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65例 其中本土病例8例均在云南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7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7例(云南41例,广东4例,天津3例,上海3例,湖北3例,北京1例,福建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8例(均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8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27例(其中重症病例11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706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54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08例(其中重症病例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709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234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7081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72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其中境外输入17例,本土2例(广东1例,云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8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48例(境外输入44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744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958例(出院11686例,死亡2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55例(出院53例),台湾地区15429例(出院12268例,死亡769例)。

技术升级 更上层楼

❶遥控能力

•实际战场上的电磁信号复杂,影响无人战车接收遥控信号。如果无人战车的遥控距离短至几百米或者上千米,都不足以达到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的效果。

❷防护需求

•虽然无人战车上并无驾驶人员,但从它作战的能力,特别生存能力来看,防护水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在无人战车上加上装甲防护会造成成本上升。

❸行进射击

•现在的有人坦克非常着重行进间的射击能力,如果没有这一项能力,就不足以在陆战上发挥作用。而现在无人坦克,包括无人战车本身还做不到这一步。

厚植家国情怀 培养国际视野

  图:校园开放日,来参观的港澳家长和孩子。\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帅诚广州报道:18日,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正式揭牌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李焕春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将要打造粤港澳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示范,要“往标杆的方向”努力。她说,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是内地首家港澳子弟学校,一定要把学校立起来。她表示,希望通过首家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切入点,能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内地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人到大湾区工作和生活,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多元教育和学习机会十分重要,民间的共同参与也不可缺少。”香港驻粤办主任陈选尧表示,希望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成立后,将能吸引更多港澳和海外的人才到大湾区发展,学校的成立也有助培养更多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港青。他还寄望,该校成立后,未来能为其他有意在大湾区开办港澳子弟学校的群体带来示范作用。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介绍,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广州学校就读的国际及港澳台学生达2.6万人。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内地首家港澳子弟学校,自今年3月签约启动以来,在粤港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暨南大学和穗港澳各方优质资源,顺利完成了校园升级改造,学校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

  谷忠鹏表示,希望学校能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办学定位,打造出品牌,在推进大湾区教育融合中办出特色。他指,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既要秉承暨南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还要大力依托粤港澳各方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学校还须在培养新时代港澳青年中担当作为,厚植家国情怀。

明年招生倍增 对港师求贤若渴

  图:在运动场上,几名港澳学生在体验学校的网球课。\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帅诚广州报道:在奔赴大湾区广东城市发展的大潮中,除了香港学生的身影外,也不乏香港教师。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近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教师对于到内地执教的反应普遍正面,有逾六成教师有意到开设港生班的内地学校任教。18日,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教学总监杨丽红告诉大公报,学校目前约有50多名教师,其中有7成为香港及海外教师。她表示,香港教师对来内地教学很有热情。“在香港发布招聘广告后,香港老师报名非常热烈,表现也非常优秀,经过一系列分科考试后择优录取任教。”

  杨丽红表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首届仅招收300学生,计划明年将学生规模增加到600人。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比例约为1:6,为此明年对香港老师依然求贤若渴。“希望有更多有经验的香港教师,能到内地支持港澳子弟学校的教育。”她表示,目前在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任教的香港教师,大多数是持国际教师资格证及香港教师资格证,也有从该校缔结的香港姊妹学校福建中学过来的教师。“这些来自香港的老师确保学校的课程和教育水平与香港不脱节。”

  香港和广州港澳子弟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哪些差异?杨丽红说,学校的文化融合成分会更高。“为此,也建议香港教师能熟悉普通话,去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

联合救治/子宫肌瘤攻心 14科室妙手拆弹

  图:7月6日,深圳市人民医院14个科室专家“接力”上阵,为李女士摘除重达9斤重的子宫肌瘤。/受访者供图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但长到心脏里却是世界罕见。近日,34岁的深圳李女士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脊柱外科、胃肠外科等14个科室专家联合救治下,成功摘除了盆腹腔近9斤重的巨大肌瘤。长达16个小时的“接力”手术中,还清除了从盆腔顺着静脉血管一直长到右心房的50cm(厘米)瘤体。7月18日,术后恢复良好的李女士告诉大公报,将于近期出院。/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6月15日,李女士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B超检查发现她不仅腹部有肿瘤,盆腹腔内还有多处不明性质的占位性病变,妇科医生初步诊断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马利国介绍,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良性平滑肌瘤病,会超出子宫范围沿静脉血管生长。“就像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树,‘枝条’沿着经脉血管或长到肺,或长到肝胆……”而李女士盆腔里的这棵“树”长势疯狂,一路“开疆拓土”至右心房内。马利国表示,据统计从1974年报道的第一例起,长到心脏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不超过300例。

  或致肺栓塞 几分钟内猝死

  “这是我上手术台37年来,遇到过情况最复杂的一例病例。就好比‘枝条’都长到心脏了,必须立即手术。”马利国称, 如此多的肿物顺着静脉血管向上生长,极大可能造成患者两种不同情况的猝死,一是肿瘤继续生长,堵住静脉血管,造成血液回流至心脏的路被堵死,危及患者生命;二是经过心脏的收缩挤压,心脏内的肿瘤随时可能断裂掉落,形成“瘤栓”,造成肺栓塞患者几分钟内就可能猝死。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深圳市人民医院的领导高度重视,在医务科的组织下,该院妇科联合心脏大血管外科、脊柱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心血管内科、介入科、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等14个科室的专家及团队进行多次会诊。针对肿瘤的位置、深浅、侵犯的范围,制定了三套详尽的手术预案及麻醉方案,以便应对术中随时会出现的突发风险。

  7月6日,筹备多日的手术正式开始。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14个科室专家“接力”上阵。术前首先由介入科实施介入栓塞以控制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大出血风险,随后在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的协作下开始手术。

  由于病情复杂,术中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相互影响。马利国打开腹盆腔后,联合脊柱外科主任杨大志、胃肠外科主任夏利刚及泌尿外科主任肖克峰充分探查腹盆腔情况,并小心翼翼地将瘤体一点点完整剥离,切除下来的瘤体大小约35×25cm,重达9斤,超过一个巨大胎儿的重量。

  蔓延至心脏瘤体长达半米

  巨型肿瘤切除后,就是清除如藤蔓般蔓延到血管以及心脏的瘤体。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郑奇军仔细探查各处静脉血管,切开下腔静脉壁后,分三段切口,小心谨慎地将肿瘤拖了出来,取出的瘤体长达50cm。待其他血管内瘤体取出后,超声科的专家再次对李女士进行详细的超声探查,以确认肿瘤被完全取出。

  “这场硬仗打下来了!”历时16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各科室专家们都激动不已。

  医生提醒,子宫肌瘤虽然常见,但要记得定期体检,当发现瘤体增长迅速或出现月经异常及其他不适症状,应当尽早就医。

瘤体蔓延至心脏示意图

  图:专家联合手术,历时16小时。/受访者供图

  ❶控制出血

  主打科室:介入科、麻醉科、超声科

  •7月6日手术正式开始,为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14个科室专家“接力”上阵。术前首先由介入科实施介入栓塞以控制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大出血风险,随后在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的协作下开始手术

  ❷直捣病灶

  主打科室:妇科、脊柱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

  •妇科主任马利国打开腹盆腔后联合脊柱外科主任杨大志、胃肠外科主任夏利刚及泌尿外科主任肖克峰充分探查腹盆腔情况,评估肌瘤与周边脏器及血管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将瘤体一点点完整剥离,切除下来的瘤体大小约35×25cm,重达4.4公斤

  ❸顺势而上

  主打科室:心脏大血管外科

  •接下来处理如藤蔓般蔓延到血管以及心脏瘤体。按照原定方案,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郑奇军开胸行体外循环,切开右心房取出在心脏及下腔静脉内的瘤栓

  ❹临时变阵

  主打科室:胃肠外科、超声科、心血管内科

  •腹腔手术过程中,经食道超声监测提示,患者心脏内的肿瘤被拖至心脏下方的下腔静脉中。如此只需从下腔静脉入路,将肿瘤从血管拖曳出来,不必再对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和开胸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及费用

  ❺斩草除根

  主打科室:心脏大血管外科

  •由于临时变阵不是个小工程,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郑奇军仔细探查各处静脉血管,切开下腔静脉壁后,小心谨慎地将肿瘤拖出来,取出的瘤体长达50cm

  ❻超声探查

  主打科室:超声科

  •待其他血管内瘤体取出后,超声科专家又对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探查,确认肿瘤已被完全取出

特稿/“白衣天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肿瘤长进心脏,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很幸运有这么多专家联合上阵,顺利清除肿瘤,没有开胸也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手术风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病房,记者见到了术后12天的李女士,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她已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可以正常饮食及下地走动,恢复状态十分良好,最快将于7月21日康复出院。“白衣天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内心的感激之情,真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子宫肌瘤在身体内疯狂生长是什么感觉?李女士笑称,平常不痛不痒,就像是有个无论怎么运动都无法减掉的“小肚子”。她说,12年前生完小孩后,一直处于离异状态,閒暇时经常爬山运动,直到一年前出现月经不调症状,不过未感到任何不适。直到今年5月,在公司例行体检中,才发现腹部有巨大肿块。她笑言,自己一直能吃能喝能睡,身体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舒服,看着肚子一天天涨起来,还以为只是自己长胖了。

  由于硕大的肿瘤已严重破坏李女士的子宫和卵巢,术中也进行了切除。“为了避免复发,所以决定切除子宫和卵巢。在保留生命的前提下,其他的都是可以选择舍弃的。”经过这次手术,李女士依然笑对生活,她说出院后,自己还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调养身体,计划回老家陪伴孩子,也好让父母放心。 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

中科院:国产智飞疫苗对Delta有效

  【大公报讯】据第一财经报道: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17日发表的一项预印版论文显示,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发现,由中国重庆智飞生物开发的新冠疫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留其对抗新冠Delta变异株的中和作用,尽管其中和能力相对于新冠较旧变异株略有下降。

  高福团队的论文显示,针对模拟新冠Delta变异株的病毒颗粒进行测试,与模拟较旧变异株的病毒颗粒相比,接种了智飞三剂疫苗的受试者血清样本的中和效果降低了1.2倍,这意味着疫苗对抗变异株的效果仍然大部分保留。论文称:“我们评估了智飞ZF2001引发的抗体血清对新冠变异株的中和作用,包括四种受关注的变体(Alpha、Beta、Gamma和Delta)以及其他三个引起人们兴趣的变异株(Epsilon、Eta和Kappa),通过模拟病毒颗粒发现,抗体血清保留了针对这些变异株的大部分中和活性。”

  接种超过1亿剂 须打三针

  研究人员收集了28名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他们还强调,E484K/Q替代是减少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引起的血清中和的关键突变。此外,如果延长第二剂和第三剂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长,则可以增强疫苗对抗新冠变异株的中和效力以及活性。

  智飞疫苗是重庆智飞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研发的一种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它利用RBD的串联重复二聚体作为抗原。这种疫苗采用三剂接种方案,全球临床三期试验的疗效结果尚未公布,但已经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接种超过1亿剂。

今起“粤康码”通关须填接种情况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珠海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将于7月19日零时更新,增补是否患过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日期等内容。拱北海关18日表示,为节省旅客的通关时间,请务必在到达口岸前按提示要求完成海关健康申报填写,提前生成“健康码”(粤康码或澳康码)通关凭证并截图保存,通关时使用截图扫码快速通关。

  拱北海关表示,如果旅客已经接种了疫苗,填报之前查询本人的疫苗接种时间,在广东接种疫苗的旅客,可点击微信小程序“粤省事”,进入“粤康码”系统,在系统右下方找到“新冠疫苗”,记住疫苗接种日期。在澳门接种疫苗的旅客,可扫描“澳康码”二维码,进入“澳康码”系统,填报信息后,在二维码下方点击“按此查阅疫苗接种记录”,可以查看接种日期。

  和之前一样,使用微信扫描“粤康码”小程序码,或在微信搜索“粤省事”小程序,点击“通关凭证”进入,选择“广东─澳门”或“澳门─广东”填报健康申报信息。页面弹出了弹框,点击“去完善”,进入填报页面。拉到页面最下方,补充完善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情况。

新质战力/雷神无人战车 AI攻防大脑

  近期解放军陆军部队演练中,担任开路先锋的无人打击车大显身手。该款融火力压制和防护于一体的无人打击车,是由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可由坦克、装甲战车或山猫全地形车驾驶员在后方远程遥控,辅以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自主前进,引导步兵分队向敌方纵深突进,并与空中无人机蜂群相协同,在作战最前沿构建了一道无人攻防体系。\马浩亮(文)

  随?现代军事智能化、信息化趋势的推进,大量无人装备,如空中的无人机、海上的无人艇、水下的无人潜航器、陆地上的无人战车,正在改写作战模式,对战场态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近日,陆军边海防学院组织学员开展智能化实弹演练,无人打击车、无人机蜂群亮相演兵场。演练中,无人战车前方行进,并在阵地上充当火力压制点,引导和保护山猫突击车和步兵分队。

  由于发展神速,无人战车可以是纯自主跟进,也可以由后方遥控突击。跟随无人打击车向敌方纵深突进,无人打击车兼具火力压制和防护,可以引导步兵向纵深发展。在无人打击车前沿冲锋的同时,无人机组成蜂群,从不同方向对敌方目标实施空中打击。

  降低人员伤亡 提高作战效率

  演习使用的无人打击车外形像一辆四轮步战车。顶部安装有自动遥控武器站和光电探头,主要武器是一款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

  该款无人打击车车位安装有各种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人打击车采取人工智能与远程遥控技术相结合,由坦克、装甲战车或山猫全地形车驾驶员在后方远程遥控,辅助以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自主前进。无人装备的应用,能够大量降低人员伤亡,提高作战效率、安全防护和战场生存能力。

  在7月上旬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北方车辆集团公司,展示了“尖兵”无人战车。该车战斗全重为1.2吨,车长2.3米,车体宽1.5米,高1.4米。

  “尖兵”采用履带式底盘、桁架式车体、6对小型游离式负重轮,运行平稳,最大行驶时速为3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0度,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适应性。

  “尖兵”功能多元,装备察打一体化武装系统组合,可根据战场需要挂载不同设备,执行敌情侦察、火力突击、战场巡逻、警戒值守、搜索清剿、引导打击等多样化任务,并可在多种指挥控制模式之间切换。主要火力是1座具备12.7毫米机枪。

  当作为打击车辆执行作战、巡逻、侦察等任务时,主要使用人工遥控模式,由操作员使用控制平台远程操控,完成行进、搜索、瞄准、射击等。当作为后勤保障车辆为作战人员运输装备物资时,可采用人员引导模式,跟随步兵前进。同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自主避障。

  “尖兵”还具备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但目前型号,执行致命攻击的指令,必须由遥控操作人员发出。北方车辆集团表示,不会发展“自主杀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