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想远大是民族前进动力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晓明日前撰文详解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增强“三气”。

  徐晓明在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增强志气。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树立远大理想,就是要志存高远,有大格局大视野。“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敢闯敢试、力争上游,增强骨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新矛盾新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这就需要青年发挥新锐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论何时何地,中国青年都要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

  练就过硬本领 不断成长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砥砺奋斗,增强底气。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建设国家,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大局,青年更要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成长。一百年前的新青年,以笔为剑,挥斥方遒。一百年后的今天,新时代青年要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更要有过人的本领,将其作为前进的底气。

港青:冀香港重视党史教育

  图:7月1日,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应邀在培侨中学举行升旗礼。图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挥舞国旗和区旗。/中通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七一”讲话在香港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更激发了在内地港青的爱国情怀。在京港青们皆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并呼吁在香港开展更多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活动,让更多香港青年认识、了解国家执政党的伟大与荣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认同感,促进青年人的人心回归。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生苏畅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礼,他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听到的总书记讲话依然迴荡在耳边,激励着自己。“现场气氛极为震撼,作为一名港青,我将响应总书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号召,继续努力奋进,砥砺前行,报效国家。”苏畅说,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在场港青的家国情怀。

  作为全国青联港区特邀委员,苏畅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井冈山)培训班,参加了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讲座,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感知“黄洋界上炮声隆”、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在老乡家亲手烹製“红军餐”,在“乔林建党”现场悟初心、追寻“八角楼的灯光”、参观大井领袖旧居。苏畅说,这次培训班增加了自己党史知识的积澱,更加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苏畅说,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都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希望党史教育可以在香港得到重视和推广。“目前,香港和内地在青年交流方面,还是以考察团、交流团和实习计划为主。虽然有助于香港青年了解国家发展现状,但是,如果不了解咱们国家执政党的历史,就算如何了解国家的现状,还是会存在不接地气、脱离实际的情况。”

  这位政治学博士指出,教育既是导致香港出现乱象的问题所在,也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所在。希望将来可以让更多香港同胞,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和历史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对于祖国的国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国产AI“小初”亮相!智力媲美人类可自动学习

图: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超过300家企业的众多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新华社

  从检索图像、描述视频,到吟诗作赋、续写文章,再到识别语音、双语翻译,虚拟人“小初”日前亮相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赋诗赞美天宫,解说火箭视频,意会太空遨游,展示了图、文、音三种模态的智能转换和生成。这得益于一个名为“紫东太初”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基于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仅采用一个大模型,有效地提升机器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让AI接近人类智力。

  “小初,请以天宫为主题作首诗吧?”“天宫生殿开成,万花垂露照初。稠云不掩国志,飞天当触明霞。”“你能看懂这个视频吗?”“视频中,火箭正在发射。”“小初,图片中航天员正在干什么?”

  “航天员正穿着航天服站在机械臂上遨游太空。”……7月9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发布了自动化所研发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紫东太初”。

  图文音全场景应用 自动学习

  “紫东太初”平台是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基于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可支撑全场景AI应用。“所谓跨模态是指它可以理解语音、文字和图片等多种模态信息;所谓全栈国产化是指这个平台的底层算力、模型、框架等都是自主研发的。”徐波解释道。

  多种模态预训练模型被广泛认为是从限定领域的弱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路径的探索。依托面向超大规模的高效分布式训练框架,自动化所构建了具有业界领先性能的中文预训练模型、语音预训练模型、视觉预训练模型,并开拓性地通过跨模态语义关联实现了视觉、文本、语音三种模态统一表示,构建了三模态预训练大模型,赋予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多种核心能力。

  徐波介绍,“紫东太初”兼具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与单模态和图片、文字两种模态相比,“紫东太初”采用一个大模型就可以灵活支撑图片、文字以及语音的全场景AI应用,具有了在无监督情况下多任务联合学习、并快速迁移到不同领域数据的强大能力。

  “引入语音模态后的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可实现共性图片、语音和文字的空间表征和利用,并突破性地直接实现三模态的统一表示。”徐波说,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该平台首次让“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成为现实,对更广泛、更多样的下游任务提供模型基础支撑,让AI能够在视频配音、语音播报、标题摘要、海报创作等更多场景实现应用。

  改变单一范式 探AI研发新路径

  “‘紫东太初’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包括三大关键技术和六大核心能力。”徐波说,三大关键技术分别是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多任务统一建模、面向国产化软硬件的高效训练与部署、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架构设计与优化。六大核心能力则体现为多模态统一表示与语义关联、跨模态内容转化与生成、预训练模型网络架构设计、标注受限自监督模型学习、模型适配与分布式训练、模型轻量化与推理加速。徐波表示,“大数据+大模型+多模态”将改变当前单一模型对应单一任务的人工智能研发范式,多模态大模型将成为不同领域的共性平台技术,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路径的探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时速350公里 福厦跨海高铁隧道贯通

  图:7月12日,福厦高铁新大顶山隧道顺利贯通。\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历经27个月的奋战,7月12日10时,福(州)厦(门)高铁新大顶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福厦高铁正线隧道全部贯通,为全线开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福厦高铁是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其中新大顶山隧道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与长乐区营前镇境内。隧道全长4054米,最大埋深187.5米,为设计行车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铁隧道。施工方介绍,新大顶山隧道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多个断层及节理密集带,且施工进场条件差,给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建设与施工单位运用了围岩监控量测、沉降观测、超前地质预报等近20项信息化手段,并结合光面爆破技术,大幅降低了对围岩和断层的扰动,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福厦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福州,途经莆田、泉州,南至厦门和漳州,全长277.42公里,计划2023年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对于促进东南沿海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地多地暴雨 黄河加强防洪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环球网、新浪网报道:内地多地近日遭遇大到暴雨的强降雨天气,尤其是北京11日迎来今年最强暴雨,预计降雨过程将持续超过30小时。水利部也警告称,黄河、海河流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各地正全力防范应对。

  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形容称,当晚门头沟等地的暴雨大到影响行车视线,“这已经不是瓢泼大雨,应该是盆泼大雨”。从1981年至202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这次北京的单日降水量可能达到暴雨(60-100毫米)甚至大暴雨量级,因此与历史同期相比,此次降雨的强度具有一定极端性。受暴雨影响,北京市教委11日宣布,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12日停止返校。

  应急管理部11日透露,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三天华北、黄淮北部和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河北北部和中南部沿山一带,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太行山东麓局地特大暴雨。山东莘县遭遇极端天气突袭,现场视频显示当地出现龙卷风。汽车像积木一样被掀翻,建筑物门窗尽毁。当地市民赵先生表示,龙卷风过境1分钟后,自己所在的小区内有人家的窗户掉在地上、有人家的空调外机掉落、后院的树木被刮歪现场一片狼借。

地下道路开通 龙华半小时达前海

  【大公报讯】记者李望贤深圳报道:深圳前海的建设不断推进,交通逐步改善。日前,前海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滨海大道地下道路一期工程(下称“前海地下道路”)正式开通,标志着“前海─南山─龙华─龙岗”快速畅行新通道形成,在路况顺畅的情况下,驱车从龙华到前海,车程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5分钟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港人乘广深港高铁到深圳北站后,半个小时即可达前海。

  据悉,前海地下道路交通系统是前海内部交通主动脉,由桂湾一路、临海大道、滨海大道的地下道路及桂湾、前湾片区的地下车行联络道构成,规划总长约9.81公里,形成相互连通、逐级分流,独立、完整的地下交通系统,是内地目前建设标准较高的地下道路工程,也是罕见的多点进出城市地下交通工程。

  地下道路北边连通南坪快速二期、东边连通滨海大道快速路、南接广深沿江高速,工程总投资约36亿元人民币,土建工程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段建设。

云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

  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7月12日0时至24时,云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截至7月12日24时,云南省现有确诊病例155例(本土60例,境外输入95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本土1例,境外输入20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新增确诊病例信息:

  确诊病例1:男,18岁,缅甸籍。

  于7月12日在瑞丽市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2:男,40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3:男,44岁,中国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4:女,21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5:男,32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6:男,35岁,中国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7:女,34岁,中国籍,轻型。

  上述6例病例近期居住在缅甸。6月5日-7月11日期间自陆路口岸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月1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2例、轻型4例;缅甸输入)。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信息:

  无症状感染者1:男,29岁,中国籍。

  近期居住在柬埔寨。7月11日从自陆路口岸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月1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柬埔寨输入)。

中方:今年以来美方对华海空抵近侦察近2000次

  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出台五周年发表声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六点予以驳斥。他透露,今年以来美方对华海空抵近侦察近2000次,针对中国的大规模海上军演超过20次。

  据报道,北京时间7月12日,布林肯就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出台五周年发表声明。针对其言论,赵立坚表示,美方声明罔顾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客观事实,违反和歪曲国际法,违背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公开承诺,蓄意挑动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挑拨地区国家间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是极不负责任的。中方对美方错误行径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赵立坚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并为中国历代政府所坚持。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没有任何国家对中方的上述立场提出异议。美方所谓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缺乏国际法基础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

  第二,南海仲裁案违背“国家同意”原则,仲裁庭越权审理、枉法裁判,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存在严重谬误,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法,所作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案,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丝毫不受该裁决影响,中国也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或行动。“明眼人看得非常清楚,南海仲裁案就是一场政治闹剧,美方作为闹剧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操手,企图以此抹黑打压中国。此次美方借非法裁决出台五周年再次炒作南海问题,其政治图谋昭然若揭。”赵立坚说。

  第三,中方一贯坚持通过友好谈判协商解决处理南海问题,始终平等对待南海周边国家,在维护南海主权和权益方面保持着最大克制。与此相反,美国动辄派大规模先进舰机到南海搞军事侦察、演习,非法闯入中国领海领空及岛礁邻近海空域。

  “今年以来,美方对华海空抵近侦察近2000次,针对中国的大规模海上军演超过20次。美方还滥用带有冷战色彩的双边军事协议对中方威胁使用武力,暴露出赤裸裸的强权逻辑和霸权行径。究竟是谁在南海搞‘胁迫和恐吓’,又是谁在威胁‘航行自由与安全’,真相不言自明。”赵立坚说。

  第四,中方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始缔约国,始终坚持正确理解、认真执行《公约》,以实际行动捍卫《公约》的权威性和完整性。美方动辄以国际法卫道士自居,言必称《公约》,频频拿《公约》说事,请美国先加入《公约》再说。美方口口声声坚持“基于规则的秩序”,却拒不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咨询意见以及联大决议,对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这种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和双重标准的做派在世人面前早已暴露无遗。

  第五,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也是中国海上贸易的生命线,全球约30%的货物贸易经过南海,每年约有10万艘商船航经南海。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国家共同努力下,一段时间以来南海一直保持着畅通安全,没有听说有任何船只在南海航行受阻、安全受到威胁。美方所谓南海航行自由受到威胁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第六,南海是地区国家共同的家园,不应成为美国谋求地缘政治私利的狩猎场。中国与南海当事国通过对话磋商有效管控矛盾分歧,不断推进务实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进展。

  赵立坚强调,美国等域外国家应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中方敦促美国停止滥用国际法,停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停止在南海挑衅滋事,遵守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尊重中方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方将继续坚定依法维护自己的主权、权益和安全,坚定维护与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中方批加拿大:孟晚舟事件是典型的“任意拘押”案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加拿大将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中国公民拘押至今,这恰恰是“以胁迫外国为目标的任意拘押行为”。

  有记者提问,近日,加拿大、澳大利亚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名为“加强国际合作,反对在国家关系中使用任意拘押”视频会议,称以胁迫外国为目标的任意拘押行为不可接受。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就此表示,谈到“任意拘押”,孟晚舟事件就是一起典型案例。加方将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中国公民拘押至今,公然充当美国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和华为公司的帮凶,这恰恰是“以胁迫外国为目标的任意拘押行为”。

  “孟晚舟近日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汇丰银行内部文件再次充分证明,美方对孟所谓‘欺诈’指控纯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这进一步暴露了孟晚舟事件的政治迫害本质。”赵立坚说。

  他表示,加方现在应该做的,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认清自身错误,立即停止任意拘押中国公民,让孟晚舟早日平安回到中国。

  原标题:

  中方:加方拘押孟晚舟是“以胁迫外国为目标的任意拘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