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 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广东和山东

  国家统计局: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3]比重为35.09%。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人口为563717119人,占39.93%;中部地区人口为364694362人,占25.83%;西部地区人口为382852295人,占27.12%;东北地区人口为98514948人,占6.98%。

“陆战之王”99A主战坦克精准打击 陆海空通杀

图:99A坦克是在99式坦克(图)基础上重新设计研制而来,防护性、机动性、火力等技术性能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央视最近首次曝光了中国“陆战之王”99A主战坦克在行进中炮射导弹的片段。这一新技能能够用以打击各类地面工事、低空慢速飞行器、近岸水面舰艇等,配合可以甄别目标、自动跟踪的智能系统,以及压制敌方坦克观瞄系统的激光武器,提高了其机动精确打击能力,堪称陆海空通杀。

  央视军事节目日前介绍陆军第82集团军参加“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时,该集团军99A主战坦克突遇3个强火力隐蔽性移动目标,当机立断在行进中先敌开火,採取激光压制,旋即炮射导弹,5分钟之内成功闪击3处移动目标。这是官方首次披露99A在行进中炮射导弹。

  野战克制武直 轰击近岸舰艇

  坦克炮发射的炮射导弹,就是将精确制导技术与常规坦克炮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利用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上的火炮发射制导武器,弹体包含战斗部、制导控制系统、发动机等部分。相比坦克的穿甲弹、破甲弹、杀爆弹,炮射导弹拥有更为精准的远距离攻击能力,在保留了原系统反应快、火力猛的同时,提高打击精确性,使坦克可以在野战中攻击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甚至近岸的海上舰艇。

  并且,由于导弹相比较炮弹具备可变弹道,从而可以使坦克在隐蔽阵地上,对敌方目标实施远距离射击,有效拓宽了坦克的远距离对抗能力。

  但由于坦克火控技术的限制,以往大多数坦克在炮射导弹时,无法在“动对动”条件下进行,即难以在行进中打击对方移动目标,而只能在坦克短停或静止状态时发射。这样一来会延误打击时机,另一方面静停时更容易被敌方瞄准集中,降低了坦克自身的安全性。

  但随着解放军坦克火控技术和炮射导弹技术的进步,99A主战坦克拥有了在动对动射击条件下使用炮射导弹的能力。99A坦克信息化程度高,装配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火控系统和自动跟踪系统,无论是静止射击还是行进射击,火控系统可自动解算诸元、自动瞄准、自动跟踪。这为炮射导弹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射程5公里 刺破700毫米装甲

  指挥打赢上述“和平使命-2014”突击战的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丁辉透露,在部队待了28年,最喜欢的武器还是99A坦克,不单因为它先进,更重要的是,这个“大傢伙”可以感受到战场的态势。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解释,这番话是指出现敌坦克或不明装甲车时,99A坦克的智能系统会甄别目标,并提示是否进行打击。

  99A坦克配备了当今世界坦克中口径最大的125毫米滑膛炮。常规的穿甲弹可以在2公里距离有效击穿68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而中国以俄制9M119式炮射导弹为基础改进的125毫米炮射导弹,射程可达5公里,足以突破700毫米厚匀质装甲。99A坦克还装备了自主研发的激光压制武器,锁定目标后可发射高能激光破坏敌方光感设备。

  除此之外,99A具备的强劲动力,使其公路速度可以达到75公里/时,越野速度达60公里/时,炮塔并且可360度灵活旋转,大口径炮管可俯仰调整姿态。加上动静自如的炮射导弹技术,令99A成为中国陆军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99系列坦克发展历程

1989年

•中国开始研製第三代主力坦克

1991年

•7月,三代坦克试验队成立

1996年

•12月,三代坦克进入设计定型阶段

1999年

•10月1日,三代坦克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公开露面

•三代坦克正式定名“ZTZ-99”,其后进行了一期改进

2009年

•10月1日,99式二期改进型在国庆阅兵式上接受检阅

2014年

•在“和平使命-2014”演习中,99A(99式三期改进型)首次公开亮相

战鹰换新装 贴近实战要求

  近期,在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的训练中,换用新式低可视涂装的歼-10B战机首次亮相。空军战机的低可视涂装工作,向着全覆盖快速推进。

  2020年3月,空军颁发《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喷涂规定(试行)》,要求新生产作战飞机贯彻低可视涂装,现役老旧飞机统一标示喷涂,并提出了“涂装也是战鬥力”的理念。低可视涂装提高战机的隐蔽性能,更加贴近实战要求。

  低可视涂装包括对机身颜色、机徽、编号等识别特征进行淡化处理。虽然现代探测飞机的手段主要是雷达,而低可视涂装对雷达不起作用,但可减少目视识别特征,仍具备一定隐蔽效果,并且更利於保密。

  一年以来,包括歼-10C、运-20、轰-6K等各种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等,纷纷展开低可视涂装改造。譬如,轰6K将飞机编号缩小,并从机身前部移至机尾,垂尾上的编号也缩小。歼-20、歼-16两款主力重型战机则早已採用了低可视涂装。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的“大红鹰”旅,是空军唯一一支採用单位标志的部队,其歼-10C战机垂尾和座舱下方绘有醒目的“大红鹰”标志,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大红鹰”头部和喙部为亮黄色,眼睛为黑白二色,颈部羽毛为红色。全新低可视涂装后,整体颜色改为灰色,反而显得更具冷峻杀气。此外,原先垂尾上橘黄色编号亦去掉了,八一军徽也进行了低可视处理。

数字化单兵 战力大跃升

  西藏军区官兵已陆续换装新一代国产单兵数字化作战系统。日前进行信息化综合演习的某轻型高机动合成旅,新一代单兵系统换装率已超过90%,提高了高寒山地的战鬥力。

  新一代单兵作战系统实现了指挥信息化。战士头盔上加挂夜视多功能目镜,可实施回传视频和信息。指挥所可了解每名官兵的位置和实时动态,全局掌握战场态势和作战进程,动态下达作战指令,随时调整作战编组。同时,新型数字化单兵系统,可以在夜间直接引导炮兵火力进行打击。而每位战士可通过自己的夜视多功能目镜,进行友军标记和敌我识别。系统中的融合型多功能望远镜,可以根据现地情况切换不同的模式,如雪地、丛林、城市、海洋等,并将观察信息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进行红外、热成像、微光观察,能更準确地捕捉伪装目标、夜间目标。借助该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全地域持续监控边境敏感区域,尤其适合隐蔽性强的雪域高原环境。

外军动向/意“公羊”坦克主炮发射无人机

  图:“公羊”坦克可以火炮发射的“荷鲁斯”小型无人机。

  意大利3月24日披露了该国陆军利用“公羊”C1主战坦克120毫米火炮发射小型无人机的照片。据了解,“公羊”坦克搭载了最新的光学数字成像系统及火控系统,可昼夜作战,并在行进中开火。

  坦克主炮发射无人机最大的技术难点在於,无人机难以承受炮管的高膛压。意大利採取的解决方案是将无人机摺叠后,封装在一个带有高压空气动力的弹射装置壳体内。弹射装置与无人机一起装填进炮膛,高压空气将无人机弹射出炮口,随后无人机机翼展开,启动发动机自主飞行。该款无人机主要用於执行侦察任务。

  法国“勒克莱尔增强型”坦克也升级了无人机发射装置,加装1台IXOS XX线控四旋翼无人机,以及具备自主飞行能力的IXOS LG无人机,但这些无人机全部安装在炮塔上,使用时从炮塔上放飞。而“公羊”採取的炮射无人机方式,发射前储存在坦克车内。

外军动向/印度拟购350辆轻型坦克 部署山地

  印媒报道,印度陆军计劃分阶段採购大约350辆轻型坦克,目前正在选择供应商。印方要求新型坦克重量大约25吨,将装备6个团,能够部署於高寒、高海拔地区地区,提高印度陆军在山地战争中的优势。此举被认为是为了抗衡中国部署在青藏高原的15式轻型坦克。

  中国的15式“新轻坦”全重约33吨,具有优良的高原通过性能、机动性能和综合作战性能,可很好地适应山区、寒区等恶劣环境。而印度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坦克目前主要包括45吨的俄製T-90坦克和41吨T-72T坦克,以及重达68.5吨的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在氧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发动机功率不足,且机动性能差,行进速度慢。

  去年,印度从俄罗斯引进了18吨级的“章鱼”轻型坦克。“章鱼”是一款空降兵专用的武器装备,能够进行水陆两栖作战,但同样不适合高原作战。印度还计劃用K9自行火炮的底盘研发轻型坦克。

“在消博会 仅聊15分钟就决定签2000万大单!”

图:消博会让全球企业看到自贸港机遇,加速抢滩海南市场成为共识,很多参展商获得“超级订单”。图为消博会露天展区的ICON小型飞机受到参观者关注。\中新社

  “没有想到,在现场仅聊了15分钟就决定签下2000万(人民币,下同)大单,真是意外收获!”广东威王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梁文荣非常兴奋。在首届消博会现场,像梁文荣一样的获得大订单的参展商比比皆是。开展以来一张张“超级订单”不断涌现,其中,深圳买家1亿元购买洋酒,湖北交易团采购意向成交约4.3亿元,折射出的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为疫情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综合央视新闻、中新社、深圳商报报道:消博会上,境内外免税经营企业、高端零售商贸企业、大型实体商超纷纷组团参会,积极开展採购对接活动,一批批采购交易、合作达成。

  洽谈15分钟 粤企签千万大单

  5月7日,海南金海酒店用品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奕在8号馆广东展区,被广东威王集团有限公司丰富的产品品类和高性价比所吸引。8日上午,黄文奕来到了“粤贸全国”供採对接洽谈会的现场,与梁文荣洽谈15分钟后便签下了2000万的订单。

  另一边,麦卡伦,一款来自苏格兰国际奢侈威士忌品牌的洋酒,一经消博会亮相,便引来不少关注。在消博会现场,爱丁顿集团成功与深圳市鸿之佳商贸有限公司签下第一笔订单,年度合作意向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爱丁顿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宋后篪认为,中国市场潜力之大,全球找不出第二个。而消博会,正为这种潜力的释放提供了机会。通过消博会与客户近距离接触,直接获得消费者反馈,是外资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前提。希望借助消博会平台,让进口品牌、优质产品,更精准地满足中国消费者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际品牌长远发展创造良机。

  此外,在本届消博会上,湖北交易团採购意向成交约4.3亿元。而中粮进口食品公司与美国、德国以及塞浦路斯等国企业签约了1.4亿元合同订单,产品涉及美国和牛、纯牛奶、果汁等。

  国际巨头抢滩中国消费市场

  除了超级订单频出,不少国际品牌巨头加速在海南市场布局。展会期间世界免税行业巨头DUFRY与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全面对接会员系统,发布两家企业的联名会员卡。DFS集团也与深圳免税集团签署协议加强在海南合作。

  DFS集团战略与业务发展副总裁谭天奇在接受媒体採访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在海南设立中国总部,将海南打造为企业全球零售布局中最大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外企业抢滩自贸港已不满足于仅仅把商品带上展会,更把工作搬入海南。天猫国际联合海口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首个“新世界工厂”,成为消博会首个进口产业链落地的创新项目。

  首批入驻企业马来西亚正典燕窝董事长谭承哲说,他的产品可享受减免关税等自贸港政策优惠,“对海南寄予厚望,下一步可能会将全部产能的30%-40%转移到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