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恶心但很科学 移植粪菌来治病这几年很热门
把一个人肠子里的粪菌,移植到另一个人肠子里去?这么恶心的事情谁想出来的!答案是:非常专业的医学科研人员。
并且他们不仅这样想,也早就这样做了:近年来,“粪菌移植”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医学界屡屡带来新发现——前不久,英国和意大利等相关研究中心的最新发现是:给老人做粪菌移植,或可恢复衰老造成的认知力下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则通过小范围实验初步推断:给剖腹产婴儿喂食母亲的粪菌,可使婴儿的免疫系统受益。
这两个与排泄物有关的“恶心”发现,分别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微生物学》和《细胞》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结合之前的各种相关研究,如今医学界已充分认识到: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力,远远地、深刻地超越了消化系统。
最新发现
有待逆转的“老—幼”移植
在《微生物学》上发表的论文显示:研究人员首先是为幼年小鼠做了粪菌移植,移植给它们的粪菌则来自成年老鼠。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戴维·沃祖克博士说:“研究表明,衰老过程可能与我们肠道菌群有关,而最近我们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双向交流(又称为‘肠脑轴’),在塑造行为和认知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在完成移植后,评估了幼年小鼠的焦虑程度、探索行为和记忆水平等指标。他们发现:幼鼠在焦虑、探索行为或运动能力等指标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当它们被放进迷宫里之后,则显示出了记忆受损和空间学习能力下降的征兆。
联想到老年痴呆症患者们最先表现出的症状就是记忆开始丧失和不认识路,这两样征兆自然很受关注。
不过,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将幼年小鼠的粪菌移植给成年老鼠,他们只是根据理论逆向推测,这篇论文主要表达的是:肠道微生物组中与年龄有关的转变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凸显了肠脑轴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
专家特别提醒:不要擅自模仿
通过剖腹产分娩的婴儿,通常患上哮喘和过敏的风险更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出生时未曾接触母亲产道内的微生物群,从而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
就在本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激进”的方法:将母亲的少量粪菌稀释后立即喂给新生儿。研究报告表示,此后新生儿患哮喘的风险与正常分娩的婴儿更为相似。
婴儿刚出生时,免疫系统尚不成熟,但是一旦开始在外界生活,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随着微生物的暴露而成熟。尽管每个人的微生物群都是个体化的,但是自然分娩出生的婴儿和剖腹产所生孩子的菌群在肠道内定植的总体模式是不同的。
这个实验筛选出7名计划进行剖腹产的母亲作为志愿者,在她们的婴儿出生后不久便接受了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婴儿长到三个月大时,他们体内的微生物群与自然分娩的婴儿相似,而与剖腹产婴儿以及母亲的微生物群不同。
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赫尔辛基大学人类微生物组研究计划专家魏莱姆·德沃斯特别强调:“这并不是为安全性研究而设计的实验,目前我们发现它是有效的,并支持从母体到婴儿的垂直传播。但是——请不要自己在家搞!必须对样品进行安全性和适用性测试。”
此前研究
肠道菌群移植对自闭症的改善
自闭症孩子们很难与他人正常交流,也很难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但这种病不像很多人想得那样:只发生在“脑子里”。这些孩子们经常也会有程度不同的胃肠道问题。
201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场微生物学会上报告了他们为期两年的试验结果:粪菌移植不仅可以帮助自闭症患儿摆脱胃部不适,也可以改善自闭症相关的行为。
科学家们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肠道细菌的类型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少。因此研究人员想知道,给自闭症孩子移植健康的肠道细菌是否可以能够改善他们的胃肠道问题呢?
首先,研究小组使用抗生素来杀死孩子肠道中的所有细菌。接下来,研究人员从具有健康肠道菌群的人的粪便中分离出细菌。然后给患者移植这些粪便细菌。
治疗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大多数孩子报告的胃肠道问题减少,腹泻、便秘、胃痛和消化不良问题明显较少。同时,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身上与自闭症相关的行为也有所改善,多动或刻板行为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研究人员认为,因为年轻的大脑更灵活,可塑性更强,所以在学龄前开始进行细菌移植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效果。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与自闭症密切相关。肠道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释放的神经毒素会通过肠道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各种行为表现异常。
粪菌移植带来的有益菌群可以有效地平衡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通透性,减少胃肠道和各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
特定肠道细菌有助癌症免疫疗法
从两岁半开始,一个人的肠道里就终生驻扎着好几百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大多是无害的,而且能够帮助身体干很多事情,包括:抵抗病原体,保卫你的身体健康;吸收食物残渣里的糖分和酒精,为身体提供能量;分解药物,释放活性成分;帮助胆汁酸代谢;制造营养物质、合成维生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由于基因、饮食、卫生、抗生素、分娩方式等各种原因,每个人的肠道菌种各不相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和许多疾病存在联系,包括:艰难梭菌感染、肠炎、糖尿病、自闭症、痴呆症、抑郁症、哮喘等等。
近年来,多项研究都表明肠道菌群与癌症相关。2019年9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近200名癌症患者中,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如果近期使用过抗生素,其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将显著下降。
据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抗生素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这反过来影响了免疫系统。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卡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则发现,某免疫疗法的功效可能取决于特定的肠道细菌。他们阐明了特定细菌是如何增强T细胞(人体内攻击并摧毁癌细胞的免疫细胞)的能力并发挥作用的。“然而,细菌是如何做到的始终未解。”
马拉松运动员肠道里的秘密
2019年,《自然·医学》网站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肠道中有一类特殊的细菌,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运动成绩。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5名参加马拉松赛的运动员,还有10名日常久坐的普通人作为对照。在运动员们进行马拉松比赛之前和之后的一周时间里,研究人员收集他们的粪便样本,并进行了细菌基因测序。
结果发现:在运动前和运动后,有一种细菌在马拉松运动员肠道菌群中差异最大:比赛之后,这种细菌在肠道里的数量明显增加了。那么,这个菌会不会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或运动后的恢复有关呢?
研究人员从一位运动员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一株这种细菌,接种到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加,它们在特制的跑步机(跑轮)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经过进一步机制分析后,他们发现这种细菌是利用乳酸作为唯一碳源的。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消耗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乳酸,由于长跑运动相对过度,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产生的乳酸不能迅速分解,从而导致大量在体内堆积,进而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
难道,这种菌可以分解运动后的乳酸,从而帮助运动员迅速恢复?研究人员随即做了一系列实验,答案果然是如此。
而且,不但肠道菌群能够影响运动能力,运动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肠道菌群:2018年,芬兰科学院的研究员就发现,耐力运动训练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经过六周的训练后,运动者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减少,促进新陈代谢相关的有益微生物增加。
此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两项研究发现,运动者与久坐者相比,前者的肠道菌群环境更有利于健康。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