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区获三等奖

•同年,正式到广州创业,成为小树林心理咨询服务(广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临床心理学家

优势明显/建议同行北上找机会

  图:在青创盃中获奖,坚定了张淑玲博士(中)到广州发展的信心。\受访者供图

  “随着内地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关注自身的心理情绪问题,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大。为此,尽管内地同业已经有不少海归人才,他们也有国际认可的证书和执照。但对于整个市场需求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北上,很容易会碰到机会。”张淑玲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香港专业人士北上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张淑玲擅长帮助客户处理焦虑、抑郁、心理创伤等心理问题,擅长“心理动力”和“家庭系统”心理干预手法。在广州创业期间,她多次为政府单位及学校举行讲座,主题例如心理抗疫、产后抑郁、儿童发展、神经发育疾病辨识等。

  “我来到广州才发现,这个城市非常国际化,除了本地市民外,亦有很多国际人群对心理咨询存在需求。英文好、有国际认受资质的香港临床心理学家,自然机会不少。”张淑玲认为,拥有海外留学的专业背景,让她的工作经验和资历能够更好地得到客户的认可,目前心理咨询的工作开展得很好。“而且我本身在香港长大,我的跨文化视野很受客户欢迎。他们会觉得我的想法很新颖、更客观。”

内地支教/坚定未来发展道路

  图:张淑玲博士在广州举办心理讲座。\受访者供图

  张淑玲回到内地发展,除了看中内地市场的机遇外,也出于对祖国的浓厚感情。张淑玲小时候就读的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对家国历史的认知。“老师会带学生一起唱国歌,认识祖国。”中学时,张淑玲第一次到广西贫困山区参加义教活动。读大学时,当时廿岁出头的她,参加了另一次义教,到云南逗留了整整一个月。

  张淑玲告诉记者,过去香港舆论环境比较复杂,报章对于内地的报道多数比较负面。“我当时觉得,与其看报纸了解信息,不如亲自去看看,所以就连续去了两次支教,和当地人交流。”第一次到内地做义教的经历,让张淑玲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次义教,也让她坚定了未来走上临床心理学家的道路,去帮助更多的人。“可能因为本身就锺意帮人,所以最后做了一名临床心理学家。”

  时隔多年,张淑玲以一名创业者的身份再次来到内地。这一次,不再是数周、数月,而可能是数年或者更长远。“广州作为大城市,自然比云南、广西一些贫困地区要富裕。但我也看到,国家并不仅仅关注大城市的发展,而是从国家层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帮助更多贫困学生走出大山,获得了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她告诉记者,自己始终认为作为中国人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国家从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我觉得香港更年轻一辈的孩子,应该多上来祖国内地看看,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