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特朗普接受治疗的“抗体鸡尾酒疗法”是何原理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和夫人梅拉尼娅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当天晚些时候,白宫医生肖恩·康利说,特朗普接受了“抗体鸡尾酒疗法”。

  康利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特朗普被确诊感染新冠后,作为预防措施,特朗普接受了美国再生元制药公司的多克隆抗体治疗,单剂量8克。此外,他还服用锌、维生素D、法莫替丁、褪黑素及阿司匹林。

  这种抗体鸡尾酒疗法是什么原理?效果如何?

  据再生元制药公司官网介绍,这种名为REGN-COV2的疗法是由两种单克隆抗体REGN10933和REGN10987构成,旨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这两种抗体以非竞争方式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关键受体相结合,二者组合使用,可降低变异病毒躲避单抗体治疗的能力。

  9月29日,再生元制药公司公布了该疗法临床试验的早期结果。结果显示,这种疗法降低了病毒载量,缩短了新冠非住院患者症状缓解的所用时长。对于自身对新冠病毒未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的患者,该疗法的效果最为明显。

  再生元制药公司最初招募了275名新冠非住院患者参与试验。这些患者被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了单次8克剂量(高剂量)的抗体鸡尾酒疗法静脉注射、单次2.4克剂量(低剂量)的该疗法静脉注射,以及安慰剂。治疗前,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血清检测,以确定他们自身是否已产生抗体。

  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安慰剂的血清阴性患者症状减轻的中位时间为13天,接受高剂量疗法的患者为8天,接受低剂量疗法的患者为6天。两种剂量的抗体鸡尾酒疗法均耐受性较好。

  再生元制药公司表示,除了对新冠非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外,其科研人员正对住院患者使用抗体鸡尾酒疗法的效果进行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最亮时相当于50亿个太阳!NASA发布深空超新星影像

  中新网10月2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用缩时摄影技术呈现一个超新星从光芒万丈转趋黯淡,最终成为宇宙之中不起眼存在的过程。

  超新星SN 2018gv从光芒万丈转趋黯淡的影像。截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

  报道称,这一个超新星代号SN 2018gv,距离地球约7000万光年,位于船尾座的NGC 2525棒旋星系,由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板垣公一于2018年1月首度发现,哈伯望远镜同年2月开始观测。后来,天文学家将拍摄到的照片组合在一起,制成缩时视频。

  据报道,这颗超新星在爆炸时,其亮度最亮时相当于50亿个太阳。通过视频,可以看到SN 2018gv出现在银河边缘后,一开始的光芒极为明亮,远比附近的其他星星要耀眼,直到最后才从画面消失。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天文物理学家里斯说,“地球上所有的烟火表演,都无法和哈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超新星余晖相媲美。”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体验3D量体裁衣间:5秒钟完成”量体” 2小时取衣

  顾客在沧州市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进行3D扫描量体。

  本报记者 史自强摄

  位于河北沧州市的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距离主城区20多公里,不少市民驾车专程前往,只为抢鲜体验“新业务”——服装生态新城智能生产车间的人体3D扫描服装定制。5秒钟完成“量体”,最快2小时后,市民就可以拿到心仪款式的衣服。

  来自沧州市区的“90后”姑娘庞悦来到这里,想为自己做件衬衣和裤子。说起定制缘由,庞悦说:“好裁缝不好找。年轻人乐于网购衣服,但尺寸很难把握,‘买家秀’和‘卖家秀’有时相差过大。所以来到这里,想做套最符合自己身材的衣服。”

  在服装城工作人员引领下,庞悦来到有四根滑柱搭建起来的圆柱形空间,滑柱分布有8组摄像头和激光发射装置,摄像头可以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捕捉,再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综合,就组成了人体的3D数据清单。

  “请站好,双手伸开,与腰部间张开呈30度角。”工作人员用鼠标在计算机上点击“3D扫描”,测量开始。几组摄像头同时工作,红色的光线先以水平方向投射到体验者的头顶,再慢慢向下移动,最后停在脚部。此时,计算机屏幕上已经出现一个人体3D模型,身形与被测者庞悦完全一致。这就是“量体”的过程。

  在3D量体裁衣间,短短5秒,庞悦的前衣长、后衣长、领围、胸围、中腰围、膝围等36个数据被一一采集。随后,这些数据会立刻传送到制衣车间,通过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智能排料后,数控裁剪机就可以剪裁制衣了。

  “这些精准的身体数据可让衣服更加符合穿着者需求,更加舒适有型。和用尺子的传统测量方法相比,除身高、腰围等基本数据外,3D扫描可以显示更多的人体细节数据。比如,‘肩斜’数据在传统服饰定制过程中很难精确测量。”沧州明珠服装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衬衣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宁晓波说。

  “每个人的身材都是不一样的,有个性化特点。现在的服装都是标准化生产,挑选衣服很难保证处处合身。”宁晓波说,“利用3D扫描技术,360度立体采集数据,所得信息会更加全面,定制出的服装也更加合体,舒适度更高,版型更美。”

  定制西服套装的“70后”男士李成斌,是第二次到服装城定制衣服了。李成斌回忆:“上小学时,市场上成衣量少且贵,找裁缝量身做衣过程很复杂,一般要经历测量尺寸、缝制衣服、试穿、修改等过程,且不讲究面料、款式。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量体裁衣也变得时尚起来,现在的3D扫描服装定制,与过去的体验完全不同。”

  “3D扫描服装定制,改变了人寻找衣服的过程,让衣服适应人。互联网时代,定制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服装产业发展转型的方向之一。”宁晓波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高科技助力,良渚古城遗址推出“超时空体验”

  新华社杭州10月1日电(记者冯源)戴上虚拟现实(VR)头盔,游客就能和良渚先民们狩猎捕鱼;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游客就能与良渚祭司实时互动,参与祭祀的各个流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数智体验馆1日对外开放,它运用5G+VR、5G+AR等技术,为游客带来“超时空体验”。

  在数智体验馆,游客还可以观看3D宣传片《神王之国》,它介绍了良渚王城的整体格局,描绘了5000年前这个“神王之国”的面貌。而在50米长的数字长卷《人水家园》中,426个人物栩栩如生,展现了良渚古人的一天。长卷共分12个场景,展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

  记者从杭州市良渚遗址管委会了解到,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将举行以“良渚文化五千年,AR让文明重现”为主题的AR智慧导览体验活动。戴上AR导览眼镜,游客就可以在遗址上看到模拟复原的“远古建筑”。而在良渚博物院,游客如果戴上AR眼镜观看文物,眼前还可以浮现出文物上的符号或图腾,耳中可以听到实时解说。像博物院中有一件刻着“鸟立高台”符的玉璧,在AR眼镜的视野中,小鸟会从玉璧中飞腾而出,环绕四周。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没有自拍杆的“天问一号”如何首次深空“自拍”?

  10月1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

  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银色的着陆巡视器和金色的环绕器熠熠生辉,“天问一号”以此向祖国报告平安,表达生日祝福。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尺寸约为39厘米×26厘米,略小于一张A3纸,重量144克,图案采用特殊材料经特殊套印工艺喷涂。

  据悉,飞行图像由探测器携带的分离测量传感器拍摄。传感器安装于探测器外侧壁,在地面控制下与探测器本体分离,利用自身两侧安装的两个广角镜头,每秒拍摄一张图像,通过WiFi通信方式将图像传送给探测器,再由探测器转发回地面。

  这张自拍照是如何完成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介绍,为了拍好这张照片,火星环绕器团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关注1

  没有自拍杆,如何完成深空“自拍”?

  自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立项以来,如何做好火星探测器在轨工作状态的可视化监测就成了研制团队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获取“天问一号”在奔火过程中的全貌状态,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由多个“质量小、个头小、能耗小”的“小家伙”组成的监测系统。

  在地面自拍时,人们可以借助自拍杆等辅助工具,在选好角度、光影后进行拍摄,而“天问一号”的自拍却没有这么简单。

  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本身个头较大,如果采用自拍杆策略,“天问一号”需要使用一个长达15米的自拍杆才能实现全貌自拍,不仅资源消耗大,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为此,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提出“分离式监测方案”,即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抛”出一个轻型相机对“天问一号”进行拍照,并实时把图像传回“天问一号”探测器上。

  关注2

  奔火全貌谁拍的?一次性双摄WiFi相机

  为了成功实现分离式监测方案,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需要一个能“分得出去、拍得清楚、传得回来、坚持得住”的“小家伙”:采用轻小型低冲击解锁分离装置使相机“分得出去”;采用彩色成像,配置800× 600、1600×1200两档分辨率的相机让图像能“拍得清楚”;采用可实现400米无线通信的超强WiFi通信让数据能“传得回来”;采用可提供长于1小时供电的一次性电池让相机能够“坚持得住”,让地面能够一览“天问一号”奔火的全貌状态。

  考虑到相机在逐渐远离探测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翻转,研制团队将相机设计为正反双摄像头,保证相机在翻转过程也可以尽可能多地拍摄到探测器图像。经过四年的攻关研制,这个总重约950克的“小家伙”历经重重考验顺利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太空,并将重约680克的摄像头成功分离出去,收获了清晰的图像,圆满完成“天问一号”全貌可视化监测任务。

  关注3

  历经多重考核

  上太空,这面国旗不一般

  作为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的国旗是为了任务专门设计与研制的。此次任务使用的国旗尺寸约为39厘米×26厘米,稍小于一张A3纸,重量仅为144克。

  专家介绍,为了尽可能减轻重量、保证平整,国旗图案用特殊颜料经特殊套印工艺喷涂在一张铝板上。为了确保历经太空恶劣环境考验后仍然可以鲜艳完好,国旗在经历了辐照、高低温交变、低温存储等多重试验考核后,才最终安装在探测器侧面。

  关注4

  奔火2个多月了,

  “天问一号”到哪儿了?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期间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获取、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截至10月1日0时,探测器已飞行约1.88亿公里,距地球约241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目前,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已经圆满完成了包括太阳翼展开、定向天线展开、探测器自拍等在内的多项任务。在接下来的地火转移飞行中,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还将持续开展任务,定期对太阳翼、定向天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测,继续为“天问一号”的探火之旅保驾护航。

  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