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使命/红军街人人讲《大公报》 红色基因代代传

  图: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守护人员谢富全表示,将继续讲好哈达铺与《大公报》的故事。\大公报实习记者郭涛摄

  走进哈达铺小镇红军街,两旁古老的房屋、飘扬的红军军旗、醒目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标语、穿着红军服的村民和游客,无不彰显着这座红色小镇的魅力。在这里,虽然不是每位村民都能完整讲述那段历史,但却是人人都知道红军在哈达铺和《大公报》的故事。许多亲历者的后代更是接力传承,将红色基因注入血液,代代相传。

  邮政代办所成重点保护单位

  “这里已经恢复了旧貌。”今年44岁的谢富全是邮政代办所的守护者,如今的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哈达铺红军街上重要的旅游打卡地。邮政代办所里,1:1覆製的《大公报》上《陕北军事形势转变》等标题依旧醒目。“我家祖上就在这里开中药舖,我也从小就听家人讲《大公报》的故事,从28岁开始,我已经在这里守候了16年了。”

  刚来邮政代办所时,这里仅有一个柜枱、一个货柜和一张桌子,后来增加了形态逼真的人物石像,以及《大公报》的复印版。只有高中学历的谢富全,起初并不能全部认出《大公报》上的繁体字。于是,他就从哈达铺纪念馆讲解员那里请教,遇到前来旅游的文化学者,他也认真聆听,填补了知识空白。如今,谢富全不仅全部能认得店里《大公报》上的繁体字,同时还能很自信地讲出这段历史。他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前来了解哈达铺与《大公报》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公报》与甘肃这片红色热土渊源极深。多年来,《大公报》持续关注哈达铺,关注甘肃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受到当地媒体一致好评。此次《大公报》赴哈达铺采访,更是受到甘肃当地媒体的极大关注。《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市电视台、新甘肃、中国兰州网等当地媒体,亦跟随《大公报》一起全程进行了报道。《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告诉记者,此次采访活动恰逢《大公报》创刊119年之际举办,不仅是一次重访,更是对红色文化新的传承。\大公报记者 张仕珍

重温历史/助力红色旅游 小镇年接待60万客

  图:哈达铺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前重温历史,邮政代办所里“阅读”《大公报》,吃一碗红军凉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哈达铺,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年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

  “随着近年来哈达铺知名度在全国日益提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对当地经济的提升非常明显。”哈达铺镇党委书记王永刚表示,当地很多群众都通过开小店、办民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大公报》的故事,正是吸引游客前来的一个主要招牌。”

  “未来哈达铺的红色旅游还将有更大的动作,给游客呈现一个古色古香的红色小镇风貌。”王永刚说,目前哈达铺正邀请国内一流的团队做规划设计,将通过对整体镇区的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閒置资产的盘活,不断提升镇区的旅游服务水平。

  除了蓬勃发展的红色旅游产业,这座甘川古道上的红色小镇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种植中药材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1935年,红军达到哈达铺的时候,中药材作为军需储备物资之一被大量采购。

  近年来,哈达铺通过出台产业奖补“十条路”政策,由合作社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3万亩,主要种植当归、黄芪、大黄、党参,年人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今后当地亦将通过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大公报记者 李晓蓉、实习记者 郭涛

不忘初心/中医后人续写“一把铜勺”故事

  图:中医世家畅辉民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继续为百姓看病服务。\大公报记者张仕珍摄

  哈达铺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中医自古便在当地盛行,并在救治红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家族第四代中医传人,畅辉民从小就听父亲讲太爷爷畅通医治红军战士和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1935年9月,一路坎坷的红军到达哈达铺。彼时,畅通已经行医大半辈子,因医术高明而闻名十里八乡。“当时有很多红军找太爷爷看病。太爷爷领着还是学徒的父亲,一个把脉、开药方,一个背药箱、抓药,一老一小给红军看病。”

  曾祖父曾为周恩来治病

  畅辉民说,因为长征路上辛苦跋涉,积劳成疾,周恩来到达哈达铺时,肝囊肿病情恶化,身体十分虚弱。有一天,一位红军战士来请畅通为周恩来看病,在其悉心调理下,周恩来的身体明显好转。“后来,周总理到我家登门拜谢,并送去医疗费用,我太爷爷坚持不收,总理便将随行多年的一把铜勺赠与留作纪念。”畅辉民说,那把铜勺他家珍藏了几十年,后来他的父亲将铜勺捐赠给了甘肃省博物馆。

  而今,在哈达铺周恩来旧居同善堂的斜对面,畅氏诊所历经四代传承,依然伫立在那里。畅辉民告诉记者,他将继续秉持先辈们的初心,在为百姓行医看病的同时,亦将这种传统继续传承下去。\大公报记者 刘俊海

习近平颁命令状 4名将军晋升上将

  图:7月5日,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颁发命令状。这是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5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颁发命令状。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是:南部战区司令员王秀斌、西部战区司令员徐起零、陆军司令员刘振立、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巨乾生。

  向“反恐尖刀中队”授旗

  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同日在京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反恐尖刀中队”荣誉称号的武警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机动支队特战大队特战1中队颁授奖旗,并同该中队代表合影留念。

  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武警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部特战一中队“反恐尖刀中队”荣誉称号。命令要求,全军部队要向该中队学习,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练就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上得去、打得赢;培塑迎敌亮剑的英勇作风,大力弘扬我军特有的革命精神,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品质,面对考验勇往直前,面对危险无惧无畏,锻造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血性胆气。

  签署通令 2单位4个人记功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2个单位、4名个人记功。给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中心二室、63691部队记一等功。给94333部队飞行员宋志国记一等功;给陆军航空兵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都基焱、空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教授陈西宏、火箭军某研究所研究员孙向东记三等功。

专家:总书记“七一”讲话显示中央治港方针政策未变

图:4月15日,香港特区教育局联同全港学校举办多项配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学生活动。\中通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强调,“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此,北京多位业界专家5日对大公报表示,综观总书记的讲话,既对过去几十年港澳工作进行了总结,也对港澳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进一步融入民族复兴战略构想做了强调。此外,讲话再次表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也表达了坚定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显示中央治港方针政策未变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5日对大公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场合,对香港问题的重要表态,主要透露出两层含义:其一,讲话从历史的高度对过去几十年港澳工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基本结论;其二,在启航第二个百年征程的背景下,讲话再次强调了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把香港、澳门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的重要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此间亦表示,近一年多来,制定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过程中,有港人担心中央治理香港的政策是否会改变。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一重大场合重申了中央对港澳的基本方针政策,显示了中央治理港澳的方针政策没有改变,是一脉相承的。

  坚决反对外力干涉香港事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5日对大公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还释放出两个重要信号:其一,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决心和意志是无比坚定的,中国将一如既往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其二,中央乐见并将确保香港之繁荣稳定,而香港繁荣稳定的前提之一便是有效落实中央管治权、落实特区维护国安的法律制度。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亦对媒体表示,在当今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力;也唯有加入到民族复兴的伟业当中,香港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新征程上,香港的爱国者阵营希望快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香港所长”与“国家所需”之间寻找结合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屠海鸣还表示,就香港而言,“一国两制”怎样搞?由中国人说了算,由基本法说了算,而不是由西方政客说了算。他们没有资格对“一国两制”指手画脚。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的命运理应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讲话强调特区维护国安责任

  【大公报讯】记者张宝峰北京报道: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王江5日对大公报说,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同时也是香港回归24周年,还是香港国安法颁布一周年,这几个时间点都契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新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法治港、维护国家安全防线的一种决心,同时也强调了爱国者治港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和一系列措施共同的作用下,使“一国两制”重新回到正轨。所以总书记在这个场合提到这些原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在这些政策上的延续性和统一性,那同时也是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涉港工作定下了一个基调。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近日对媒体表示,习近平的论述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国两制”事业的创立者、实践者与维护者,将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初心,并继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继续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习近平强调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亦指出,香港国安法已实施一周年,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了这项工作对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重要性。香港政治局面稳定后,中央也在推动特区政府着力解决经济民生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促进香港与内地乃至全球经济融合发展,对香港未来经济社会民生发展会有根本性的改善。

香港各界热议总书记讲话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 吴国安

  香港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好地和更正确地认识在党领导下文明、开放和强大的中国。

  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 卢锦钦

  我们将积极学习党的一百年奋斗史,在中央领导下,香港实现国安立法及新选举制度改革落地,让香港走向稳定繁荣发展的新里程。

  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 施荣怀

  不要低估人民捍卫主权的决心和能力,逾14亿中国人民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我们相信香港未来一定会更好,“一国两制”会更加成功。

  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大公报讯】记者张宝峰北京报道:谈及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体会,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5日对大公报说,自己反复读了总书记讲话原文,最大的体会是两个方面:其一,讲话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有着强烈的中华大家庭的温馨感;其二,讲话再一次给香港繁荣稳定发展定了调,让大家对未来的发展都更有信心。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让香港迅速恢复了稳定。后面我们怎样走,这次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最大的底气。”冯国佑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这样一个极其重要又特殊的场合,总书记用了一整段文字谈及港澳,并在其他地方也多次强调中华大家庭的重要性,这些表述都让我们倍感温暖,收获了进一步前行的力量。

  在天安门现场参加了庆祝大会的香港商会文创产业负责人梁家僖5日亦对大公报表示,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感到无比振奋和激动,“接下来,我要把连接祖国传统文化和香港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并把更多内地港人的故事用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力量。”

锺南山:中国疫苗研发慢 因没病人了

  【大公报讯】综合人民日报、观察者网报道:近日,锺南山院士在沪参加上海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他在演讲中谈到:“为什么我国的疫苗研发看起来比较慢,因为在中国由于防控有效,我们没有办法在中国做第三期临床实验,因为没有病人了,所以三期临床试验只能在国外做。”

  “在国外做就很苛刻,谈判各种条件。9个临床三期试验中,有的打了中国疫苗,感染率、住院率以及ICU死亡率都有明显改善。”锺南山表示,中国现在有71个疫苗正在研发,9个在临床三期试验中,有2个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已经列入了紧急使用清单。

  锺南山说,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是时刻关注社区的防控措施,第二是建立群体免疫。“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对感染、肺炎、重症的保护率都是有效的,所以放心注射国产疫苗,对Delta株都有效。疫苗如果保护率70%,至少要打80%人口才能达到群体免疫。”

  “我们国家全程打完疫苗的现在占人口的42.8%,我们打得很快,下半年更快。记者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开国门?就这个问题,不是仅仅我们一个国家做好就可以,因为‘一隅不安、举世皆危’,需要全世界的努力。”锺南山说。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微博消息,7月5日0时至24时,云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1例(境外输入)。

  截至7月5日24时,云南省现有确诊病例75例(本土6例,境外输入69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本土2例,境外输入1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新增确诊病例信息:

  确诊病例1:女,47岁,缅甸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2:男,39岁,缅甸籍,轻型;

  确诊病例3:女,38岁,缅甸籍,轻型。

  上述3人在瑞丽市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1例、轻型2例)。

  确诊病例4:男,32岁,中国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5:男,18岁,中国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6:男,27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7:男,29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8:男,26岁,中国籍,普通型;

  确诊病例9:男,38岁,中国籍,普通型。

  上述6人近期居住在缅甸。分别于6月20日-7月4日自陆路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运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月4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4例、轻型2例,缅甸输入)

  确诊病例10:女性,35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11:男性,54岁,中国籍,轻型。

  上述2人近期居住在印度尼西亚。7月2日自航空口岸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运集中隔离点隔离医学观察。7月4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印度尼西亚输入)。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信息:

  无症状感染者1:男,7岁,缅甸籍;

  无症状感染者2:男,3岁,缅甸籍。

  上述2人在瑞丽市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3:男,32岁,中国籍;

  无症状感染者4:男,30岁,中国籍。

  上述2人近期居住在老挝。6月30日-7月4日自陆路口岸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运集中隔离点隔离医学观察。7月4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老挝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