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在弦待发 三名航天员即将征天并在空间站停留90天

  时隔五年后,3名中国航天员即将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再次出征太空,开启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太空漫游成为重头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正式发布本次飞行任务标识。神舟十二号任务预计将创下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纪录,长达90天。此前,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神十二任务中航天员将有一系列的舱外活动,例如舱外设备维修,更换等。

  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并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内地媒体报道,15日的戈壁深处,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内,环抱着神舟十二号船箭组合体的发射塔架巍峨耸立。依照计划,神舟十二号的发射已进入倒数阶段。

  据报道,相比此前中国的载人航天任务相比,神舟十二号有着很大不同。首先,是中国已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发射了天和空间站核心舱以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的神舟十二号也将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与空间站核心舱进行对接,任务密度高、技术新、难度大。另外,中国在2008年的神舟七号任务首次实现“太空行走”之后,再也没有进行过这项技术的试验。此前,杨利伟曾表示,神十二任务中航天员将有一系列的舱外活动,例如舱外设备维修,更换等。此次发布的神十二任务标识中,也显示出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图像。

  国产神舟飞船 世界顶尖水平

  此外,神舟十二号任务预计将创下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纪录,长达90天。在此之前中国航天员最长在轨驻留时间就是神舟十一号的2名航天员在轨飞行30天,这意味着神十二航天员的在轨时长是以前的三倍。这对于航天员的技术难度、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是很大考验。

  在神舟飞船的技术方面,航天专家庞志浩表示,为适应不同阶段的任务变化,中国神舟飞船先后有三种技术状态。一是初期试验技术状态,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采用这种技术状态,特点是轨道舱上也装有一对太阳电池翼,返回舱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可留轨利用半年。二是出舱活动试验技术状态,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采用这种技术状态,特点是取消了轨道舱的太阳电池翼,不留轨利用,并且具有气闸舱的功能,增加了扶手,用于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三是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轨道舱不留轨利用,前端增装了交会对接装置,神舟八号以后的载人飞船都采用这种技术状态,用于提供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庞志浩表示,中国神舟载人飞船有不少特点。例如,起点较高,直接采用3舱式构型;可一船多用,有的飞船轨道舱可留轨利用半年,相当于免费发射了1颗卫星;智能化程度高,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太阳电池翼能自动对准太阳;防热技术和降落伞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等等。

  神舟十二号Q&A

  航天员有什么任务?

  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神舟十二号有没有女航天员呢?

  神十二没有,但是以后的任务都会有,基本上前期的这些航天员都会参与飞行。

  3名航天员设置?

  构成情况基本上按照以前我们的设置,它设置了比如像指令长、工程师,根据分工的不同去进行训练,这三个航天员都要具备出舱能力,所以一般地组织两个人出舱,第三个人也要具备出舱能力,一旦需要的时候,能够去进行替换我们任务当中要求的一个配置方式。

  人机合作无间 在轨建设提速

  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在即,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此前介绍,飞行乘组主要是针对这次具体任务所需要做的工作,主要的组装装配,航天员针对出舱进行了训练,包括对舱外的装备进行组装可调试。现在就是针对任务进行强化的一个训练。

  据杨利伟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未来,航天员出舱将成为常态,出舱活动的时间会大幅增加。这对航天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杨利伟称:“除了掌握专业的以外,对身体的整个训练,现在加大了很多内容,比如说长时间高负荷,包括航天员将来出舱,比如说四肢的力量,包括耐力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在水下进行出舱训练,时间长的时候一次要六七个小时。”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设计有用于转位的机械臂和功能更强大的七字维度机械臂,还有可以对载荷进行精细操作的机械臂。人机配合,让空间站在轨建造维修成为可能。

  此外,舱外航天服已完成技术改进,能够确保航天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空间站复杂操作和相关载荷试验。杨利伟表示,从适体性和可操作性上来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除此之外,就航天服的功能上,包括我们的背包,也有很多改进。

神舟十二号Q&A

  航天员有什么任务?

  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神舟十二号有没有女航天员呢?

  神十二没有,但是以后的任务都会有,基本上前期的这些航天员都会参与飞行。

  3名航天员设置?

  构成情况基本上按照以前我们的设置,它设置了比如像指令长、工程师,根据分工的不同去进行训练,这三个航天员都要具备出舱能力,所以一般地组织两个人出舱,第三个人也要具备出舱能力,一旦需要的时候,能够去进行替换我们任务当中要求的一个配置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接受央视新闻采访资料

人机合作无间 在轨建设提速

  【大公报讯】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在即,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此前介绍,飞行乘组主要是针对这次具体任务所需要做的工作,主要的组装装配,航天员针对出舱进行了训练,包括对舱外的装备进行组装可调试。现在就是针对任务进行强化的一个训练。

  据杨利伟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未来,航天员出舱将成为常态,出舱活动的时间会大幅增加。这对航天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杨利伟称:“除了掌握专业的以外,对身体的整个训练,现在加大了很多内容,比如说长时间高负荷,包括航天员将来出舱,比如说四肢的力量,包括耐力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在水下进行出舱训练,时间长的时候一次要六七个小时。”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设计有用于转位的机械臂和功能更强大的七字维度机械臂,还有可以对载荷进行精细操作的机械臂。人机配合,让空间站在轨建造维修成为可能。

  此外,舱外航天服已完成技术改进,能够确保航天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空间站复杂操作和相关载荷试验。杨利伟表示,从适体性和可操作性上来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除此之外,就航天服的功能上,包括我们的背包,也有很多改进。

沪迪园5周年 全新舞台剧首演

  图:上海迪士尼乐园迎来5周岁生日,全新现场舞台剧将进行首演。\大公报记者倪梦璟摄

  【大公报讯】记者倪梦璟上海报道:上海迪士尼乐园16日迎来5周岁生日,未来,该乐园将开启全新奇妙之旅。记者了解到,名为“米奇妙游童话书”的全新现场舞台剧于16日正式登场,该舞台表演人数之多,位于目前乐园内所有室内娱乐演出之首,同时,该剧集结了13个迪士尼故事,共将有23位迪士尼人气角色将纷纷亮相。

  据介绍,《奇幻森林》、《花木兰》等广为流传的迪士尼故事和角色,都将现身舞台,舞台还将采用全新的虚实技术,展现不一样的迪士尼天地。而今年夏天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还将推出“超级品牌月”活动,并将在5岁生日庆典期间,推出更多主题季节性庆典。

  另据透露,今年下半年,沪迪园还将迎来达菲的另一位挚友,届时,这位新朋友的全球首次亮相将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董事长兼董事会主席罗伯特.艾格(Bob Iger)表示:“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五年来,度假区在中国游客的支持与厚爱下迅速成为了全球备受欢迎的度假目的地之一。我们非常自豪来自中美两地的众多参与者多年来携手并肩,共同打造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神奇之地。”

特区政府:台山核电站确定无洩漏

  据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5日表示,高度重视广东台山核电站运作事宜,目前情况一切正常,香港环境的辐射水平合乎标准。

  当日上午,林郑月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设有监察制度,由香港天文台、特区政府水务署等部门持续监察境内核辐射水平。特区政府14日晚已回应指情况一切正常,会主动联络广东省有关部门,并向大众公布最新发展。

  国家核安全局:电站状态安全

  保安局发言人当日傍晚公布,14及15日均有就事件联络相关内地部委,从国家核安全局得知,台山核电站目前处于安全状态,确定没有向环境产生任何放射性洩漏,对环境没有影响。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亦表示,根据目前的连续监测环境资料,台山核电站及周边环境指标正常。

  粤港已订立相关通报机制

  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核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有紧密的合作和沟通,并已订立相关通报机制。2021年至今,保安局就台山核电站一共接获两则通报,分别是有关在2月21日和4月5日发生的运行事件。两宗事件均属于0级偏差,对机组安全运行、员工健康、周边公众和环境并没有影响。

  特区政府重视核电安全,已建立常设的监测係统,包括天文台的辐射监测网络、水务署的水质污染监测係统,以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的食物监测措施等,以监测环境、水和食物的辐射水平,保障市民健康。

  天文台的辐射监测网络由12个监测站组成,不停监测香港的环境辐射水平,亦利用不同的仪器作其他方面的环境辐射监测工作,以判别是否有异常的辐射水平。根据天文台的辐射监测结果,香港的环境辐射水平在过去一年一直维持正常。

外交部斥美媒造谣:监管接轨国际 台山核电站正常运作

  图:台山核电站的有关状况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周边辐射环境水准未见异常,安全有保障。\网络图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早前报道造谣位于广东的台山核电站“核辐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会上表示,台山核电站的有关状况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周边辐射环境水准未见异常,安全有保障。赵立坚强调,目前中国的核电站保持良好的运行记录,未发生影响环境和公众健康事件。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建立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核安全监管体系。

  综合点新闻、观察者网报道:赵立坚于例会上指出,国家核安全局与相关核能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公约等多边机制下开展沟通交流。据向主管部门了解,目前台山核电站的有关状况满足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核电站周边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安全是有保障的。

  煽风点火 独家消息源头匿名

  广东台山核电站是中国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EDF)的合资项目。6月13日,CNN在节目中造谣称,美国政府上周在评估一份报告,有关中国台山核电站的“洩露事件”。此前,法国电力集团旗下参与台山电站运营的法马通公司联系上美国政府,“警告”中国即将发生一场“迫在眉睫的核辐射威胁”。更加离谱的是,在CNN报道中,中国核安全有关部门被塑造成像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那样,刻意隐瞒事实,不断修改政府标准。

  在CNN相关的独家报道内,所有的源头都是没有姓名的美方官员和政府文件。CNN宣称,中国安全部门“为了不让核电站停机”,放宽辐射监测的标准。至于为何中国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报道没有解释。

  CNN报道也称,拜登政府认定,台山并没有达到“危机的级别”。但是报道渲染称“一家外国公司,单方面地联系上美国政府寻求帮助,此举不寻常。”

  报道宣称,“如果洩露继续下去,甚至恶化,将置美国于复杂的境地。”

  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周已经针对中国这一事件,召开几场会议。拜登政府不仅咨询美国能源局的专家,还联系法国政府。虽然中国国家核安全局4月已经认定,这是一起0级运行事件,但是CNN完全是照着福岛核事故那种等级的潜在风险在写。

  报道中依然能发现一些真相的影子。例如文中写道“法马通联系美国政府,希望获取分享美国技术协助的豁免,以解决中国核电站的事件。”但为什么要豁免?什么事件?报道都只字未提。

  断章取义 制造法向美求助假象

  而在6月13日CNN的报道中,竟称由于“中方不承认洩漏”,负责联合运营的法国EDF子公司迫于无奈,只能联系美国“求救”,为美国塑造主持公道的形象。

  有能源专家一语道破真相:中广核于2019年8月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法马通公司联系美方,是为了寻求技术共享的豁免。记者注意到,CNN在报道中对中广核被美制裁一事只字未提。不仅如此,CNN甚至连中广核的名字都没有提。

  中国能源领域和能源监管方面的研究员大卫.费什曼(David Fishman,中文名:余德伟)14日看到CNN的片面报道,发表一长串推特澄清真相。他推文写道,“台山核电站归中广核(部分)所有,而后者在美国‘实体清单’上。因此,美方技术或数据是禁止转移给中广核的。而法马通申请的正是相关的豁免,理由是‘运营安全’。”

中广核:台山核电站及周边环境指标正常

  近期,中国广东台山核电站的一起0级运行事件,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照着3.11福岛核事故那样等级的潜在事故来描述。中广核回应大公报记者表示,目前连续监测环境数据显示台山核电站及周边环境指标正常。

  广东台山核电站是中国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的合资项目。官方资料显示,台山核电站建设两台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1号机组2018年12月13日商运,2号机组2019年9月7日商运。

  中广核回应两台机组的最新状态时称,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已进入第二个燃料循环,目前处于满功率运行状态;台山核电站2号机组已按计划完成大修,并于今年6月10日并网成功,本次大修是台山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运后的首次大修,大修安全、质量、工期等指标均完成既定目标。

  法马通:安全参数范围内运行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日本国内核辐射监测点没有发现异常,但希望中国方面就“辐射洩漏报告的事实向国际社会作出透明,及时的解释”。此前一天,合作运营台山核电站的法马通及其母公司法国电力集团紧急发表声明称,已经与中方人员取得联系,核电站目前正在安全参数范围内运行。

Q&A/CNN造谣“核辐射威胁”居心叵测

  Q:台山核电站法国合作方真的联系美国“求救”吗?

  A:CNN于13日的报道中妄称,由于“中方不承认洩漏”,负责联合运营的法国电力公司子公司迫于无奈,只能联系美国“求救”。实际上,由于台山核电站资方之一的中国广核集团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法方联系美方,是为了寻求技术共享的豁免。CNN在报道中对此只字未提。

  Q:CNN报道的消息源在哪儿?

  A:CNN相关的“独家报道”中,所有的源头都是没有姓名的美方官员,以及来历不明的政府文件。CNN妄称,中国安全部门“为了不让核电站停机”,放宽了辐射监测的标准。至于为何中国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报道没有解释。

  Q:台山核电站真的有福岛核事故等级的潜在风险吗?

  A:CNN报道称,拜登政府认定了,台山并没有达到“危机的级别”,中国国家核安全局4月亦已经认定这是一起0级运行事件(无安全顾虑,福岛属最高的特大7级)。整个事件过程中,机组状态稳定,无其他异常,属不具有安全意义的微小事件称为“偏差”。此外,4月5日及之后,香港各地环境伽马辐射水平未见异常。

  资料来源:观察者网

话你知/台山核电站 应用法国EPR三代技术

  台山核电工程是中法能源领域在华最大的合作项目,由中国广核集团、法国电力集团和广东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法国电力集团及其子公司法马通为项目提供EPR(欧洲压水堆)三代技术。三代技术区别于二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安全,可以充分防范核安全事故的发生。

  台山核电1号机组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8年12月13日投入商运,是全球首座投入商运的EPR三代核电机组。2号机组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9年4月12日开始装料,6月23日成功并网发电,9月7日成功具备商运条件。\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