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动向/俄基洛级改进型柴电潜艇下水

  图:日前,俄罗斯“马加丹”潜艇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网络图片

  俄罗斯“马加丹”号潜艇日前在圣彼得堡下水,未来将加入太平洋舰队服役。该潜艇属於“636.3型第二批次”第3艘柴电动力潜艇,属基洛级改进型,被认为是目前全球静音性能最好的潜艇之一,有“大洋黑洞”之称。航速达20节,最大潜深300米,自持力45天,潜航排水量4000吨。

  2014年至2016年,俄罗斯建造了6艘“636.3型第一批次”改进型潜艇。2016年,俄海军部造船厂签订为太平洋舰队製造6艘“636.3型第二批次”潜艇的合同。第一艘“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2019年3月下水,同年11月交付海军服役。第二艘“沃尔霍夫”号2020年10月服役。第四艘“乌法”号计劃於今年年底下水。

外军动向/美智能导弹“弹簧刀”巡飞索敌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4月底签订採购“弹簧刀”600型巡飞弹的合同。该巡飞弹未来将配装舰船平台,计劃2022年交付完成。

  巡飞弹是介於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之间的智能化导弹。其特性是能够对目标区域以较低速度飞行较长时间进行侦察,然后由操作人员确定目标后发起攻击,作为打击性武器的性能优於自杀式无人机。目前全球较有代表性的巡飞弹包括俄军“柳叶刀”、以色列“英雄”以及美军“弹簧刀”。

  “弹簧刀”基本型是一种单兵筒式发射巡飞弹,并已发展出车载型、机载型等型号。“弹簧刀”600型是最新改型,2020年10月首次对外公布,重22.7公斤,採用破甲战鬥部和光电/红外导引头,弹体中部装有GPS天线和接收机,射程40公里,最大速度51米/秒。该巡飞弹配用平板电脑火控装置,借助彩色视频摄像机,巡飞弹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实时传回彩色视频信号,士兵可在屏幕上点击目标下达攻击指令。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7例 其中20例本土均在广东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广东3例,上海2例,福建1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20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4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60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76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3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28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613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1099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247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6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3例(均在广东);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6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例(境外输入1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00例(境外输入36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004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837例(出院11572例,死亡21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51例(出院49例),台湾地区8160例(出院1133例,死亡109例)。

深圳1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11例属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巨平在30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5·21”疫情以来,深圳已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个案1至个案11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属于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新增2个个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待出。

  常巨平称,深圳对重点场所开展环境样品检测,共2298份。其中15份阳性,为已公布阳性感染者的工作住所,环境药品、环境标本,其余暂时未发现阳性。

  5月30日,深圳新报告2例无症状感染者;两者为夫妻关系。

  个案12为夏某,男,52岁,居住在盐田区盐田街道东海道106号9号小区,工作场所为盐田港综合保税区,日常在办公室工作。曾在5月22日到过龙岗区西坑社区,5月29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个案13为夏某妻子,何某,女,50岁,为家庭主妇。5月29日作为夏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初筛阳性,5月30日经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两人均已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此外,疫情发生以来,深圳累计已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共计1384人,累计排查管控重点人群和一般接触者117.56万人。除了已公布的阳性个案外,其余筛查的核酸检测,未发现阳性。

  常巨平提及,鉴于此次疫情的传染源与盐田港区作业人员高度相关,已将在盐田港工作的从业人员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对其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实行“一天一检” ,对其中分散在深圳市各区的居住楼栋以及相应楼栋,实施“七天三检”的全员核酸检测。截止至5月30日12时,除个案12、个案13外,目前未发现其他阳性个案。

  与此同时,深圳市对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暴露风险高的行业领域从业人员也开展了全面的核酸排查检测。深圳对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共13万人开展了全员的核酸检测,目前已检测完毕,均为阴性;对全市的农贸市场、冷库、冷链物流企业和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从业人员实行了全员的核酸检测,截止至5月30日14时,已检测人数为22.28万人,均为阴性。

中疾控研究员:我国灭活疫苗技术路线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

  截至5月28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6亿剂次。从5亿到超6亿,只用了5天,接种速度再次加快。疫苗接种为何提速,我国的群体免疫屏障什么时候能够建成?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我国的疫苗生产又将如何应对?对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尽量让有接种需求的群众都能尽快接种上疫苗。与此同时,可供大家选择的疫苗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两针、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只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两针的灭活疫苗和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疫苗,疫苗接种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我们在一开始研究启动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条技术路线会成功,所以要多试几把。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边,万一这条路线不成,大家就没有苗了。所以为了多保险,各条技术路线都布局,非常走运的就是,多种方式全部成功了,就是A程的病毒由于进化上人的免疫系统比它强。不管走哪一条免疫的技术路线来制备疫苗,我们都能成功,都能对付这个病毒。

  那么这三种疫苗各有什么特点呢?据了解,只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俗地说,腺病毒像货车一样,可以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断,将其高效地送到细胞内表达抗原,单针接种就可诱导免疫保护反应。需要打两针的是灭活疫苗,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疫苗。它将活病毒灭活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需要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成疫苗。尽管这三种疫苗类型不同,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现在,因为国外一些地方疫情蔓延态势依旧,并且不断出现变异毒株,一些老百姓担心,现在市面上的疫苗会不会对一再变异后的病毒没有效果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它们会对疫苗的综合抗体会有大概十个、二十个百分点的下降,那么疫苗还是维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保护率。所以说,现有的疫苗还都是可以来应付这些变异病毒。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快一点接种,因为这个病毒变异会继续发生的,要想阻断变异,防止完全能逃脱疫苗的免疫监视的变异株,就要阻断它的传播,不给它机会继续变异。

  专家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接种疫苗速度,阻断病毒传播和变异的速度。另一方面,根据现有疫苗生产的机制,如果真正发生了变异严重的毒株,疫苗生产又如何应对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我们已经在针对这些变异株研究新一代的疫苗,当然国家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供应不要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这个早期流行株变成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那么一个生产周期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疫苗,所以百姓不用担心。

  除了严密追踪和研究变异毒株之外,距离我国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时间已经接近6个月。也有老百姓想了解,在6个月之后,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会失效,是否需要重新接种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六个月之后的大人群监控数据正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初步的情况看,大概一半左右抗体还是可以的。我们会根据科学数据,确定我们国家已经接种的人群,接种时间比较长的人群在什么时间应该进行加强针的免疫。

  所谓加强针就是在首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之后,根据追踪实验免疫消退的状况,再决定是否补充接种针剂,以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照专家的解释,根据目前的研究,接种疫苗六个月之后,部分人对病毒仍然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因此目前来说,最紧要的还是完成首次疫苗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邵一鸣:每单日的接种量长期维持在五百万剂次以上,最近加速到一千万剂次以上,接种潜能突破单日两千万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按照现在国家规划的节奏去进行接种,是完全可以实现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目标的。

  (原标题:《我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 专家权威解答你最关心的问题!》)

广州发布致市民倡议书:广州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

  广州市文明办30日发布《致广州市民的防疫倡议书》,向全市市民倡议科学防范莫恐慌、申报信息莫隐瞒、公共场所莫聚集、讲究卫生莫马虎,同时倡议市民在测温及维护秩序、防疫物资调运、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启动应急预案,该市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

  在申报信息方面,广州市文明办倡议市民遵守防疫规定,如实申报个人信息,主动配合防疫人员核对信息、测量体温、查验“穗康码”等有关工作。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行史、接触史。

  在公共场所,广州市文明办倡议市民提高警惕意识,避免侥幸心理,不扎堆、少聚集。外出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防护距离。参与核酸检测或疫苗接种时,遵守秩序、听从指挥、礼让老弱,严防聚集引发相互传染风险。

  此外,在疫情防控方面,为阻断疫情扩散,广州市番禺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在南村镇南村社区、梅山村、坑头村,洛浦街南浦岛区域范围内:所有人员减少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除外)、学生儿童托管机构一律停业,幼儿园、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餐饮场所禁止堂食。中小学阶段学校(有住宿条件和全封闭管理条件的初三、高三除外)暂停线下教学,初三、高三年级有住宿条件的,在校实施全封闭管理,没有住宿条件的,居家开展线上教学。

广州:离穗旅客应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0日晚发布通告,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决定暂时对离穗车辆和人员采取相关管理措施。

  据通告,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因未能及时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按时出发的旅客可申请免费退改签。

  离穗出省的小型汽车司乘人员,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备查验。

  为确保货运车辆正常运行,广州市将设立若干干线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为货车司机提供核酸检测免费服务,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

  通告自2021年5月31日晚10时起实施,失效日期另行通知。

广州近7万环卫工人疫苗接种率达95.54%

广州近7万环卫工人2天内核酸检测率超98% 成广聚 摄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30日晚发布消息称,截至当天17时,全市近7万环卫人员接受核酸检测,检测率超98%。截至5月27日,广州市环卫工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5.54%(除被医疗部门确定为不适宜接种人群外)。

  据介绍,29日,广州市城管部门发布通知,组织全市环卫工人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重点优先安排负责隔离酒店、封闭管理区域生活垃圾收运的环卫工人、以及负责上述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运行人员进行检测。

  海珠区等市辖区按照“减少流动”的原则,组织动员、安排18条街道及主次干道、河涌保洁、公厕保洁、垃圾收运等环卫人员在全区50余个核酸检测点就近开展核酸检测。海珠区城管部门、卫健部门开辟环卫人员核酸检测“绿色通道”。截至30日17时,该区完成全体7664名环卫人员核酸检测,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广州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以来,该市推进环卫人员疫苗接种工作,截至5月27日,广州市环卫工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5.54%(除被医疗部门确定为不适宜接种人群外)。

  广州市城管部门成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办公室,印发接种工作方案,与卫健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现场秩序管理、不良反应处置、差缺补种等保障工作,确保“应接尽接”。实行“日调度、周报告”制度,落实接种安排、人数统计、异常反馈、因特殊情况不能接种人员情况说明等各项工作,健全接种工作台账,强化信息报送。

  此外,针对个别工人出现发烧、腹部皮疹等不良反应,广州市城管部门给予关注,指导其入院就诊,及时排除疑惑,逐步恢复正常。

高通扩大在华5G布局 无锡射频二期项目开工

  全球芯片龙头企业美国高通旗下全讯射频二期项目近日在无锡高新区开工,同时高通与无锡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决定进一步扩大在华产业布局,促进中国和全球5G产业的发展。

图为高通-全讯射频一期项目厂房及二期项目工地。(受访者供图)

  2019年9月,高通收购RF360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100%股权,位于无锡高新区的全讯射频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讯射频”)成为高通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的各类射频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5G通讯设备及相关部件,技术水平领先国内外。其一期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员工超过2000人,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此次开工的高通-全讯射频二期厂房占地2万平方米,约合30亩,计划于2022年6月完成厂房建设,2022年底完成基本建设工作,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随着新工厂的建成和投产,无锡全讯的生产和销售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成为高通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

图为高通-全讯射频二期项目开工。(受访者供图)

  据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二观介绍,射频前端是无线通讯的核心,滤波器又是射频前端产业的重中之重。当前正处于5G手机加速渗透期,其中射频前端发展速度很快。此次高通全讯二期项目扩产,有助于缓解目前芯片紧缺问题。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2021年是5G加速普及的一年。当前,5G正在中国快速部署,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中国智能终端厂商也在5G时代的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业绩。5G全球网络部署的多样化频段及带宽要求,必须依赖极其复杂、无缝协作的软硬件系统才能得以实现,而终端中最关键的子系统之一就是射频前端组件。射频业务是高通5G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力中国合作伙伴抓住全球5G市场机遇至关重要。

  “此次高通-全讯射频二期项目的顺利开工,得益于无锡市和新吴区(无锡高新区)的鼎力支持,也彰显了高通公司不断扩大在华生产布局、植根中国、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推动5G产业发展的决心。”孟樸说,无锡已经制定建设全国领先的5G应用示范城市的目标,高通公司非常看好无锡在5G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愿在5G、车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持续加强与无锡各级政府及产业伙伴的合作。同时,高通也将持续研发创新、赋能中国5G产业生态,为助力中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图为高通与无锡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受访者供图)

  为进一步加强与无锡市的战略合作,推动高通在无锡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国和全球5G产业的发展,高通中国还与无锡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无锡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指出,随着合作备忘录的签署,高通-全讯二期工厂将立即启动建设,高通中国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本地开展面向未来的5G应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急救等方面的测试项目及服务等建设,并将启动与新吴区在其他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相信随着新工厂的建成和投产,无锡全讯的生产和销售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成为美国高通公司在海外重要的生产基地。高新区也将为企业在本地发展提供一流政务服务。