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年约四五十岁高1.85米

  龙人头骨化石保存的十分完整,它的眉脊厚而长,颅骨穹隆低矮,没有明显的球形隆起,枕部项平面明显朝向腹面,同时它的颧骨较矮而平,具有浅的犬齿窝,吻部相对后缩。季强请了相关部门专家还原了这块人头化石“龙人”的模样,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他是一位身高约1.85米的男性,年龄在40-50岁之间。

  适应恶劣环境 分散亚洲各地

  在古人类里,平均年龄二三十岁,他属于高寿且强壮,年轻时是典型的彪形大汉。季强说,“‘龙人’有这个年龄不得了,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岁的老人。他很高、很壮、很凶,有些符合北方人的特点。”

  松花江流域是一个富饶之地,一般来说,古人类生活,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这个地方要资源丰富。季强说,这颗龙人头骨的搬运距离一定很短,从山上到水下这个距离不会太长,如果长时间搬运,肯定会碎掉。一定是到了个水流慢的地方停了下来,江里的沉积物将其掩埋,长时间就埋在了水底,与发现的老乡讲的将其埋在井里的环境是一致的。

  考虑到这块头骨主人的体形很大,再加上其被发现的地点,季强、倪喜军认为“龙人”可能已经适应了恶劣的环境,这使他们能够分散在亚洲各地。季强说:“在‘龙人’生活的同一时期的这个地方,我估计还有其他人类,比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智人,还有龙人与智人的亚洲那个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同期生活在一起的。相信以后在松花江、在哈尔滨,还是会有新的发现。”

与智人同祖先 冲击非洲起源论

  十万年前的地球上,生存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洛勒斯人、智人等十七个人种,但最后只有智人存活下来,慢慢衍化成现代人。

  根据目前的学术研究,尼安德特人与智人关系最为亲近,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身上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龙人头骨化石的研究改变了尼安德特人最接近智人的观点。

  外国专家:万万没想到

  “近期外国专家对龙人头骨化石研究的评论最多的就是‘万万没想到’”,季强说,但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我们研究后发现,龙人居然是智人的姊妹群,比尼安德特人与智人的关系更为亲密,哈尔滨发现的‘龙人’与智人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妈妈,或者说他们在亚洲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距今20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在非洲,这是人与猿人的分水岭,在120万年到80万年前,非洲直立人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而大量迁徙。70万年前海德堡人出现。目前古人类学研究普遍认为海德堡人是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季强说,如果找到龙人与智人在亚洲的共同祖先,那么他就要与海德堡人比较,看他们谁与智人的关系更为亲近。如果亚洲找到的祖先与智人更为亲近,那将改变非洲起源的传统观点,在亚洲找到的不仅是亚洲人的祖先,也将是我们全人类的祖先。

因发现地命名 锁定四区域寻根

  图:滨北线松花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被哈尔滨人俗称为“东江桥”或“新江桥”。\大公报记者于海江摄

  为何把这块哈尔滨发现的颅骨化石命名为“龙人”?季强说,命名主要基于领域内常用的地名命名原则,“由于化石产自黑龙江省,所以名称来自其中的‘龙’字。另一方面,别人一看到这个名称时就知道这是中国的化石,简明易懂。”

  季强说,之前人们并没意识到,中国境内发现一批脑容量大,头骨也特别大的古人类。包括安徽华龙洞人,陕西大荔人,哈尔滨龙人,辽宁金牛山人。他们构成了东亚地区的古人类族群,因此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支系。

  未来季强为团队设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要找到龙人与智人在亚洲的共同祖先,或者是发现起源于东亚地区,大于三十万年以上的古人类化石。为此季强提出四个搜索区域,根据目前中国古人类的资料和分布情况,将主要瞄准4个地区,即秦岭以北的陕西及邻区,秦岭以南的湖北及邻区,以河北为主体的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或者松花江流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表示,本次发表的论文是对“龙人”的初步研究,之后还将开展对化石的DNA、解剖学结构以及“龙人”生存状态的研究。此次出土化石的哈尔滨湖相沉积地层,此前并未受到特别重视,且层位较深,不易发掘,但现在已确认,这里包含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很有可能再发掘出类似“龙人”的古人类化石。

电磁铁“无影腿” 悬浮高速“飞行”

  图:7月20日,参观者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内体验。\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20日,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面世。记者近日走进云集先进轨道交通企业的湖南省株洲市“中国动力谷”,亲眼见识了这种“黑科技”。

  据了解,磁浮列车运行有两个关键,一是“浮起来”,二是“跑起来”。

  中车株洲电机磁浮产品研究所所长何云风告诉记者,让没有轮子的磁浮列车“浮起来”,奥秘是电磁铁。产生磁吸力的电磁铁好比是“无影腿”,能够使车辆保持一定间隙稳定悬浮于轨道上方,“贴地”高速“飞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用悬浮电磁铁,电磁间隙12.5mm。同时,电磁铁还具有发电作用,在车辆达到一定运行速度后,能利用谐波发电给车载蓄电池充电,实现车辆的非接触供电,保证车辆高速运行的供电可靠性。

  何云风说,让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跑起来”的关键,在于直线电机。高速磁浮列车采用长定子直线电机作为强劲动力,定子和转子分别安装在磁浮轨道和磁浮列车上,依靠电磁力直接驱动电机动子运动,电能转化为列车前进的动能,凭无接触传递力引导推动列车飞驰。

中国最大通用无人机首飞成功

  图:中国最大通用无人机在内蒙古按计划完成首飞任务。\受访者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7月20日8时02分,在内蒙古莫旗机场,航空工业通飞研制的运五通用无人机轻盈飞上蓝天,按计划完成了首飞任务后,平稳落地滑回,完美呈现了它的空中首秀。首飞机组在飞机着陆后报告:“飞行期间,飞机姿态稳定,飞行状态良好,飞机各系统设备工作一切正常!”运五通用无人机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据介绍,运五通用无人机飞行可靠,低空低速性能好,有效载荷高、机舱空间容积大,可在土跑道、草地跑道、简易机场等进行短距起降,使用维护成本低、购置使用经济性好,其起飞重量和商载都是目前我国通用无人机中最大的,是一款理想的大吨位多用途通用无人机。

  此外,运五通用无人机配备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地面指挥控制系统,系统安全裕度大,在搭载智能化空投空送系统和先进光电转塔等任务载荷后,可承担物资投送、快递运输、灾情监控救护等多类综合保障和应急救援使命任务,在军、民用市场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将发射卫星探测太阳活动

  【大公报讯】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日集中发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部署3颗卫星的最新重大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表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开创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和世界首次。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成果来自中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和中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涉及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目标研究及其关键技术验证等领域。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于2011年1月正式立项实施。专项一期研制的“悟空”“墨子号”实践十号和“慧眼”科学卫星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科学成果。专项二期于2018年5月底正式立项启动,在“太极一号”和“怀柔一号”卫星的基础上,还部署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爱因斯坦探针等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正在开展工程研制,将在未来2-3年内陆续发射,有望在太阳爆发活动、时域天文学和日地关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河南千年一遇大暴雨 郑州成泽国

  图: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市区严重内涝。\新华社

  【大公报讯】综合通讯社报道:连日来,河南郑州、焦作、新乡、洛阳等多地出现超千年一遇持续性特大暴雨。记者从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20日,郑州市受强降雨影响,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建站以来),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市内交通中断,多处小区停水停电。20日16时30分起,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20日晚间,郑州市政府宣布全市进入特大自然灾害一级战备状态,属建国以来首次。

  针对河南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于当日2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河南工作组已紧急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据介绍,截至20日11时,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当日共处置抗洪抢险救援408起,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出动消防车548辆次,舟艇25艘次,指战员2710人次,营救被困人员849人,疏散转移群众1500余人,消防救援队伍已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揭露真相/中国政府网络长期遭美黑客攻击

  图:美国自我标榜“网络安全卫士”,与此同时长期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对全球各国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窃听窃密,充分暴露其双重标准和虚伪面目。\网络图片

  长期以来,美国黑客组织持续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对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及政府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分析认为,尽管美国一直自我标榜为“网络安全卫士”,但大量事实证明,美国长期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对全球各国进行无差别的窃听窃密,充分暴露其双重标准和虚伪面目。\大公报记者 葛冲北京报道

  环球网报道指,2020年10月发现的黑客组织A控制位于美国的1065台主机,对中国2426台目标主机实施攻击,攻击对象主要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如某汽车动力总成公司、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及部分高校等。2020年10月发现的黑客组织B控制了位于美国的24台主机,对中国993台目标主机实施攻击,攻击对象主要为高校,涉及山西、广西、广东等省份;也有部分党政机关,如某省科技委员会、某市商务局等。

  伪装“受害者” 肆意抹黑他国

  然而,尽管自身在间谍和网络安全方面劣迹斑斑,但美国却总是试图将自己扮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不断抹黑攻击其他国家,近日甚至纠集盟友,企图将“恶意网络攻击”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

  据观察者网和环球网等报道,当地时间19日,美国、英国、欧盟、北约、日本、澳洲、加拿大、新西兰、挪威等联手发布声明攻击中国,声称中国发动“恶意网络行动”,要让中国为早前包括微软电子邮件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全球网络攻击负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0日说,中方坚决反对并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更不会对黑客攻击进行鼓励、支持或纵容。这一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网络空间虚拟性强,溯源难,行为体多样,在调查和定性网络事件时应有完整充分证据,将有关网络攻击与一国政府相关联,更应慎之又慎。美方发布的所谓技术细节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事实上,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来源国。”他说,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位于境外的约5.2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中国境内约531万台主机。就控制中国境内主机数量来看,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分列前三位。此外,根据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公司报告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攻击组织“APT-C-39”曾对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上述攻击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广大民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专家解读/美“贼喊捉贼” 窃密技术领先全球

  近日,美国纠集多个盟友发表声明抹黑中国,企图将“恶意网络攻击”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著名国际安全问题专家李伟指出,美国认为之前自己抹黑造谣中国进行所谓网络攻击,没有在国际上形成一个整体舆论氛围和压力,所以美国又在国际上展开总体部署,拉拢其所谓的“民主同盟”来污蔑攻击中国,企图在国际舆论上形成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局面,但实际上不过是企图转移国际视线,“贼喊捉贼”。

  对于美国黑客组织对中国多家重要敏感单位实施网络攻击的报道,李伟强调,众所周知,网络技术的终端都掌握在美国等国手中,其进行的网络黑客行为十分猖獗。中国发现美国对中国的网络攻击是实实在在的,美国的网络攻击能力和窃密能力,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大公报记者 葛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