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允许个人破产的城市。(大公文汇全媒体资料图片)

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允许个人破产的城市。(大公文汇全媒体资料图片)
8月17日,扬州市召开第19场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在会上通报,8月16日,扬州对主城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筛查,共采样、检测147.15万人,截至8月16日24时,当日检出3例阳性,其中2例来自隔离人员,1例来自封控小区筛查。
今天,扬州还将对邗江区邗上街道、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桥街道、甘泉街道、新盛街道、竹西街道、槐泗镇、西湖镇、维扬经济开发区等9个镇街、园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岭街道、瘦西湖街道、城北街道等3个街道,江都区全部区域和集中隔离点开展重点地区的核酸筛查。
据王劲松介绍,8月16日0-24时,扬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为普通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10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55例,出院20例。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管控。
截至8月16日24时,共有243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54例,普通型165例,重型19例,危重型5例。292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42例、普通型230例、重型8例、危重型12例。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疗中。
此外,8月16日起,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姚庄小区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截至目前,该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27个。
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17日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全面加强主城区小区管控,要求所有封控管理小区居民“足不出楼栋”,村民“足不出自然村”,平房区居民“足不出巷”。
根据通告,为进一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紧、从细、从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从即日起,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所有封控管理小区全面加强封控管理。
上述区域内所有小区居民“足不出楼栋”,村民“足不出自然村”,平房区居民“足不出巷”。上述区域内所有小区内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教师、国企工作人员等,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向社区报到,统一服从社区调配,协助做好居(村)民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
涉及市政服务、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生活保障等国计民生行业和疫情防控岗位的人员,凭扬州市或下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一发放的通行凭证,出示通行证、苏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出小区(自然村)。
在此之前,扬州市规定,封闭管理小区和疫情重点管控区域内的所有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其他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5天限一人凭出入证(由各社区、村组自行制作)和苏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测温后进出居民小区(自然村)采购生活必需品。
央视新闻8月17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二次出舱活动。
自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已满2个月。期间,航天员乘组先后圆满完成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天和核心舱组合体管理、大机械臂操作等工作;开展了首次出舱活动和舱外操作试验,以及多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任务,达到了阶段性工作目标。
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核心舱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1999年2月,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QQ诞生,从此,80后、90后和00后的网络语言变革都与此密不可分。在微信逐步成为80后、90后社交主阵地后,00后不声不响地占据QQ的全部战场,并将其功能开发应用到极致。不少00后“黑话”植根的土壤都源自于此。
2019年,QQ发布00后社交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四季度21岁及以下的月活跃用户增长量分别为16%和13%。为了“更好玩”,QQ优化装扮、表情、游戏、动漫等年轻化功能,借此增加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2019年3月初,QQ在“动态”页的显著位置增加“扩列”入口。
“扩列”即请求扩充好友列表,交新朋友的意思,更常用于寻找“同好”。随之而来的系列黑话都与此有关,比如躺列(安静躺在好友列表不会聊天的人)、mz(秒赞)、炸号(账号被注销)……00后小雨对记者表示,有共同爱好的网友比同班同学更能理解自己,她暑假里准备“面基”(跟网友见面)。
从80后的“偶稀饭侬”(我喜欢你)到90后的火星文,再到00后的缩写,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的群体特征和语言习惯。00后是稚嫩、新鲜的一代,为社会带来的是最具活力的声音,当然,看不懂的人们也不必感到“头秃”,毕竟新的浪潮永远都在赶来的路上。

图: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大公报以超大字号报道“日本投降矣!”,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画上句号。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76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面对日军的烧杀淫掠,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放弃抵抗,无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在成都建川博物馆有两张当年的老报纸,分别记录了当年日本投降日的情形,白纸黑字,见证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这两张报纸分别是中国的《大公报》和日本的《每日新闻》,发行日期都是1945年8月15日。两张报纸都在头条用黑体大字报道了当天日本投降的新闻,然而区别明显的是,《大公报》的标题是《日本投降矣!》,并配发了《注意善后救济工作》的社论。《每日新闻》的标题是《大东亚战终结》,刊发了日本天皇于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下的投降诏书,并发了关于美国原子弹爆炸的配合报道。
据博物馆方面介绍,多年来日本一直对这段无可争议的历史态度暧昧,从这张报纸便可见端倪,天皇诏书强调原子弹厉害,并没有使用“投降”字眼,而是遮遮掩掩使用了“终战”。馆方收藏这两张报纸,是为留下历史证物,冀以此为镜鉴,中日两国友好相处,永不再战。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6周年。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提醒人们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其中,位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下称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了一批731部队第二任部队长北野政次接受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调查官问讯后,向美军提供的17页笔供。这份笔供是首次公布,北野政次在供述里承认研究使用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专家表示,这份笔供揭开黑幕:美国德堡调查人员对北野的问讯,是为了获取731部队在华发动细菌战的数据。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北野政次在上海被俘,关押在战俘营。在盟军总司令部情报部门协调下,1946年1月9日,他被引渡回日本。
美引渡北野 图夺核心机密
回到日本后,北野政次接受了德特里克堡基地派出调查日本细菌战人员的问讯。1947年4月1日,北野政次向美军提交了一份17页的731部队细菌战及人体实验的笔供,以此免于作为战争罪犯被审判。“美国之所以要引渡北野政次,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一个高层,掌握着731部队的核心机密,决不能流落到别的地方。”金成民说,目的是为了独家攫取731部队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方面的数据资料。
北野政次向美军提供的笔供原始档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他从731部队的创始人石井四郎、任务、编制、研究成果、细菌武器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供述。他供述:“石井中将对关东军勤务令未要求的内容也做了研究。组织其中部分人员秘密进行了细菌武器的研究。最初是从传染病预防角度进行的研究,后来开始进行了违背国际人道主义等的细菌武器的研究,成为一支秘密部队。”
论文用“猴”隐瞒人体实验
“北野政次在供述中,一开始把731部队的罪行说成是石井四郎个人的行为,而不是日本的国家行为,极力逃脱、掩盖自己的责任。后来随着问讯的明朗,他发现德特里克堡基地的调查官不是为了惩罚自己,而是为了获取细菌战等数据资料,才开始交代的比较多。”金成民说,目前发现的在日本战时医学医药杂志发表的论文,北野政次达到59篇,至少2篇用活人做实验,有论文中使用“猴”等词语隐瞒人体实验。
1944年出版的《日本传染病学会杂志》刊登了一篇北野政次《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提到了用“猴”做的一次实验。1947年10月,德特里克堡基地派出埃德温.希尔等人前往日本调查细菌战并撰写《希尔报告》,其中记录了北野政次对此次实验向美军做的供述。供述中,他承认在研究中进行人体实验,但他在所发表的论文中却把实验对象从人替换成“猴”。
专家表示,北野政次的笔供不仅揭示侵华日军发动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还充分体现美国为获取731部队细菌战等数据资料的双重标准。
1942年8月3日至1945年3月1日,北野政次任731部队第二任部队长,这正是731部队开展细菌战研究设备最先进、实施人体实验规模最庞大的时期。北野政次不仅主导731部队实施了人体实验,还完成了大规模细菌战研发工作,加速了细菌武器的大批量生产。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第一代讲解员崔韶光珍藏着30多张抗战卡片。其中,一张巴掌大的卡片上,工整地写着日文:“启照同志:诸君伟大的民族革命精神,将会给未来的新中国带来光明,今后继续努力吧。革命之敬礼。吉田太郎。1939年7月26日。”淡红色笔迹旁贴着一个人的头像,像是从集体照上裁下。
吉田太郎是谁?一个日本人为何会给抗日战士留下兄弟般亲密的话语?“吉田太郎是被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俘虏的,后来是觉醒联盟的发起人、负责人之一。回国后很低调,吉田太郎可能是他的假名。”今年70岁的日本八路军新四军会副会长小林阳吉说,那时为保护日本家人,很多战俘使用假名。
吉田太郎入伍前是个小商人,其思想转变可从他的文章《我们奋斗的目标》中窥见一斑:“五年的战争,使日本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日本人民生活极端恶化了……必须起来反对这个法西斯侵略其他民族,而又是危害日本人民的战争!反对东条政府继续扩大这个赌国运的战争!”
1939年,觉醒联盟在晋东南成立,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的首个日本人反战组织,吉田太郎是发起者之一。觉醒后的吉田太郎先担任日语教员。其中国战友曾撰文回忆:吉田太郎是一名出色的教师,没有翻译就用刚学的汉语为大家解释;后因汉语讲得好,被抗日军政大学邀请当教员,还担任大型反战剧《岛田上等兵》主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华日本反战人士陆续回国,或成日本民主运动先锋,或成为促进中日友好的桥梁。80余年过去,县册村依然流传着吉田太郎的故事。有人说,他曾回来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 新华社
被美引渡回日问讯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731部队第二任部队长北野政次在上海被俘。在盟军总司令部情报部门的协调下,1946年1月9日,北野政次被引渡回日本。
利用数据换取免责
回到日本后,北野政次接受了德特里克堡基地派出调查日本细菌战人员的问讯。1947年4月1日,北野政次向美军提交了一份17页的笔供,以此免于作为战争罪犯被审判。
供述使用细菌武器
北野政次的笔供从731部队的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供述,并承认研究使用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目前发现的在日本战时医学医药杂志发表的论文,北野政次达到59篇,至少2篇用活人做实验。
揭露美国双重标准
专家表示,北野政次的笔供不仅揭示侵华日军发动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还充分体现美国为获取731部队细菌战等数据资料的双重标准。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网

图:8月11日,粟远奎擦拭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纪念碑。\中新社
将重庆大轰炸遗址群“六五”隧道惨案遗址纪念碑上的灰尘擦拭干淨后,88岁的粟远奎向纪念碑三鞠躬,口中唸叨着“我又来看你们了”,随后起身将额头贴在“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墙上,久久没有离去。作为重庆大轰炸幸存者、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团团长的粟远奎,每年8月15日都会前往这里悼念。
粟远奎说,1941年6月5日傍晚,当尖利的空袭警报忽然划破重庆天空时,人们惊慌失措地从家里奔逃出来,跑向最近的防空洞。粟远奎一家五口就是其中之一。夜幕降临时,防空洞中变得“人挤人”,呼吸越来越困难。很快,粟远奎晕了过去。第二天他被一群抬尸体的人叫醒,发现旁边躺着的全是遇难者遗体。回到家时他才知道,两个姐姐不见了。
侵华日军对重庆的这一次轰炸,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六五”隧道惨案,数千人在较场口隧道中窒息遇难。
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周边地区实施长达6年多的无差别大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造成32829人直接伤亡、6651人间接伤亡。
一眨眼,已过去了80年,当初的孩子如今已成为耄耋老人。为了替遇难者讨回公道,十几年来,粟远奎与其他原告先后赴日40多次。但该案一审、二审、终审,均判决原告败诉。
“我今年已经88岁了,可能也活不了多久,为什么还要做这一切呢?就是为了民族正义。”粟远奎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听见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赔礼道歉。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