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变迁/江南贡院 见证中国科举风雨

  图:学生在贡院内参观。/网络图片

  在南京夫子庙地区,矗立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明远楼。这座始建於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历史建筑,如同一位无言的老者,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的风云变迁。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李鸿章、张謇、陈独秀等无数江南俊秀,都是从这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今,江南贡院已被改扩建为中国科举博物馆,成为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历史的博物馆,每逢考试季来临,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和国外祈求金榜题名的考生络绎不绝。/大公报记者 贺鹏飞

  走进紧邻秦淮河的江南贡院南苑,抬眼便可看到左右两侧分别悬挂着“案首(院试第一名)”“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的匾额。几乎每一位前来参观的遊客都会坐到“状元”匾额下的座椅上合影留念,体验一把“状元及第”的喜庆。

  见识古代科考 激励奋发图强

  在供奉奎星的魁星阁前,不时能见到遊客前来烧香祈福。魁星阁始建於清乾隆年间,每当秋闱(乡试)开考之前,前来朝拜的江南士子络绎不绝。这裏早已成为南京夫子庙地区的核心景观和标志性建筑之一,四周挂满了署有各地学子姓名和祝福语的祈福牌和许愿带,以祈求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记者参观时,恰逢一对父子前来烧香祈福。这位父亲表示,儿子正在读初三,马上就要参加中考,因此专程带他到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一则为儿子中考祈福,希望他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二则也让儿子了解一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特别是希望儿子能受古人寒窗苦读的精神激励,更加发奋学习。

  江南贡院工作人员表示,在疫情爆发之前,江南贡院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的研学遊非常火爆,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期间,每天都要接待至少十几个研学遊团队。这些研学遊团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的学生团队前来参观和祈福。在疫情逐渐受控的情况下,目前遊客正在逐渐恢复。

  为国家输送800状元 逾10万进士

  据介绍,历史上江南贡院的规模远大於现在,其鼎盛时期(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佔地超过30万平方米。规模之大、佔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自南宋时期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的700余年间,江南贡院共为国家输送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

  1918年和1919年,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只保留了明远楼等少量建筑作为历史文物。2012年,南京市决定在江南贡院遗存基础上,建设总佔地面积约6.63万平方米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全面展示科举制度的历史。中国科举博物馆主馆整体沉入地下,从地面下去一共4层130米,一米抵十年,寓意科举1300年的历史。遊客自上而下参观,彷彿穿梭於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的科举历史之中。“明经取士”“为国求贤”,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在江南贡院大门前两座牌坊上所书的八个大字,也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宗旨。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发掘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当今心怀梦想的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也从这裏寻求发奋向前的精神力量。

试场号舍 按千字文编列

  图:复建的江南贡院考试号舍。/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走出中国科举博物馆主馆,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便是明远楼遗址区。明远楼两侧是特意恢复的206间考试号舍(为江南贡院盛期20600余间考棚的百分之一),按照《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等依次排列。其中还陈列着古时考生所用文房四宝、油灯、食品,以及专门製作的电动模拟考生塑像,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科举的场景,这裏也自然成为当今考生现场体验的“打卡点”。

  白日考试晚上作住宿

  号舍为昔日考生们白天考试,夜晚住宿的场所。每间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号舍内左右两壁的砖墙,在离开地面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櫈。夜晚休息,取出上层木板併入下层,便可作床安眠。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共计九天七夜,考生食宿作文均要在这鸽笼一般大小的号舍中进行,其艰苦可想而知。科举考试时,举子按号入座,自备油布充作门帘,以防风雨。考试期间伙食自备,考生一般都只带乾粮充饥。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江南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这就是著名的“贡院街”。

借鉴中国科举 西方建考试制度

  图:江南贡院南苑大门。/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虽然科举制度在近代饱受诟病并最终被废除,但是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不容抹杀。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考试制度中,都不难发现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学者甚至断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唐宋时期就吸引外国考生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科举就吸引了诸多外国考生应试,日本、朝鲜(今朝鲜、韩国)和越南还仿效中国,在本国实行科举选官制度。自16世纪起,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英、法、德、美等国也从中国科举考试“自由报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性中得到有益启示,并纷纷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推进了西方文明的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自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用外文出版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达120余种,表明西方对中国科举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与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一书的编者崔瑞德(Twichett)也认为:唐代的科举制度经过以后的长期发展几乎被全世界所接受,“许多世纪以后,这一制度为我们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赴澳客恢复六成 高端零售现长龙

  图:5月3日,旅客在澳门议事亭前地遊览。\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珠海报道:“五一”黄金周5日收官,内地客赴澳门遊出现今年以来的客流高峰。据了解,此次黄金周赴澳客流以中端消费者、家庭客为主,包括藥房、手信等中端零售受惠於客流增加,生意预计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五至六成。澳门国际品牌企业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五一”假期内地客流明显增加,澳门高端零售有出现排队现象,近期生意料胜於疫前。

  5日迎来内地“五一”黄金周最后一天,珠海市商务局预计经珠澳口岸出入境的客流出现高峰,当天在拱北口岸、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口岸各安排应急大巴,随时做好分流应急準备。

  据澳门治安警察局数据,仅4月26至5月3日七天澳门出入境人次逾230万,其中旅客上升逾14%。各口岸入境澳门的旅客量最高出现在5月1日,近4.5万人次,为自新冠疫情以来最高。“‘五一’假期澳门遊挺多优惠的,譬如酒店房价打折,也有商场推出满额立减、消费一定金额赠送消费券和住宿等优惠。”赴澳遊的广东居民岑先生告诉记者,在澳门有看到不少酒店商场的客流较多,部分品牌商店门外更排起长龙。

  黄金周首日4.5万人入境

  澳门国际品牌企业商会有关负责人称,“五一”假期内地客流增多,商场也推广积极,澳门高端零售有较大起色。另有澳门业界人士透露,在“五一”黄金周刺激下,高端品牌销售较一个月前有双位数升幅,二线品牌料升10%到25%。专家指出,今个黄金周客量对澳经济有拉动效应,也强化了内地客对赴澳遊的信心。

海南免税购物涨两倍 人均消费逾7400元

  图:5月1日,遊客在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选购化妆品。\中新社

  【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影响跨国旅行,过去喜欢出境“扫货”的中国人将目光转向海南。“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引境外消费持续回流。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人民币,下同),购物人次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大涨215.24%、140.23%。这几天买单的离岛免税购物旅客,人均消费超过7400元。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不断放宽以及市场主体扩容,是海南免税品销售火爆的重要原因。去年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出台,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今年年初,海南离岛免税业告别中国中免独家经营,迎来另四家经营主体,目前共有9家免税店在全岛多地布局。

广东定製亲子遊强势回归

  图:小孩子在广州莲花山旅遊区与鸭子嬉戏互动。\受访者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黄宝仪广州报道:广东此前因受诸多条件限制而停滞的亲子遊、学生遊,在今年“五一”假期强势回归。广东省文旅厅5日介绍,“五一”假期广东共接待遊客4278.1万人次,收入2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0%,较2019年同期增长13.7%。

  “之前学校有规定让学生在假期不能离开本市,这次‘五一’还是疫情以来第一次带孩子出遊。”江门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4月中旬确定学校允许外遊后,三个家庭就找旅行社制定出遊计劃,来一场四天三晚的自驾露营之行。同样是亲子遊,广州市民任小姐则通过旅行社定製了“四大一小”的厦门深度遊。定製线路,成为记者採访中听到最多的词。广之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定製遊已成为拉动单价的主要“动力”,今年“五一”假期广东省内遊的定製遊客单价较2019年猛增近6倍,表明旅遊市场重启后的高质量发展。

  红色旅遊成为亲子遊外又一亮点。同程旅行发布的出行报告显示,“五一”假期平台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41%,当中以名人故居类景区最受年轻遊客追捧,预订量相比2019年同期上涨859%,红色旅遊景点对周边住宿及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

赴澳客恢复六成 高端零售现长龙

  图:5月3日,旅客在澳门议事亭前地遊览。\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珠海报道:“五一”黄金周5日收官,内地客赴澳门遊出现今年以来的客流高峰。据了解,此次黄金周赴澳客流以中端消费者、家庭客为主,包括藥房、手信等中端零售受惠於客流增加,生意预计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五至六成。澳门国际品牌企业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五一”假期内地客流明显增加,澳门高端零售有出现排队现象,近期生意料胜於疫前。

  5日迎来内地“五一”黄金周最后一天,珠海市商务局预计经珠澳口岸出入境的客流出现高峰,当天在拱北口岸、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口岸各安排应急大巴,随时做好分流应急準备。

  据澳门治安警察局数据,仅4月26至5月3日七天澳门出入境人次逾230万,其中旅客上升逾14%。各口岸入境澳门的旅客量最高出现在5月1日,近4.5万人次,为自新冠疫情以来最高。“‘五一’假期澳门遊挺多优惠的,譬如酒店房价打折,也有商场推出满额立减、消费一定金额赠送消费券和住宿等优惠。”赴澳遊的广东居民岑先生告诉记者,在澳门有看到不少酒店商场的客流较多,部分品牌商店门外更排起长龙。

  黄金周首日4.5万人入境

  澳门国际品牌企业商会有关负责人称,“五一”假期内地客流增多,商场也推广积极,澳门高端零售有较大起色。另有澳门业界人士透露,在“五一”黄金周刺激下,高端品牌销售较一个月前有双位数升幅,二线品牌料升10%到25%。专家指出,今个黄金周客量对澳经济有拉动效应,也强化了内地客对赴澳遊的信心。

技术报国/港青扎根湾区 铸无人船产业链

  图:香港科大博士张云飞创办的云洲智能企业,在无人船业界屡创“第一”,产品销往全球7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路图片

  从全球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到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无人艇……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张云飞团队自2010年在珠海创办中国首家无人船艇企业云洲智能以来,攻克自主航行、智能避障、集群协同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佔全球无人艇核心技术专利20%以上,通过科创助力海洋保育。他寄语当代青年应勇担社会责任,投身实业,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建设中,以技术报国、知识报国、产业报国。对於未来,张云飞表示,将做好无人船艇产业化,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珠海报道

  张云飞十多年前没有预计过自己的兴趣能发展成今天的独角兽企业。他自小热爱船艇,中小学时便做模型、参加科技作品大赛,到香港科技大学就读时更决心要做比航模更先进的东西。在共同的目标、不同思维的碰撞下,他和大学同窗拿模型船改造而成的第一艘无人船从香港清水湾起航。“当时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学以致用,尝试用无人船艇检测水质参数。”

  珠海组队创业 环境监测突围

  随后,张云飞团队参加多项创新创业比赛,屡次获奖,无人船的概念与技术得到认同,也令他逐渐对产品性能、市场定位及需求等概念多了认识,对创业多了想法。“十多年前市场上没有无人船这方面的信息,没有产业链,一切都空白。”他带领团队用一年半时间辗转全国各大水系调研,发现无人船可代替人工治理江河污染,在採样监测、污染源排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年加大,无人船市场大有可为。

  “无人船艇这个行业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无捷径可走。”2010年,张云飞团队带着最新科研成果在珠海创办中国首家无人船艇企业云洲智能,自行培育专业人才,组建无人船艇研发队伍。历经两年半、近千个日夜奋战,全球首艘环境监测无人船率先在云洲智能问世。

  至今,张云飞将十几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460多人的科技公司,自行培育230多人的无人船艇研发团队。而云洲智能的企业版图也从小船拓展到大船,从内河延伸到大海,产品销往全球7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洋自然禀赋 湾区得天独厚

  为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张云飞积极参与策劃举行珠海万山国际智能船艇公开赛。公开赛由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协办,此举不仅着力於打通内地和港澳之间的教育壁垒,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有助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

  对於有志创业的青年,张云飞寄语要有“纵横思维”。“纵是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要认真研究和深化。横就是对不同领域的认识,譬如市场、管理等,不能只有自己专业的一片天。”

  “无人船艇产业还在早期,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今年我们会启动一个平台化战略,包括产业战略,开放技术端,加深与产业端的合作与融合。”张云飞透露,云洲智能将投入更多资源,协助建立行业标準规範,并以融资的力量,加速无人船艇的产业发展。未来也会致力培育下一代无人船的科研人才,向在校学生及学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资助,同时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对於海洋技术企业来说,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禀赋,拥有国际化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发展中坚力量十足。”张云飞表示,“未来,我们希望深入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做好无人船艇产业化,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践行海洋科技强国梦。”

张云飞团队屡创“第一”

  图:张云飞(前排右一)参加“筋斗云0号”自主航行货船首航仪式。\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全球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

  •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无人艇

  •中国第一艘安防救援无人艇

  •中国第一艘隐身无人艇

  •中国第一艘自主航行货船

  •参与制定《CCS无人艇入级规範》,率先解决无人艇牌照问题并获得全球唯一的无人艇入级证书

  •联合发起建设世界最大、亚洲首个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

  •主持建造中国第一个无人船艇产业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

  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整理

云洲无人船显身手

  安防救援

  •在内地一国际客运码头水域举行的全球首次无人艇反走私演练中,“瞭望者”号安防无人艇配合包围并成功抓捕“走私犯”。

  海洋调查

  •技术人员选定珠海端港珠澳大桥附近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通过无人艇搭载的声学探测设备,获得海底地形点云数据,为沉降变形判断及管节回淤判断提供数据支撑。

  环境监测

  •陕西省南沟门水库主要向延安能源化工基地及当地居民生活供水,同时兼顾向当地农田进行灌溉。借助全自动无人船对水库进行地形测绘,解决了传统人工实测工作量大、危险性高等难题。

  大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