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轿车撞人致5死5伤案续: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据大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6日,大连市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大连“5·22”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5月22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投资失败无法接受,失去生活信心,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11时40分许,刘某驾车沿唐山街行驶至五惠路路口时,在等候绿灯指示后突然在7秒钟内将所驾车辆车速从0时速加速至108公里/小时(该路段限速60公里/小时),并冲闯红灯,以驾车冲撞路人的极端方式实施犯罪,造成5死5伤。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将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将于6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等。

  202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2021年4月下旬,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草案二次审议稿增加强化口岸建设和监管的规定;对境外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之间的货物和物品进出口,明确以自由进出为原则、负面清单管理为例外的管理原则;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2021年4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公布了草案二次审议稿,共八章、五十七条,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28日。

穗港澳少年体验农耕传统教育

  图:两个学生一起提着採摘的满篮子蔬菜,走过阴凉的菜棚。\受访者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烈日之下,来自穗港澳的小学生头戴草帽,有的蹲在绿油油的田畦採摘蔬菜,有的合力提着菜篮子走过荫凉的棚架……20日,第五届越(越秀区)港澳三地青少年农耕体验营开营,来自香港、澳门及越秀的200多名青少年齐聚广东四会,体验农耕乐趣。

  据了解,项目迄今已举办至第五届,累计组织超过1700名穗港澳青少年进行农耕体验。今年体验营结合疫情防控需要,首次依讬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组织一二年级的港澳学生跟随五六年级的本地学生开展为期一天的体验活动。

  带队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老师告诉大公报,这次活动内容包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等爱国主义教育,体验耕地、播种、植树等传统教育,参观金融体验馆等国情教育,是历届以来参与学生年龄最小、体验内容最多、学习类型最广的一次。

  “以往都是带香港、澳门的学生过来参加体验营,这次是我自己的小孩过来,感受特别深。”身为越秀区香港地区组政协委员,同时又是参与本届活动的港澳学生家长,何宇力对体验营讚不绝口,“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港澳青少年能够直观了解国情,亲身体验传统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进爱国情怀,让爱国爱港爱澳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深无人驾驶地铁试验 最高时速120公里

  图:深圳地铁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列车。\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大公报讯】记者黄仰鹏深圳报道:深圳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地铁20号线一期工程列车热滑试验20日顺利完成,试验最高时速达到120km,标志着该工程供电等系统施工质量及各项参数已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深圳地铁将迈入无人驾驶时代。

  “热滑试验”是在地铁线路送电的情况下,依靠地铁列车自行运行,对地铁供电、信号、通信、线路、机电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的试验方式。由於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工程是全国首条採用车—车通信信号系统的地铁项目,也是深圳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面临着高标準、高质量等方面的新要求,这也意味着此次“热滑试验”节点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起於机场北站,止於会议中心站,全线均位於宝安区,远期预留延伸到东莞的条件。线路全长8.43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5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採用A型车8节编组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设机场北车辆段。

5G、北斗导航等技术加持 我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近几十年,中国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铁路、公路网络。从1987年的0公里到2020年的16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后来居上,已成为全球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铁里程则达到3.79万公里,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中国开始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有媒体估算,如果将中国所有的高速公路首尾相连,足可以绕地球近4圈。与此同时,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更为中国高速公路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自动除雪等,亦将陆续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国也开始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国铁路和公路总里数不断增长,将内地一线城市与二三线的乡镇交通逐步打通,缩短了各地往来的距离,不仅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亦方便了民众出行和流动,更构成了综合国力的提升。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足足晚了几十年,但却能后来居上。1987年时,中国高速公路尚“一无所有”,到了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6万公里,首次超越美国,此后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6万公里,覆盖99%的大中型城市,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近4圈。

  光伏路面 汽车边走边充电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高速公路不只有“长度”,更有“智慧”。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指出,推进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9个省市试点智慧公路建设,包括应用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支持自动驾驶、自动收费(根据车辆行驶里程自动扣取费用);实时监测、预警路面状况,遇到结冰等情况,可自动启动路面下铺设的加热电缆进行除雪工作;在高速公路两侧或路面增加光伏(太阳能)发电设施,令电动车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充电。

  “八纵八横” 占全球总里程2/3

  从“中国名片”到“新四大发明”,高铁已经成为见证中国发展的新标签。与中国高速公路一样,从“零”起步到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中国只用了十多年时间。2020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近3.8万公里,较5年前增加了近1倍,主要大中城市基本都有了高铁。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正式开通,标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铁时代”。到2020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高铁里程达到3.7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2/3,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八纵八横”规划中近7成高铁路线已开通,覆盖了95%的10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

回顾历史/零的突破 沪嘉高速1988年通车

  图:1988年10月,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群众举行庆祝典礼。\资料图片

  1988年10月,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在上海通车,这条总长度20公里的高速路联通上海市区的中环沪嘉立交桥以及嘉定南门交通枢纽,将原本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鐘,揭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同年,另外2条高速路也相继通车,内地高速公路里程从0公里上升至147公里,结束了中国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时任沪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助理的副总工程师张奎鸿回忆,这条公路在当年一度引发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上海交通运输条件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建设新公路。反对声音认为,高速公路成本太高,而当年中国汽车工业并不发达,无必要修建时速120公里的高速路。最终,上海还是通过了这一方案。

  自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开始,中国大陆高速公路迅速发展。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万公里,首次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万公里,稳坐“全球第一”宝座。 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国产高温超导磁浮 挑战603公里时速纪录

 

  去年底,中国国家铁路局曾表示将在未来5年推进中国轨道交通取得科技新突破。今年伊始,中国轨道交通科技便传来好消息。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并且自主制造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1月13日正式在四川成都启用,这条试验线也是世界第一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真车试验线,标志着中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巨大突破。

  据了解,首架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设计时速高达620公里,与低温超导磁浮相比,高温超导磁浮的自稳定性更高,是国际上认可的高铁快速运行技术。目前,大气环境下陆地交通最快速度纪录时速为603公里。中国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设计时速更高,有望可以创造新纪录。

  中国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曾经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着重推动中国铁路的科技创新,包括研发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高温超导磁悬浮工程化样车试验线正式启用,无疑是中国攻克高速磁悬浮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有消息指,接下来,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1到2条商业运行线,之后形成规模发展,建立世界领先的磁浮交通体系。

谴责美舰穿台海闯西沙国防部促美停止挑衅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中通社报道:5月18日美国“威尔伯”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5月20日该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20日晚表示,美国军舰几天内连续穿航台湾海峡、闯入我西沙领海,是严重挑衅行动,性质十分恶劣,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我们要求美方认清形势、停止挑衅,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多做有利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不要为中美两国两军关係製造障碍和麻烦。中国军队将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8K高清修复 党史经典上色

  【大公报讯】据央视新闻报道: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党史经典 彩色重现──党史经典影像素材4K/8K超高清修复工程”5月20日正式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江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陈建刚,无锡市委书记黄钦等共同启动该工程。

  据介绍,整个修复工程计劃从现在起到明年十月前完成。

  按照“边修复、边使用”原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宣传中策劃推出短视频、纪录片和其他融媒体产品。总台超高清视音频製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提供“5G+4K/8K+AI”先进技术支撑。

  重现重要历史场景

  修复工程旨在对中国共产党各主要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经典影像素材,特别是年代久远的黑白影像,运用先进的4K/8K超高清彩色修复技术进行画质增强、色彩还原,清晰真实重现重要历史场景,为留存好、使用好党史珍贵影像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总台已陆续推出《觉醒》《山河》等微纪录片,获得广大网友热烈反响。

  网友纷纷留言“幸福生活是靠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铭记他们!”“太震撼了!向抗日英雄致敬!”

心心相印/520情人节 Z世代“云”示爱

  图:剧本杀已成为时下年轻人破圈社交的新方式。图为在玩实景剧本杀的年轻人。/受访者供图

  不知何时,有人将“520”破译成“我爱你”的爱情密码,掀起了一场关乎爱情的“数字革命”。随着这组数字越来越多地与“我爱你”关联,“520”凭藉着网民们的自发认同,成为了中国的网络情人节。花式示爱逐渐受到Z世代的青睐,线上“云相亲”打破距离与空间限制、线下剧本杀既能藉由遊戏擦出火花,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社交乐趣。/大公报记者 曾萍

  “不好意思,今晚的场地已经预订满了。”南宁九魂城剧本杀店负责人黄盛拿起手边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水,他没想到在“520”这天竟然有不少玩家电话谘询预订。“今天谘询的多是三两好友或者是单独一人的散客,没有情侣的人也总得找点可以认识新朋友的活动嘛,万一就遇到真爱了呢?”黄盛笑着介绍道。相比於传统的相亲模式,大多数年轻人更喜欢通过社交活动自然而然地认识朋友、产生感情,而承载着人们线下社交需求的剧本杀、密室成为了时下最时髦的交友方式。

  “一场剧本杀少则4人,多则10人,有时候人数凑不够我们就要在各种‘拼车’(拼玩家)群裏组队。一场四五小时的剧本杀,玩家们或沉浸於故事的情感一同哭泣,或共同推理搜证找到兇手,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还可以相约下次一起玩本。”今年大三的陈旭就是一个剧本杀爱好者,而他和女朋友也是在玩剧本杀时认识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年轻人逐渐意识到线上社交带来空虚的慰藉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渴望,亦渴望回归现实的线下社交,使生活更加平衡和谐。

  密室、剧本杀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社交破圈的新方式。据中青校媒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大学生曾参与过密室逃脱或剧本杀,其中87%大学生都被其新颖有趣的形式所吸引。

  “云相亲”逐步熟络免尴尬

  “情人节连路边的垃圾桶都收到花了,而你却没有!”每到情人节,网络上总不乏“单身狗”们自嘲的段子。前几天,“中国超2亿人单身”的话题衝上微博热搜。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特别体现在婚恋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视频相亲等新兴线上婚恋手段解决婚恋问题。同时,其陌生社交行为也在向狭义的两性社交平台转移,其异性交往行为也逐渐向线上偏移。

  《2021大众“云相亲”婚恋报告》显示,在有婚恋意向的90后中,超过90%的受访者有意愿尝试或已经尝试过视频相亲。在尝试过视频相亲的受访人群中,75.8%的90后满意视频相亲效果。“先在网上聊看看是否三观契合,如果聊得投机还能再视频,看看是否合眼缘。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减少了初次见面的尴尬,感觉更好。”芳芳和丈夫便是通过“云相亲”认识并相爱结婚的,她认为通过大数据匹配、直播聊天互动、互赠礼物的新型“云相亲”,既还原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沟通聊天场景,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社交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