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型气垫登陆艇“水上漂” 可登上逾70%海岸

  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海南舰今年4月服役,与071型船坞登陆舰共同支撑起解放军立体化登陆作战的核心体系,它们列装的国产726型“野马”气垫登陆艇,具有航速快、通过性能强、精度高等特点。该气垫艇强大的垫升力使其几乎悬浮在水面上“打水漂”,劈波斩浪,跨越障碍,快速将主战坦克、两栖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和作战人员运送上岸,迅速形成陆上重装火力网,成为海军三大舰队登陆支队的攻击尖刀。

  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到达作战海域后,通常需停在敌方岸基火力攻击范围之外,然后由直升机、气垫登陆艇分别在空中和水面进行登陆投送。因此,气垫登陆艇被称为是两栖登陆作战的拳头和尖刀。今年4月23日,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海南舰服役。作为主要依靠空中力量实施登陆作战的“直升机母舰”,075型可搭载30多架直升机,而坞舱内可装载3艘726型气垫登陆艇。而071型船坞登陆舰则以渡海登陆为主、空中力量为辅,坞舱可搭载4艘726型登陆艇,此外可搭载6架直升机。

  负重逾50吨 运载士兵坦克工程车

  作为国产中型气垫登陆艇,726型拥有“野马”美誉,是在2008年071型船坞登陆舰首舰崑崙山舰服役后量身定制的,后陆续列装海军三大舰队的登陆舰支队。满载排水量达160吨,载重量超过50吨。作为协同作战装备,“野马”可以快速将主战坦克、两栖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和作战人员运送上岸,迅速形成陆上重装火力网,改善两栖作战初始阶段攻击突破能力。

  726型气垫登陆艇具有航速快、通过性能强、精度高等特点,简言之即快、稳、准。首先,快。其从母舰坞舱驶出入水后,仅用几秒钟就可将速度提高到40节,并能够以50节(约92.6公里/时)的航速快速劈波斩浪,直抵岸滩。在防护火力方面,726型登陆舰主要依靠2挺14.5毫米重机枪以及2挺7.62毫米轻机枪。其次,稳。气垫艇是依靠由鼓风机产生的喷出高压空气流,在船体与水面或地面之间形成厚厚的气垫,强大的垫升力使“野马”几乎悬浮在水面上“打水漂”。

  越障好手 可登上逾70%海岸

  同时,“悬浮”模式也让“野马”具有高超的越障能力。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引爆地雷、水雷,逾越小型水下障碍物,上岸后可轻松跨越岸滩上垂直高度几十厘米的墙体。传统坦克登陆艇只能在15%的海岸进行的登陆,而“野马”能登上超过70%的海岸。再次,“精”。这要求上岸位置精准、水线深度精准、登陆时间精准。“野马”能够准确掌握风流、潮汐、地形地貌。在靠近岸滩时,降低垫升高度、增加推力,实现快速精准抵滩,误差控制在20米以内。

20秒内完成充气 收放自如

  图:早前央视披露了“野马”进出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画面。\视频截图

  为了确保快速行驶,726型“野马”气垫登陆艇装备了2台採用涡扇航空发动机技术改进的QC-70舰用燃汽轮机,体积小,功率大。巨大的空气螺旋桨既可以辅助提供动力,还可通过改变桨叶旋转角度,控制气垫艇的稳定性。

  “野马”以柴油为燃烧介质,主要出於柴油通用性好的考虑。既方便在母舰进行补给,同时“野马”又可以为自身运送的坦克、装甲战车等登陆装备进行补给。

  “野马”的黑色气垫,可有效减少航行时的水助力和摩擦力。气垫中藏着很多橡胶管,风机输送风力到橡胶管完成充气。气垫材质坚硬,耐腐蚀,确保越过沙滩、淤泥、沼泽、近岸海底陡坡、小型礁石等各类複杂地形。

  非战鬥状态时,“野马”将气体放空,节约空间;执行作战时,则可十几秒内快速充气,并且根据作战水域不同,调节充气量,切换全垫升或半垫升状态。“野马”甲板还有专门的坦克辗压轨道,使用锁具和链条,将重型装备牢牢固定在甲板上。

  可以说,“野马”气垫登陆艇,令075型两栖攻击舰和071型船坞登陆舰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确保抢滩登陆的完整战鬥力。

“飞豹”超音速突防 千枚实弹射靶

  南海舰队航空兵近日开展实弹攻击训练,出动几十架次歼轰-7“飞豹”发射数千枚实弹对海上靶标发起饱和攻击,锤炼实战背景下的突击突防和多元攻击方式。

  此外,今年2月19日,解放军首次派歼轰-7与歼-16等共同巡航台湾周边空域。而后,歼轰-7多次参与了该项巡航。

  歼轰-7是解放军首款战鬥轰炸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多可设10个弹挂架,搭载“霹雳”系列近距空空导弹、“鹰击”系列反舰导弹、KD-88空地导弹、“雷电”反辐射导弹、“雷霆”“飞腾”精确制导炸弹等,具对地、对海、空战打击能力,是战场多面手。

  “飞豹”本是专为海军航空兵设计的战机,设计目的就是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目前,歼轰-7仍是除轰-6系列之外最主力的空对海打击手段。

  对於空军,歼轰-7承担对地支援任务。随着“炸弹卡车”歼-16多用途重型战机服役,歼轰-7在空军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歼-16价格昂贵,更侧重对空作战。2019年亮相的歼轰-7AⅡ採用了部分歼-16的技术,更换了新一代火控、飞控、供电系统及弹射座椅等,可与歼-16梯次搭配,丰富战场打击方式。

外军动向/俄基洛级改进型柴电潜艇下水

  图:日前,俄罗斯“马加丹”潜艇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网络图片

  俄罗斯“马加丹”号潜艇日前在圣彼得堡下水,未来将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该潜艇属於“636.3型第二批次”第3艘柴电动力潜艇,属基洛级改进型,被认为是目前全球静音性能最好的潜艇之一,有“大洋黑洞”之称。航速达20节,最大潜深300米,自持力45天,潜航排水量4000吨。

  2014年至2016年,俄罗斯建造了6艘“636.3型第一批次”改进型潜艇。2016年,俄海军部造船厂签订为太平洋舰队製造6艘“636.3型第二批次”潜艇的合同。第一艘“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2019年3月下水,同年11月交付海军服役。第二艘“沃尔霍夫”号2020年10月服役。第四艘“乌法”号计劃於今年年底下水。

外军动向/美智能导弹“弹簧刀”巡飞索敌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4月底签订採购“弹簧刀”600型巡飞弹的合同。该巡飞弹未来将配装舰船平台,计劃2022年交付完成。

  巡飞弹是介於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之间的智能化导弹。其特性是能够对目标区域以较低速度飞行较长时间进行侦察,然后由操作人员确定目标后发起攻击,作为打击性武器的性能优於自杀式无人机。目前全球较有代表性的巡飞弹包括俄军“柳叶刀”、以色列“英雄”以及美军“弹簧刀”。

  “弹簧刀”基本型是一种单兵筒式发射巡飞弹,并已发展出车载型、机载型等型号。“弹簧刀”600型是最新改型,2020年10月首次对外公布,重22.7公斤,採用破甲战鬥部和光电/红外导引头,弹体中部装有GPS天线和接收机,射程40公里,最大速度51米/秒。该巡飞弹配用平板电脑火控装置,借助彩色视频摄像机,巡飞弹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实时传回彩色视频信号,士兵可在屏幕上点击目标下达攻击指令。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7例 其中20例本土均在广东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广东3例,上海2例,福建1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20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4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60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76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3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28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613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1099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247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6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3例(均在广东);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6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例(境外输入1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00例(境外输入36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004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837例(出院11572例,死亡21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51例(出院49例),台湾地区8160例(出院1133例,死亡109例)。

深圳1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11例属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巨平在30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5·21”疫情以来,深圳已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个案1至个案11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属于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新增2个个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待出。

  常巨平称,深圳对重点场所开展环境样品检测,共2298份。其中15份阳性,为已公布阳性感染者的工作住所,环境药品、环境标本,其余暂时未发现阳性。

  5月30日,深圳新报告2例无症状感染者;两者为夫妻关系。

  个案12为夏某,男,52岁,居住在盐田区盐田街道东海道106号9号小区,工作场所为盐田港综合保税区,日常在办公室工作。曾在5月22日到过龙岗区西坑社区,5月29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个案13为夏某妻子,何某,女,50岁,为家庭主妇。5月29日作为夏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初筛阳性,5月30日经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两人均已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此外,疫情发生以来,深圳累计已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共计1384人,累计排查管控重点人群和一般接触者117.56万人。除了已公布的阳性个案外,其余筛查的核酸检测,未发现阳性。

  常巨平提及,鉴于此次疫情的传染源与盐田港区作业人员高度相关,已将在盐田港工作的从业人员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对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实行“一天一检” ,对其中分散在深圳市各区的居住楼栋以及相应楼栋,实施“七天三检”的全员核酸检测。截止至5月30日12时,除个案12、个案13外,目前未发现其他阳性个案。

  与此同时,深圳市对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暴露风险高的行业领域从业人员也开展了全面的核酸排查检测。深圳对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共13万人开展了全员的核酸检测,目前已检测完毕,均为阴性;对全市的农贸市场、冷库、冷链物流企业和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从业人员实行了全员的核酸检测,截止至5月30日14时,已检测人数为22.28万人,均为阴性。

中疾控研究员:我国灭活疫苗技术路线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

  截至5月28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6亿剂次。从5亿到超6亿,只用了5天,接种速度再次加快。疫苗接种为何提速,我国的群体免疫屏障什么时候能够建成?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我国的疫苗生产又将如何应对?对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尽量让有接种需求的群众都能尽快接种上疫苗。与此同时,可供大家选择的疫苗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两针、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只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两针的灭活疫苗和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疫苗,疫苗接种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我们在一开始研究启动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条技术路线会成功,所以要多试几把。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边,万一这条路线不成,大家就没有苗了。所以为了多保险,各条技术路线都布局,非常走运的就是,多种方式全部成功了,就是A程的病毒由于进化上人的免疫系统比它强。不管走哪一条免疫的技术路线来制备疫苗,我们都能成功,都能对付这个病毒。

  那么这三种疫苗各有什么特点呢?据了解,只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俗地说,腺病毒像货车一样,可以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断,将其高效地送到细胞内表达抗原,单针接种就可诱导免疫保护反应。需要打两针的是灭活疫苗,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疫苗。它将活病毒灭活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需要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成疫苗。尽管这三种疫苗类型不同,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现在,因为国外一些地方疫情蔓延态势依旧,并且不断出现变异毒株,一些老百姓担心,现在市面上的疫苗会不会对一再变异后的病毒没有效果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它们会对疫苗的综合抗体会有大概十个、二十个百分点的下降,那么疫苗还是维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保护率。所以说,现有的疫苗还都是可以来应付这些变异病毒。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快一点接种,因为这个病毒变异会继续发生的,要想阻断变异,防止完全能逃脱疫苗的免疫监视的变异株,就要阻断它的传播,不给它机会继续变异。

  专家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接种疫苗速度,阻断病毒传播和变异的速度。另一方面,根据现有疫苗生产的机制,如果真正发生了变异严重的毒株,疫苗生产又如何应对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我们已经在针对这些变异株研究新一代的疫苗,当然国家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供应不要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这个早期流行株变成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那么一个生产周期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疫苗,所以百姓不用担心。

  除了严密追踪和研究变异毒株之外,距离我国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时间已经接近6个月。也有老百姓想了解,在6个月之后,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会失效,是否需要重新接种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六个月之后的大人群监控数据正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初步的情况看,大概一半左右抗体还是可以的。我们会根据科学数据,确定我们国家已经接种的人群,接种时间比较长的人群在什么时间应该进行加强针的免疫。

  所谓加强针就是在首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之后,根据追踪实验免疫消退的状况,再决定是否补充接种针剂,以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照专家的解释,根据目前的研究,接种疫苗六个月之后,部分人对病毒仍然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因此目前来说,最紧要的还是完成首次疫苗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每单日的接种量长期维持在五百万剂次以上,最近加速到一千万剂次以上,接种潜能突破单日两千万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按照现在国家规划的节奏去进行接种,是完全可以实现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目标的。

  (原标题:《我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 专家权威解答你最关心的问题!》)

广州发布致市民倡议书:广州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

  广州市文明办30日发布《致广州市民的防疫倡议书》,向全市市民倡议科学防范莫恐慌、申报信息莫隐瞒、公共场所莫聚集、讲究卫生莫马虎,同时倡议市民在测温及维护秩序、防疫物资调运、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启动应急预案,该市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

  在申报信息方面,广州市文明办倡议市民遵守防疫规定,如实申报个人信息,主动配合防疫人员核对信息、测量体温、查验“穗康码”等有关工作。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行史、接触史。

  在公共场所,广州市文明办倡议市民提高警惕意识,避免侥幸心理,不扎堆、少聚集。外出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防护距离。参与核酸检测或疫苗接种时,遵守秩序、听从指挥、礼让老弱,严防聚集引发相互传染风险。

  此外,在疫情防控方面,为阻断疫情扩散,广州市番禺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在南村镇南村社区、梅山村、坑头村,洛浦街南浦岛区域范围内:所有人员减少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除外)、学生儿童托管机构一律停业,幼儿园、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餐饮场所禁止堂食。中小学阶段学校(有住宿条件和全封闭管理条件的初三、高三除外)暂停线下教学,初三、高三年级有住宿条件的,在校实施全封闭管理,没有住宿条件的,居家开展线上教学。

广州:离穗旅客应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0日晚发布通告,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决定暂时对离穗车辆和人员采取相关管理措施。

  据通告,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因未能及时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按时出发的旅客可申请免费退改签。

  离穗出省的小型汽车司乘人员,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备查验。

  为确保货运车辆正常运行,广州市将设立若干干线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为货车司机提供核酸检测免费服务,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

  通告自2021年5月31日晚10时起实施,失效日期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