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基础研究短板 揽全球专才落户

  图: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裏做实验。\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记者毛丽娟深圳报道:曾在香港、美国留学的深圳市矽赫科技CEO洪鹏达27日受访表示,深圳市党代会释放了深圳将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创业方面投入的信号,将吸引全球科技人员落地湾区。

  洪鹏达表示,报告中提及支持科研平台与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这一方面有助於将科研平台的建设贴近实际产业转化,助力大湾区的新兴产业升级。同时,能够将科研平台的建设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满足大湾区企业对科研平台的强烈需求。

  对於报告提及加大科学装置带动战略,洪鹏达认为对於弥补深圳在基础研究薄弱短板具有战略意义,将带动前沿科学和大型基础工程的深度研发;而深圳在未来5年即将投入5%的GDP,彰显了深圳坚持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对本地高等教育和企业科研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洪鹏达相信,未来建成的创新联合体必将普惠大湾区的绝大部分企业,从而提高创新联合体的使用率和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另外,还将让来自全球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在深圳有更加多的机会获得科研资金,在企业和高校可以从事其擅长的研发工作,开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深圳党代会报告涉港内容

  图:去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参观者在现场体验开户机器人。\资料图片

  •加快东部过境高速公路、深港西部快轨等重点项目规劃建设。

  •探索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扩大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範围。

  •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

  •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打造国际离岸创新中心。

  •高水平规劃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整理

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 广州落成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报道:“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总部在广州落成。记者27日从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获悉,该调解中心设立在率先开展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的广州开发区,共同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多元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首批调解员中,港澳调解员佔到五分之一。

广州市黄埔区司法局副局长陈哲表示,该调解中心在推进知识产权争议纠纷解决的多元化尝试方案提供了湾区专业智慧,能有效推动粤港澳三地机制、规则的衔接、互认与融合。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谢红介绍,调解中心将联合大湾区内的专业调解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合作机构共同创建“知识产权领域多元化调解合作平台”,融合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打造专业调解团队。同时,探索开展低於仲裁及诉讼成本的有偿调解服务。

穗最大疫苗接种点天河启用

【大公报讯】记者敖敏辉广州报道:广州最大疫苗接种点,天河区体育中心南广场临时接种点26日启用。接种点共有20个接种室,日接种能力达到6000剂次。包括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在内的在穗人员,均可预约或前往现场登记接种。

27日上午,广州下起了小雨,但难阻市民接种的热情,现场有多个等候入场的市民。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到现场接种有三个渠道。一是个人在“疫苗接种服务”APP上预约;二是团体接种,透过当地社区登记即可;三是现场预约。

此前,广州积压了不少第二针需求,此次有不少人特意赶来续打。广州市民黄先生说,“之前预约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这次很轻易就预约到了。和第一针一样,打第二针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市民梁小姐告诉记者,虽然国内疫情控制得好,但是国际上的疫情还没有明显好转,早打疫苗可以早放心。“接下来五一假期,我特意赶来接种。”

津港合作周丨林郑:津港搭建平台,助天津企业走出去

图:27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于天津举行的“津港合作周”上表示,津港“十四五”合作空间更广阔。\大公报摄

  为构建新时代天津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共谱津港合作新篇章,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港澳工作办公室联合大公报共同主办的“天下之津─2021津港合作周”27日在天津开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表示,津港经贸合作关系密切,香港是天津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同时也是天津企业走出去的最佳平台,“十四五”期间津港将深化合作,开拓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此次活动为期三天,活动包括开幕式暨津港合作高峰论坛、津港青年联谊会、中国共产党与香港闭门座谈会等,闭幕式上还将对活动周成果进行发布。此外,香港企业家代表团还将走访天津区县、走进天津企业。

  津外商投资额 香港贡献九成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表示,津港经贸合作关係密切,香港是天津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同时也是天津企业走出去的最佳平台,“十四五”期间两地将深化合作,开拓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2020年天津市签订外资合同总值约360多亿美元,当中接近9成来自香港。同时天津市累计赴港投资企业总数365家,在香港的投资总额超过80多亿美元。

  林郑月娥介绍,特区政府在2017年就设立了驻天津联络处,促成津港之间的经贸合作及青年的交流活动。近年来天津与香港在科技及工程等领域也携手展开深度合作。

  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两年香港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19年下半年,香港社会受修例风波所引起的暴力冲击、动荡不安;其后新冠疫情肆虐,造成经济的困境,特区政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砥砺前行。从去年6月制定香港国安法,到今年3月通过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都体现中央对特区的全面管治权,以及中央对特区的关心和支持。

  林郑月娥指出,中央的重要举措为香港建立可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宪制秩序,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制度体系,让“一国两制”回到正确的轨道,让香港可以长治久安。同时全国人大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香港的内容,再次表明国家在多个范畴支持香港的未来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四个传统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地位,同时也支持香港在四个新的领域(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在这八个范畴的机遇无限,让香港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

  展望未来,林郑月娥表示,天津与香港在“十四五”期间有不少彼此共同发展、互相学习的地方。她相信津港能够深化以往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市长:八方面促进津港合作

  出席津港合作周开幕式的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表示,“天下之津──2021津港合作周”对于津港携手融入新格局,合作推动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津港合作,廖国勋表示,可以在八个点上下功夫找到更多合作机会:第一,唱好京津双城记,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第二,强化海港空港双枢纽,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第三,构建消费双贸双中心,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第四,打造京城滨市双城格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配套水平和功能品质;第五,协同打造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落地建设一批重大的创新平台;第六,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坚持製造业立市,建设製造强市;第七,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第八,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港商天津发展大机遇

  自贸区拓市场

  •2015年4月,天津自贸区挂牌成立,天津对外贸易的对象主要为日本、韩国等。港商可依讬自贸区作为切入点,将更多香港产品以及海外的优质产品引入当地和周边的市场,未来更可伺机以此为“跳板”,利用中韩自贸协定的优惠,顺道进军韩国市场。

  探索金融创新

  •取消在津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在提交开业申请时一併申请人民币业务。支持在津设立外资保险公司,探索降低外资保险公司设立的限制条件。

  开放服务领域

  •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再製造业务;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津设立盈利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专业护理服务机构。

  资料来源: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关於天津市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界热议津港合作

  南北呼应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 陈振彬

  湾区与京津冀环渤海湾构成南北呼应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次合作周活动,对香港的意义重大,香港更能发挥所长,为津港两地做出贡献。

  互联互通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万菱实业集团总经理、九龙社团联会会长 王惠贞

  香港与天津,作为一南一北两大门户,构建互联互通的全面交流合作关係,必定开闢一条共生共荣、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协同发展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田飞龙

  新时代内地城市和港澳之间的学习和互动,早已超越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模仿阶段,而进入国家战略为本位的协同发展阶段。

  大公报记者张聪整理

优势互补/南北物流枢纽 发展“一带一路”

  4月27日,在“天下之津─2021津港合作周”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蔡冠深表示,津港作为一北一南两个国际物流枢纽,地缘优势互补性强,两地联动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发展。

  在蔡冠深看来,天津作为中国北方以至整个东北亚经济区域发展的重镇以及毗邻雄安新区的最大出海口与製造业、科研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商机无可限量。

  蔡冠深表示,香港可以借助天津强大的航天航空、製藥、电子、创新农业、高教以及科研力量,一起走向世界;同时在法律、信息、会计、金融、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市场推广等高端服务业方面,服务天津,携手拓展,互利共赢。

  蔡冠深介绍,新华集团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经投资天津,最近与天津的西青区以及静海区政府还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就“津港合作示範区”、“西青运河国际艺术村”和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範区三大项目进行合作。

资源共享/对接香港总部 提升服务等级

  27日,香港贸发局华北东北区代表陈嘉贤在津港合作高峰论坛主题发言中表示天津与香港可以在贸易、产品以及服务业投资等方面推进便利化,在企业国际化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他认为未来津港两地发展可以集中在三个方向:第一,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助天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帮助天津企业做大做强。第二,通过香港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和网络,共同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合作渠道,服务天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扩大合作的场景,携手开拓“一带一路”以及海外的市场。第三,从香港引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促进天津市场发展与提升。

  中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图)表示,香港和天津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第一,对接香港的工业设计资源,增强天津全国先进製造研发基地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对接香港的总部资源,提升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级。第三,对接香港的科研资源,作为天津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第四,对接香港的金融资源,促进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範区建设。

牵线搭桥/组建紫荆学院 助力引才引智

  27日,在“天下之津─2021津港合作周”开幕式上,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勇(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志勇表示,作为天津国企和驻港联繫公司代表,泰达控股既是津港合作交流的参与者、贡献者,同时也是津港合作交流的受惠者。

  去年10月,天津唯一跨境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津联控股及其下属香港津联集团实质性併入泰达控股,新泰达资产规模达到4600亿元人民币,实控土地4.7万亩,集聚天津国资系统高端製造业资源、三分之二的金融资源,拥有金融全牌照和境内外21家参控股上市公司,其中天津发展、滨海投资、泰达物流等在香港上市。

  王志勇介绍,香港津联集团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驻港中资企业联繫公司,近年实现境外融资246亿港元和48亿人民币。

  王志勇在致辞时表示,组建香港紫荆学院,助力内地引才引智,协助天津在香港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活动,联合各方在津港两地开展考察投资、项目推介、人才培训、展会活动等,为津港两地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