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已有29新冠患者出院 尚有204人住院治疗

南京疫情速报(官方图片)

  8月11日,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会上通报,该市又有3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今天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迄今南京市已有29名新冠患者出院,尚有204人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

  据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丁小平介绍,8月10日0-24时,该市没有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又有3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今天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截至8月10日24时,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了本土确诊病例233例,其中,江宁区201例、溧水区12例,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各4例、高淳区2例,玄武区、栖霞区各1例。

  截至目前,南京市还有204例确诊病例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47例为轻型,157例为普通型,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目前所有患者病情平稳。

  经疫情防控专家组评估,自8月11日起,南京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凤栖苑,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巷社区龙湖文馨苑小区,青源社区翠屏湾花园城,东山街道骆村社区天琪福苑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南京六轮核检近4000万人次 确诊病例潜伏期多为5天之内

  在南京市8月11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鲍倡俊透露,南京市前六轮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将近4000万人次,累计发现阳性233人,第四轮至第六轮没有检测到社会散发病例。同时,南京本轮疫情确诊病例的潜伏期中位数在5天之内,绝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都不超过8天。

  鲍倡俊说,南京市前六轮核酸检测检检出的阳性病例主要来自高风险区域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等,其中只在前三轮共筛查出社会面散发病例14人,第四轮至第六轮南京市检出的阳性均发生在集中或者居家隔离点,没有在社会面检测到散发病例。8月以来,南京市报告的病例均出现在江宁区隔离管控人员当中。

  从本轮疫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来看,病例的潜伏期中位数大多数是在5天之内,绝大多数的病例都不超过8天。除江宁区以外的其他城区,最后发现的一例病例感染者的隔离时间在7月28日,从这天开始算,现在筛查的时间跨度已经超过新冠肺炎14天最长潜伏期。这说明,目前未发现感染的区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在当前南京市中高风险区严格管控情况下,江宁区以外再发生散发病例风险就比较低。

  对于接下来核酸筛查的方向,鲍倡俊表示,除江宁区仍需要继续在部分区域,如禄口街道、湖熟街道等进行核酸筛查外,其他各区如果没有新的感染者出现,暂时不再对普通居民开展规模性筛查,这个方案也得到国家指导组的认可。南京市将集中人员和力量,把核酸筛查的重点放在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宁人员,和黄码人员等重点人员,以及封闭、封控管理等重点区域上。此外,还要进一步做好重点行业工作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比如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急诊工作人员,以及从事新冠采样、实验室检测人员等。

  他同时提醒,虽然南京已经有很多天在社会面上没有再发现散发病例,但还是丝毫不能放松警惕,各方面的防控措施仍然要严格落实和执行,个人需要参加核酸检测的时候,应该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排队保持1米线距离,等候的时候不聚集、不聊天,不随意触摸公共物品,采样前不要进食、吸烟、饮酒等,采样后尽快换上备用口罩及时离开,回家后立即洗手。

厦门4人核酸呈阳性:国际航班机组成员传染3名家人

  福建省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30日,厦门在按规程对入境人员主动核酸检测时发现一名国际货运航班机组成员张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通过扩大采样检测,发现其共同居住的3名家庭成员核酸阳性。目前,4名人员均已送定点医院隔离诊治。同时,严格按有关规程对相关场所和人员采取封闭管理及环境消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扩大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北京时隔半年出现2例确诊 系南京疫情传播链 已外溢7省14城

  时隔半年,首都再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7月28日,北京新增2例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两例新确诊病例为夫妻,此前曾前往湖南张家界等地旅游,在返京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大公报梳理,连日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已溢出到江苏、安徽、广东、四川、辽宁、湖南、北京等7省市14个城市,在内地造成的感染总人数已超200人。

  自今年1月30日以来,至今已有半年时间,北京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庞星火披露的信息,今次新增2例京外疫情关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湖南张家界返京人员。7月20日,他们与女儿前往湖南张家界等地旅游,7月25日返京,7月26日出现发热等症状,7月28日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北京封控管理4.1万人

  目前,北京各相关区和部门已经采取密接追踪、封闭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基因测序及管控工作正有序展开。初步判断上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654人,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北京昌平区副区长佟立志7月29日介绍,已连夜封控管理确诊病例所居住小区及周边9个小区约4.1万人,全部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完成小区内公共区域环境消杀工作。确诊病例就诊过的医院院区发热门诊及相关科室人员67人,也已全部在院内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正在开展核酸检测,发热门诊已停诊。

  南京疫情传播链在内地持续蔓延

  7月29日,湖南张家界也确诊1例本土病例。值得一提的是,连日来,辽宁大连、湖南常德和北京等多地出现的本土确诊病例,均有近日去张家界旅游的经历。流调显示,这些确诊病例在湖南张家界的大型演出中产生过交集,再往前追溯,疫情链条发端自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今年7月26日,辽宁大连排查出3名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人曾在禄口机场转机后前往张家界。

  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日前称,此次引发疫情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而且本轮疫情发生的场所南京禄口机场的特殊性,导致传播面进一步扩大。根据已公开统计信息,从7月20日至今,南京市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71例,并外溢北京、辽宁沈阳和大连、江苏宿迁和扬州、安徽马鞍山和芜湖、广东中山和珠海、四川成都和绵阳及泸州、湖南常德和张家界等7省市14城,造成的感染总人数已超200人。这些感染者均与南京禄口机场高度相关,如其中四川泸州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就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

“6.4”兰新线9人死亡事故公告:21人被处分3人被捕

  国家铁路局官网7月29日发布《“6.4”兰新线K596次旅客列车与作业人员相撞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公告》:

  2021年6月4日5时18分,甘肃省金昌市境内兰新线K596次旅客列车运行至玉石至金昌站间与跨越线路的作业人员发生相撞,造成9人死亡,构成铁路交通较大事故。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甘肃省委书记尹弘、省长任振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东福等领导同志分别做出批示,要求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彻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国家铁路局安全总监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兰州铁路公安局、兰州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同时邀请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兰州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深入开展事故调查工作,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模拟实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深入分析了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1。事故概况

  2021年6月4日5时18分,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金昌车间在兰新线玉石至金昌站间下行线进行线路机械维修作业,因捣固稳定车临时故障,作业负责人在组织作业人员转场跨越铁路线路时,跨线人员与K596次旅客列车发生相撞,造成9人死亡。

  2。事故单位概况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有宝兰高铁、兰新客专、银西高铁、陇海、兰新等16条干线和其它4条支线,营业里程6052公里,下设运输站段41个。武威工务段为其下属运输站段,事故发生区间线路由武威工务段下属车间金昌线路车间负责维护。

  3。事故发生经过

  按照维修计划,此次维修作业共有两台捣固稳定车配合作业,分别从K361+850、K364+500开始自东向西进行机械维修作业。

  6月4日2时54分,武威工务段金昌线路车间副主任张某作为作业负责人,组织车间参与作业人员召开维修作业准备会,部署维修作业组织方案和人员分工,共有5名武威工务段职工和18名劳务工参与K361+850处机械维修作业,指定周某为带班人员。因作业地段处于曲线和通讯不良地段,将负责作业人员防护的防护员调整为中间防护员,将负责应急组的防护员调整为负责作业人员防护的防护员。

  6月4日4时20分,按照武威工务段驻站联络员登记请求,玉石站车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申请,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自接令时起封锁金昌站至玉石站间下行线,准许武威工务段在K360+000至K368+000处进行线路机械维修作业,限7时22分维修完毕。

  6月4日4时38分,作业负责人张某带领作业人员从K361+900上行线一侧作业门进入防护网,跨越上下行线,沿路肩行走到K361+850作业地点。

  6月4日4时48分,捣固稳定车按作业计划从玉石站运行至K361+850处开始作业。

  6月4日5时04分,捣固稳定车发生蓄能器漏油故障,无法继续作业。

  6月4日5时09分,驻站联络员通知现场防护员,K596次旅客列车玉石站预告,05时10分通过玉石站。

  6月4日5时15分,捣固稳定车作业现场防护员王某两次确认收到K596次旅客列车接近信息。

  6月4日5时16分,确认捣固稳定车故障无法修复,不能继续作业,作业负责人张某下达作业人员向K364+500处作业地点转移指令,安排带班人员周某带领15名作业人员跨越上下行线,从K361+900作业门出防护网乘汽车前往K364+500处参与作业,指定原跟随捣固稳定车移动防护的防护员王某负责转场跨线作业人员防护。之后,防护员王某、带班人员周某带领15名作业人员走到故障捣固稳定车东侧5米位置(K361+820处)路肩上。准备跨越线路期间,作业负责人张某3次催促跨线。

  6月4日5时18分,负责作业人员防护的王某仍在与中间防护员联控K596次旅客列车位置,在中间防护员没有应答的情况下,没有下达禁止跨线的指令,没有阻止人员跨线。带班人员周某在没有确认有无列车通过的情况下,盲目组织跨线人员跨线。由于了望视线被故障捣固稳定车阻挡,跨线人员跨越线路前未看到接近的K596次旅客列车,在跨越上行线过程中,与通过的K596次旅客列车相撞,9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3名作业人员已跨越通过上行线,另3名作业人员被带班人员周某阻拦在上下行线路间。

  二、应急处置情况

  事故发生后,K596次旅客列车副司机、车辆乘务员、乘警立刻下车,查看事故现场。司机立即向金昌站报告,并拨打120、110电话请求救援和报警。车站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金昌站派出所公安干警等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相撞人员抢救工作。经120医务人员确认,9人被撞死亡,其他人员无受伤。现场处置后K596次旅客列车于6时43分区间开车。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和善后处置工作。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主要领导立即赶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应急救援,并指派一名副总经理带队组成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应急救援、善后处理、安全稳定、配合事故调查等工作。

  兰州铁路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抽调120名干警,成立8个工作组,全力投入现场维护、勘查和善后处置工作。

  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指派省政府领导赶赴现场,指导金昌市委市政府、武威市委市政府全力配合铁路部门开展善后及家属安抚和慰问等工作。

  应急管理部派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事故造成9名作业人员死亡,无人员受伤。

  四、事故发生原因和性质、责任认定

  1。事故直接原因

  维修作业过程中,捣固稳定车发生故障,作业人员在转场跨线过程中,有关人员盲目指挥、联控不彻底、现场防护失效、违章跨越线路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带班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以及《铁路工务安全管理规则》(铁总运〔2014〕272号)第3.2.2条“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手比、眼看、口呼’,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抢越线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工务部门普速铁路劳动安全卡控措施》(工安函〔2020〕66号)第6条:“严禁未确认本线或邻线来车,盲目跨越线路”、第68条:“在作业人员上道及跨线前应选择了望条件良好地点跨线”等规定,在带领作业人员跨越线路时,没有确认有无列车通过,违章盲目带领作业人员跨越线路。

  (2)现场防护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以及《兰州局集团公司工务部门普速铁路劳动安全卡控措施》(工安函〔2020〕66号)第24条:“防护员在作业时应集中精力,认真了望,正确显示和使用信号备品,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清晰地向所有作业负责人和带班人员通知开向作业地点的各次列车的预告、开车时分,监督作业人员(机具)及时下道避车”等规定,在明知K596列车接近、再次联控未得到答复并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没有下达禁止跨线的指令,没有阻止跨线人员跨越线路。

  (3)作业负责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以及《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第19条:“施工负责人的主要职责: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指挥现场施工、安排施工防护,确认放行列车条件;负责总结分析施工组织、进度和安全等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等规定,没有布置跨越线路安全注意事项,不遵守现场防护规定,盲目催促转场人员跨越线路。

  2。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

  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第十一条和《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30号)第十条、第四十九条规定,该起事故为铁路交通较大责任事故,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负全部责任。

  五、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的处理建议

  1。司法机关已采取强制措施人员(3人)

  作业带班人员周某、现场防护员王某、作业负责人张某等3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2。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21人)

  (1)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行政记过处分。

  (2)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行政记过处分。

  (3)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分管工务工作的副总经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负责全面工作的副主任责令辞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5)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此项维修作业的工电检测所所长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6)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安全质量科科长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7)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安全质量科分管劳动安全、防护员的副科长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8)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线路科科长免职、终止试用期、行政记大过处分。

  (9)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党委副书记、段长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10)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党委书记、副段长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

  (11)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主管线路维修的副段长终止试用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12)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主管劳动安全和防护员的副段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13)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安全科科长撤职处分。

  (14)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安全科主管助理工程师行政记大过处分。

  (15)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线路科科长撤职处分。

  (16)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线路科副科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17)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线路科负责线路维修工程师行政记大过处分。

  (18)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金昌线路车间主任撤职处分。

  (19)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金昌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撤职处分。

  (20)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工务段金昌线路车间主管副主任撤职处分。

  (21)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工务机械段主管设备副段长行政记过处分。

  3。对单位的处理建议

  责成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深刻检查。

  六、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1。现场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武威工务段基本作业制度不落实。一是现场防护人员、带班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落实作业标准不彻底,不按规定履行岗位职责。二是作业负责人不按既有方案指挥作业,违章临时变更方案、调换防护和带班人员。三是非正常应急处置不到位,在捣固稳定车发生故障,组织转场跨线作业时,没有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武威工务段没有结合作业现场实际开展安全风险预想预判。一是未针对下行线无作业门需跨越上行线制定针对性措施。二是未结合施工地点处于连续曲线区段,存在安全防护视线范围受限的问题制定卡控措施。三是施工防护方案存在漏洞,联控环节过于复杂,信息传递冗长,对讲机通话频道繁忙,存在关键行车信息漏传,传递链条不稳定。

  3。维修作业管理不到位。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部门、武威工务段对车间组织的营业线维修作业标准不执行、现场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失管失察,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不到位。武威工务段未按规定组织对参与作业的劳务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七、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对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建议: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当前铁路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迅速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

  2。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立即开展营业线施工专项整治

  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立即组织开展营业线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从施工组织领导、施工方案审核、施工计划编制与审批、安全协议签订、人员培训等方面全过程对规对标,全面排查现场作业标准不落实、组织不规范、防护措施不落实、作业中违规上下道等问题,加强干部现场盯控,发挥远程监控等科技手段作用,加大监督考核,压实安全责任。

  3。强化施工安全基础建设,提升施工安全防范能力

  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科学分析研判铁路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弥补现场安全管理短板,提升现场安全管控能力。要分层、分级严格对营业线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作业安全“自控、互控、他控”责任制,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环节施工作业安全盯控,确保行车、人身和施工安全。

  4。加强营业线施工日常管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要完善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营业线施工专业管理责任,健全施工安全风险预防预判机制和非正常应急处置机制,针对不同施工特点,分析研判潜在风险,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安全。

南京疫情外溢扩大 江苏关闭22个高速出入口

  南京疫情进一步外溢,29日多个省市陆续报告和南京相关的新增感染者。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江苏省30日决定临时关闭南京、泰州、南通、苏州地区2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同时,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7月29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南京市报告13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淮安市报告1例;扬州市报告4例),14例为轻型,4例为普通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无锡市报告1例;淮安市报告3例)。

  7月20日至今,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4例(其中轻型82例、普通型94例、重型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无锡市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淮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例(轻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例(3例为轻型,3例为普通型);宿迁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为普通型)。

  值得注意的是,淮安、无锡、扬州均为本轮疫情以来首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而且均与南京疫情相关。此外,29日北京、湖南相继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也全部与南京疫情相关,显示南京疫情外溢范围仍在扩大。

  鉴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江苏省进一步收紧防控措施。自30日起,南京、泰州、南通、苏州地区2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或入口临时关闭,其中南京10个,泰州10个、南通1个、苏州1个。

  在此之前的27日,江苏省已在环江苏省界公路设置“离苏查验点” 93个(包括南京周边省界查验点24个),对南京牌照车辆驾乘人员核酸检测证明及健康码进行查验,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验。此次加码关闭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显示当前疫情仍不容乐观。

南京江宁高风险地区停工停产停课

  南京疫情防控举措进一步升级,疫情最先爆发的南京市江宁区30日公布,即日起全区高风险地区停工、停产、停课,全区各类诊所、门诊部以及口腔类民营医疗机构全面停诊。

  由于南京本轮疫情爆发点禄口机场位于江宁区,江宁区因此成为重灾区。截至7月29日24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4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这185例感染者中,就有157例来自江宁区。目前,江宁区禄口街道全域范围都被列入高风险地区。

  为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南京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当前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决定高风险地区停工、停产、停课,其他区域严格企事业单位疫情防控,严格限制出入和人员信息登记,加强员工出行管理和健康监测,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

  同时,全区各类诊所、门诊部以及口腔类民营医疗机构,即日起全面停诊。暂停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整形外科、集体健康体检等诊疗服务,公立医疗机构的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只保留急诊诊疗。

  江宁区还暂停开展线下节庆和50人以上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并严格限制聚餐,实行分餐制、用公筷,暂停堂食,严格控制聚餐人数,鼓励采用到店自取、外卖订餐。

  此外,江宁区所有小区实施严格管控,全区中高风险地区足不出户,低风险地区严格限制出入,所有进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发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必须登记信息上报社区,并及时劝导个人做好防护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中高风险地区组织开展入户主动排查,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和诊治。

南京疫情传播链已延长至7省份10余市

  今天,湖南省宁乡市发布通报,29日,宁乡市新增报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者,为1名12岁男童,初步研判为四川省确诊病例的关联者。疫情发生后,宁乡市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即日起对城区四个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同时要求对人员密集的生产型企业实行封闭管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南京此波疫情的传播链已经延长至包括江苏、安徽、四川、辽宁、广东、湖南、北京在内的至少7省份10余城市。

新增确诊13例 南京累计本土病例184例

  7月30日,南京第1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介绍,2021年7月29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没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7月29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4例(其中82例为轻型,94例为普通型,8例为重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这185例感染者中,江宁157例、溧水11例,建邺区4例、鼓楼区4例,雨花台区3例、秦淮区、高淳区各2例,玄武区、栖霞区各1例。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出的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甄别管理。

南京本轮疫情源头,查清!

  7月30日,南京第10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介绍,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本次疫情,52个相关病例的病毒基因的测序工作,均为德尔塔毒株。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提示为同一个传播链。本次疫情早期报告的机舱保洁员病例的病毒序列与7月10日俄罗斯入境的CA910航班报告的1例输入病例的基因序列一致。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保洁员工参加了CA910航班的机舱清扫,工作结束以后,因为防护洗脱不规范,可能造成个别保洁人员感染,继而在保洁员工之间扩散传播。同时该公司的保洁员,同时保障国际和国内航班的垃圾清运,机场其他工作人员由于接触保洁员或者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