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小呆“一元转让中国锦鲤”?这次营销有点儿翻车

(原标题:信小呆“一元转让中国锦鲤”?这次营销有点儿翻车)

2018年10月7日,信小呆她抽中了“支付宝中国锦鲤”,大奖价值1亿,在大家眼中她是全中国最幸运的人。

江湖中关于她传闻不断,有人说她挥霍一年刷爆信用卡,也有人说她微博粉丝暴涨千倍,单条广告费超十万……

如今两年过去了,信小呆要退出了。

信小呆与“中国锦鲤”

2018年之前,信小呆过着普通的生活,同事评价她“你这个人啊,讲话挺有趣,生活却很无聊”。

但就是这样无欲无求的她却因为随手转发成为了天上掉馅饼砸中的那个人,她从上百万转发者中脱颖而出,一夜之间万众瞩目。

紧接着领奖、辞职、环球旅行,信小呆过上了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同时这个身份也让她名气大增,在环球旅行期间,信小呆的微博标签除了2018支付宝中国锦鲤,还多了一个“微博vlog博主”。

在成为“支付宝中国锦鲤”的过程中,信小呆收获了大量关注,在互联网世界这些都转化成为了“流量和广告”。信小呆除了偶尔的旅行vlog和日常打卡晒自拍以外,还有一些关于游戏的推广和抽奖平台的转发消息。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信小呆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微博自媒体人。

2019年蓝鲸记者向业内人士咨询的结果显示,信小呆微博直发硬广告的价格大概在10万元人民币每条,转发一条的价格大约在8.6万左右,而且这些价格仅为市场参考价,仍有后期波动等可能。那么,按照这个单价计算,信小呆月均5条推广的自媒体收入至少为50万元。

2020年年初,信小呆接受腾讯谷雨工作室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准备继续做博主,因为能做,能继续做下去。她开始学习自己剪视频,意外地发现这事居然还挺有意思。”

但半年过去了,信小呆却决定转让“中国锦鲤”……

“中国锦鲤”转让风波

信小呆是个幸运儿,在“被选中”之前她只是普通的国企女孩,微博粉丝不多,像大多数人一样热爱转发抽奖。

所以当这个大奖砸在她头上之后,所有网友都在围观她幸运的人生,同时也相信“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2020年9月7日,信小呆突然在微博宣布自己要一元转让“中国锦鲤”,信小呆的偶然性让“转让中国锦鲤”这件事也充满说服力和诱惑性,截至目前这条微博转发超过一百万。

隔日,信小呆宣布了“转让活动的细节”,据活动海报,下一任“中国锦鲤”奖品相当丰厚:除了惊人的海南一套房、一辆车外,还包括数码产品、家电厨具……

同时信小呆还在更新了自己卸下“锦鲤头衔”后的新动态——参加主播类大型选秀节目《超级主播KING》,而这个所谓的新梦想似乎也依然与“中国锦鲤”脱不了干系。据《超级主播KING》官方微博介绍,2020中国新锦鲤得主将获得海选绿色通行证,直接保送至正式比赛环节,与其他选手一起角逐冠军及500万签约奖金。(若新锦鲤不想参赛视为放弃PK资格,将获得剩余奖品)

新锦鲤“海南一套房”+老锦鲤参加主播选秀,这些要素加在一起让整件事颇受关注,相关微博转发超过80万次,而这档之前完全无人知晓的综艺节目官方微博也因在一夜之间粉丝数翻倍。

但很快新的“财务自由神话”就遭到质疑。

9月8日下午微博@时光流声工作室 发布声明称,新浪微博账号@超级主播KING 盗用我司资质进行企业认证,目前我方已向公安机关备案,请@超级主播KING 尽快做出整改,并且贵公司所有的节目均与我司无关。

蓝鲸记者联系到武汉时光流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赟,对方证实微博@超级主播KING 盗用其公司的资质进行企业认证。

刘赟告诉蓝鲸记者,自己今天早晨接到一则字体公司的侵权追责电话,对方称微博@超级主播KING 存在侵权行为,认证为武汉时光流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是发现自己公司的资质被盗用了,“她说到那个账号的时候我都懵了,完全没听过。于是我去微博查看了,确实用我们资质认证的。”

据天眼查APP,武汉时光流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法定代表人刘赟即为实际控制人,公司为自然人独资企业。

刘赟表示,自己的工作室是非盈利工作室做广播剧的,蓝v与否并不是那么重要,索性没有年审,却没想到被别人盗用了,“我后来看了这个活动,金额有点大。这么大金额为啥不用自己公司资质?盗用我们这个做非商广播剧工作室的资质?令人费解。而且就在刚接到电话知道这事,到我报案这段时间,他们粉丝从40多万已经长到70多万,这个看起来很不正常。”

同时刘赟告诉蓝鲸记者,事发后《超级主播KING》节目组工作人员曾与他联系,对方称,微博认证是代理公司办理的,正在加急修改。蓝鲸记者曾试图联系节目组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复。

如此看来,信小呆有关“中国锦鲤”的奇幻漂流短时间内并不会结束,这其中除了免费的美景美食,还有意料之外的质疑与人生转变。

如果时光倒流,她还愿意成为“中国锦鲤”吗?

延伸阅读

  • 美团回应”骑手问题”:没借口 将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
  • 三星等韩企或断供芯片 华为放弃”幻想” 做”最坏”打算
  • 余承东预告华为绝密信息:10日揭晓,重磅新品来了

本文来源: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责任编辑:乔俊婧_NBJ11279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人造肉界”特斯拉”入华:美国人造肉第一股能否搅动中国市场?

(原标题:人造肉界“特斯拉”入华:美国人造肉第一股能否搅动中国市场?)

9月9日,有着“美国人造肉第一股”之称的Beyond Meat官宣了其将在中国建厂的消息,其拟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和发展生产设施,生产植物牛肉、植物猪肉和植物鸡肉等植物肉产品。

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Beyond Meat在上海周边设厂,一方面将唤醒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为人造肉培育了市场;但另一方面,说明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角逐的激烈程度大幅提升了。“这是一个鲶鱼,将加快中国人造肉产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美国人造肉第一股将在华建厂

生产植物牛肉、植物猪肉等产品

9月9日,别样肉客Beyond Meat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Beyond Meat, Inc.的全资子公司别样(嘉兴)食品有限公司宣布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协议,拟在开发区内设计和发展生产设施,包括一座采用最先进技术的生产设施,以在中国采用“Beyond Meat”品牌生产植物牛肉、植物猪肉和植物鸡肉等植物肉产品,“生产设施将要入驻的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上海,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商业价值。”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国家级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获悉,9月8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举行第六届“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国际经贸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据《嘉兴日报》报道,在当天的签约项目中,高端食品药品项目为亮点之一,比如“美国别样肉客植物肉项目就很有看头”,“别样肉客是一家主营蛋白质类产品的全球性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植物性肉类产品,成立于2009年。别样肉客的信念是,通过食用植物肉产品,使消费者可以乐享更多自己喜爱的食物,并以此来帮助解决对人类健康、气候变化、资源保护和动物权益的担忧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Beyond Meat是一家美国素食肉生产商,于2009年创立,曾获得比尔·盖茨投资,其产品在全球3.2万个网点销售。2019年5月,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BYND。

高纲咨询分析师高海平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Beyond Meat在上海周边设厂,一方面将唤醒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为人造肉培育了市场。但另一方面,说明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角逐的激烈程度大幅提升了。“这是一个鲶鱼,将加快中国人造肉产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据高海平介绍,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上主要有嘉吉集团、Beyond Meat、Oatly、St Hubert、Just等外国企业。嘉吉集团在中国有自己的人造肉加工基地,美国人造蛋液企业Just现在韩国筹备合资工厂。在中国香港,外国品牌的数量更多,包括美国Impossible Foods。

“可以想象,未来还有一些国际品牌将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周边设厂。”高海平说。

今日人造肉板块股价走势分化

多只个股下跌,东宝生物涨停

Beyond Meat也为称为“美国人造肉第一股”,当年,该公司在美上市时,也使得中国A股的人造肉概念股异军突起,相关个股更是频频涨停,据悉,有七只个股的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2019年5月6日、7日、8日)收盘涨停。

与Beyond Meat有合作的中国企业更是格外受到关注,比如,双塔食品。2019年10月,双塔食品在一次与投资者交流的活动中透露,“目前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在向Beyond Meat供货”。

2020年2月24日(美国时间周一),双塔食品全资子公司招远君邦商贸有限公司与Beyond Meat签署了85%豌豆蛋白销售合同,首批豌豆蛋白采购量为628320磅(约285吨)。

去年,在人造肉等因素的带动下,双塔食品的总市值从2018年年底的34.81亿元增长至2019年年底的98.73亿元,累计增长近64亿元。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目前A股共有17只人造肉概念股。受美国人造肉第一股将在华建厂等消息影响,A股的人造肉板块在上午开盘时一度上涨,不过在接近中午时,整体股价便开始走低,截至9月9日收盘,整体下跌3.08%,其中,14只股票收盘下跌,而东宝生物一字板涨停。

据悉,东宝生物在现有人造肉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升级,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新型人造肉合作研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结构研发,正在进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结构研究,最终目标是形成符合人体氨基酸结构需求的适合大众口味的新型人造肉产品。

从指数上看,人造肉概念股的股价新高是在今年9月2日创造的。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伴随行业巨头纷纷入局人造肉行业,使得消费者更易接触植物肉,逐步培育消费者,增加购买意愿,植物肉的认知深度也将会随着巨头宣传迅速提升,提升渗透度,在消费者复购意愿较强的加码下,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乔晓玲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造植物肉”国标已立项,基本框架和思路已定,除了植物肉基本标准之外,还将新增碎肉、丸子、香肠不同系列产品标准,“一般立项后2到3年即可出台。”

2020年9月2日,双塔食品对投资者称:“植物蛋白肉在Beyond Meat上市后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欧美市场已经有植物肉的相关标准,如无奶蛋等要求。国家从战略层面关注人造肉产业的发展,公司作为豌豆蛋白领域的龙头企业有义务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这对今后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也有指导作用。”

多款人造肉产品已在国内上市

消费者评价不一,有贬有赞

当人造肉概念股在去年5月崛起之时,便有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人造肉一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目前它处于导入期的初期阶段,我预计,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3年之后,这个行业的消费人群会不断叠加,身处这个行业的公司也会迎来高速发展。”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国内的人造肉市场发展得如何了?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人造肉产品面向消费者上市销售了,比如人造肉月饼、人造肉饼等。

去年10月7日,金字火腿生产的牛肉味植物肉饼在金字火腿天猫旗舰店上架预售,预售份数为1000份。据金字火腿介绍:“公司选择在线上平台进行预售的目的,主要是进行产品测试,收集用户对植物肉产品的评价与意见,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至2019年10月10日,平台预售的下单数量为3人共12份,数量较少。”

2020年5月13日,金字火腿表示:“公司推出的植物肉产品具有零胆固醇、低抗生素、低热量等特点,符合健康、环保、绿色的消费趋势,是公司的未来业务重点,公司将持续培育,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两个方面加以努力。在产品方面,公司不断创新,接下去推出更多适应国人口味的新产品。”

目前,多家上市公司都在关注人造肉产业,并且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去年11月5日,美盈森在无锡举办“新产品·新经济—植物蛋白食品发展趋势主题论坛暨美盈森新产品品鉴会”,本次参与品鉴的产品为美盈森与江南大学《技术合作协议》项下相关研究成果,包括plantmeat牛肉汉堡(牛肉味人造肉饼)、plantmeat鸡柳(植物蛋白鸡柳)等系列产品。

今年8月,美盈森发布消息称:“公司正按计划将人造肉饼提供给潜在客户品尝,并择机将人造肉饼推向市场。”

那么,人造肉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了吗?

一位购买过肯德基人造肉产品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吃起来与肉的相似度不超过5成,介于一种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肉,你会怀疑但也不好反驳的状态,结构松散,有豆味。吃完陷入空虚,得不到肉食动物的满足感。这个仿制水准之下,如果价格显著低于真肉还可以日常替代,否则不值得,除非是素食者。”

和上述消费者一样,也有不少人反映市场上的人造肉产品“豆儿味浓,不像真肉”“价格小贵”等。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于人造肉给予了支持,乃至赞赏,“在口感方面还略逊动物肉,但已经很接近了”,“味道跟荤的一样,爱吃肉的人可以尝尝”……

“人造肉在中国市场上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比我们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斋饭中的素鸡素鸭之类的食品的影响要大得多。现在中国蛋白质饮料市场上,牛奶虽然是主打产品,但豆奶、核桃奶、椰奶、巴旦木奶、燕麦奶等植物奶仍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高纲咨询分析师高海平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高海平说:“人造肉理论上无胆固醇、无饱和脂肪,不含药残,低热量,这些对于传统的动物肉来说,都是招招致命,卖点很足。当然,人造肉即使在美国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技术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营养健康等方面个别企业还有功课需要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世辉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乔俊婧_NBJ11279

【版权与免责声明】此内容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109822508@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小平平( my.swjhq.cn)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